首页 理论教育 膜萃取原理及应用分析

膜萃取原理及应用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膜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将由有机相边界层阻力、水相边界层阻力和膜阻三项构成。对疏水性微孔膜来说,膜孔中充满了有机相,为了进行膜萃取,水相压力应稍大于有机相压力,但当水相压力过大时,膜孔中的有机相将被水相代替,产生这一现象的临界两相压差称为临界突破压差Δpcr。当然,膜萃取也可以采用亲水性微孔膜,此时进入膜孔的是水相。

1.膜萃取传质方程 膜萃取传质模型:假设膜的微孔被有机相(或水相)完全浸满,微孔膜有一定的弯曲度和等直径的均匀孔道,忽略微孔端面液膜的曲率对传质的影响。膜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将由有机相边界层阻力、水相边界层阻力和膜阻三项构成。

根据一般传质过程的阻力叠加法则,可以得到式(14-1)和(14-2)。

式中:Kw——总传质系数;

kw——水相分传质系数;

km——膜内分传质系数;

k0——有机相分传质系数;

m——相平衡分配系数。

式(14-1)、(14-2)中的膜阻可分别表示为式(14-3)和(14-4)。

式中:τm——弯曲因子,τm>1;(www.xing528.com)

tm——膜厚;

εm——微孔膜孔隙率;

D0——溶质在有机溶剂中的自由扩散系数;

Dw——溶质在水溶液中的自由扩散系数。

2.临界突破压差Δpcr膜萃取操作时,必须保持水相和有机相之间有适当的压差。对疏水性微孔膜来说,膜孔中充满了有机相,为了进行膜萃取,水相压力应稍大于有机相压力,但当水相压力过大时,膜孔中的有机相将被水相代替,产生这一现象的临界两相压差称为临界突破压差Δpcr。膜萃取操作时的压差要小于临界突破压差Δpcr

当然,膜萃取也可以采用亲水性微孔膜,此时进入膜孔的是水相。当有机相的压力稍高于水相时,在膜孔的有机相侧形成水相—有机相界面,二相间通过该固定的相界面进行传质。同样,两相间的压差也不能超过临界突破压差Δpcr。Δpcr与膜性质、选用体系等相关。表14-1是实验测得的部分体系的临界突破压差Δpcr

表14-1 部分体系临界突破压差的实验测定值

注 表中NMP为N-甲基吡咯烷酮;MIBK为甲基异丁基甲酮

临界突破压差Δpcr一般与水—有机相间界面张力γ、膜微孔半径rp、孔壁与液—液界面切线所形成的相接触角θc有直接关系。如果假设膜微孔为平行的均匀圆柱形孔道,则微孔膜的临界突破压差Δpcr可以表示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