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修复断路器跳闸机构故障

如何修复断路器跳闸机构故障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加强运行维护,定期检查跳闸机械部分,特别是掣子和连板间的挂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断路器跳闸挂扣滑脱。断路器误跳故障多是由于跳闸机构的挂扣不牢而又受外力振动脱扣所致,所以故障检修时应把该故障作为首选目标。

2)断路器跳闸线圈最低动作电压整定过低。为防止断路器拒分,要求不可随意提高跳闸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但若因最低动作电压整定过低,造成断路器误跳,则可适当提高整定值,但仍应尽量保持跳闸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在额定电压的30%~65%的范围内。通过试验调整,完全可以解决拒分与误跳的矛盾。

3)操作机构跳闸机械部分存在累积效应。

为了说明断路器操作机构跳闸机械部分产生累积效应的原因,下面通过实例加以分析。例如,某变电站一主变压器主出线开关型号为LW14-110型SF6断路器,所配操作机构为CQ6-Ⅱ型,于1996年11月安装投运。在1999年2月6日和10月20日及2000年2月26日先后发生三次不正常跳闸,但保护均未动作。运行人员的检查结果是:保护无任何信号,一次设备无任何异常。保护人员的检查结果是:各项保护传动结果均正常。运行人员的处理结果是:三次手动合闸均成功。该电站再次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断路器及保护回路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试验,发现加在该断路器跳闸线圈上的电压达48V左右,可使其跳闸铁心动作,但开关尚不跳闸,且连续冲击数次(约5~6次)后,会使掣子和连板脱扣,从而使得开关跳闸。这说明跳闸机械部分有累积效应,而此时断路器的最低动作电压为63V。然后调整断路器的最低动作电压为120V,再次试验,加在其跳闸线圈上的电压达54V左右,其跳闸铁心动作。但连续冲击数次后,检查掣子和连板挂扣基本没有变位,于是将该断路器的最低动作电压由原来的63V调整为120V(仍未超过65%额定电压),投入运行后一直正常。

综合分析后,得出该断路器误跳的原因如下:

1)根本原因是跳闸线圈在较低电压作用下,跳闸铁心动作。经数次冲击后跳闸机械部分有累积效应,最终使其跳闸。

2)直接原因是正常运行情况下机构跳闸线圈上已作用有一定的电压(可达30V甚至更高),同时二次回路绝缘不良、回路有迂回以及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加在跳闸线圈上的电压达到其铁心吸合电压而使其动作。

3)复位弹簧强度不够,起不到复位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类型断路器跳闸机械部分存在累积效应,该单位于2000年11月又对另一同类型的断路器停电做低电压动作检查性试验。断路器低电压动作检查试验记录见表12-1。(www.xing528.com)

表12-1 断路器低电压动作检查试验记录

978-7-111-38028-3-Chapter12-1.jpg

经过反复试验,证明该型断路器机构跳闸机械部分确实存在累积效应,且最低动作电压整定得越低,使铁心开始吸合的电压也越低,累积效应越明显;最低动作电压越高,使铁心开始吸合的电压也越高,此时在较低电压作用下基本上没有累积效应,只有在较高电压作用下累积效应才明显。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若将断路器最低动作电压整定得较低,容易产生明显的累积效应,然而要造成断路器误跳,还必须存在某种因素,导致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多次加在跳闸线圈上的电压达到其铁心吸合电压并使其动作,且复位弹簧起不到消除累积效应的作用,才能形成累积效应,最终导致误跳。处理该类故障的方法如下:

1)适当提高断路器最低动作电压,但不宜超过65%额定电压,既可提高铁心刚开始的吸合电压,避免误跳,又可防止断路器拒跳。

2)加强运行维护,定期检查跳闸机械部分,特别是掣子和连板间的挂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重视二次回路绝缘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