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5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测量一次绕组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anδ,能灵敏地发现绝缘受潮、劣化及套管绝缘损坏等缺陷。
1.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测量
如图5-1所示的22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原理图,说明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试验方法。
如图5-1所示,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为分级绝缘,运行时其首端“A”接于运行电压,而末端“X”接地。一次绕组分成四段,绕在两个铁心上。两个铁心被支撑在绝缘支架上,铁心对地电压分别为3U/4和U/4,一次绕组最末一个静电屏(共有4个静电屏)与末端“X”相连接,末静电屏外是二次绕组ax和辅助二次绕组。末端“X”与ax绕组运行中的电位差为100/3V,它们之间的电容量约占整体电容量的80%。11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绕组布置与220kV的类似,一次绕组共分两段,只有一个铁心,铁心对地电压为U/2。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和电容的方法主要有:常规试验法、自激法、末端屏蔽法、末端加压法。试验接线如图5-2~图5-5所示。
图5-12 2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原理图
1—静电屏 2—一次绕组 3—铁心 4—平衡绕组 5—连耦绕组 6—二次绕组 7—辅助二次绕组 8—支架
1)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常规法(反接法)的试验接线如图5-2所示,测量得到的一次绕组AX与二次绕组ax,辅助二次绕组aDxD及一次绕组AX与底座和二次端子板的综合绝缘的tanδ,包括一、二次绕组间绝缘支架、二次端子板绝缘的tanδ。由互感器结构可知,下铁心下心柱上的一次绕组外包一层0.5mm厚的绝缘纸,其上绕二次绕组ax,而在二次绕组外再包上一层0.5mm厚的绝缘纸,其上绕辅助二次绕组aDxD。常规法测量时,下铁心与一次绕组等电位,故为测量tanδ的高压电极,其余为测量电极,其极间绝缘较薄,因此电容量相对较大,即测得的tanδ和电容量中绝大部分是一次绕组(包括下铁心)对二次绕组间的电容量和tanδ值。当互感器进水受潮时,水分一般沉积在底部,且铁心上绕组端部易于受潮。所以常规法对监测其进水受潮,还是有效的。测量电压互感器的tanδ和电容的接线方式见表5-5。
图5-2 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常规法(反接法)的试验接线
图5-3 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高压自激法(反接法)的试验接线
表5-5 测量电压互感器的tanδ和电容的接线方式
注:1.表中“√”为做此试验;
2.当用末端加压法和末端屏蔽法试验时,被试电容CX的计算式为CX=(1/k)×(R4/R3)CN;式中k是试验时
二、三次绕组(ax,aD xD)所在铁心的电位与试验电压的比值。
常规法试验时,考虑到接地末端“X”的绝缘水平和QS1电桥的测量灵敏度,试验电压一般选择为2kV。
现场常规法测量tanδ的试验结果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tanδ大于规定值。这既可能是互感器内部缺陷如进水受潮等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外瓷套和二次端子板的影响引起的,一般受二次端子板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若试验时相对湿度较大,瓷套表面脏污,还应注意外瓷套表面状况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确认没有上述影响,则可认为互感器内部存在绝缘缺陷。
② tanδ小于规定值。一般认为此时绕组间和绕组对地绝缘良好。但应注意,由于绝缘支架电容量仅占测量时总电容的1/2~1/100,因此实测tanδ将不能灵敏地反映支架的绝缘状况。这就是说,即使总体tanδ(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合格,也不能表明支架绝缘良好。而运行中支架受潮和分层开裂所造成的爆炸事故相对较多,故必须监测支架在运行中的绝缘状况。这一问题是常规法所不能解决的,为此有必要选择其他的试验方法。
2)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高压自激法(反接法)的试验接线如图5-3所示。自激法测量110kV及以上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绕组间、绕组对地的介质损失角正切tanδ时,不需外加试验用电压互感器,只要给被试互感器二次绕组(一般为辅助二次绕组aDxD)施加一较低电压(一般考虑使一次电压不超过5~10kV),利用互感器本身的感应关系,即可在高压绕组上产生一个较高的试验电压。此时一次绕组中的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情况相似,高压端子承受全部试验电压,而其末端只承受QS1电桥R3上的电压降(一般不超过1V),既满足了测量tanδ对试验电压的要求,又不会损坏弱绝缘的末端。由于末端电位接近于地电位,所以二次端子板的影响可以略去不计。
用自激法测量tanδ时加压绕组可选辅助二次绕组ax,标准电容器CN选用QS1电桥配套BR-16型电容器,不加压二次绕组ax一端接地,一端悬空。此时测量的是一次绕组对地的分布电容CX,而且沿一次绕组各点对地电压不相等。由于测量时一次绕组电位分布与常规法测量时不同,因此测得的电容量和tanδ与常规法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应当指出,用自激法测量串级式互感器的tanδ时,只要被试绝缘有一点接地,即可采用QS1型西林电桥的侧接线法测量。由QS1电桥测量原理分析可知,侧接线法测量时除了有外电场干扰外,还有电源间的干扰和杂散阻抗的影响。因此其测量数据分散性及误差较大,而且自激法同常规法一样,不能较准确地测量出绝缘支架的介质损失,现场一般很少采用。
3)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末端屏蔽法试验接线如图5-4所示。测量时被试互感器一次绕组A端加高压,末端X接电桥屏蔽(正接线时X端接地)。这一试验方法能排除由于X端小套管或二次端子板脏污、受潮、有裂纹所产生的测量误差,从而能较真实地反映互感器内部的绝缘状况。其不足在于一次绕组对地部分的部分电容因被屏蔽而未测入。
在现场用末端屏蔽法测量tanδ时,因为试品电容CX太小,试品表面状况、气候条件及周围干扰的影响相对较大,不易测准。当试品电容CX过小时,桥臂R4电阻固定为3184Ω,CN=50pF,R3可能很大,有时甚至超过QS1电桥的桥臂电阻R3的最大值(R3<11111.2Ω)。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在R4臂上并联电阻,这样在试品电容不变时可以减小R3值,使QS1电桥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由QS1电桥测量原理可知,当R4上并联外附电阻,而使其值变为KR4时,则电桥的实测值tanδ已不能代表试品真实值,试品真实值tanδ=Ktanδm。
图5-4 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末端屏蔽法试验接线
a)末端屏蔽法试验接线 b)末端屏蔽法测量支架与线端并联tanδ的接线 c)末端屏蔽法直接测量支架tanδ的接线
应当指出,采用末端屏蔽法测量时,不能将被试互感器二次绕组ax及aDxD短接后接CX。这是因为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空载试验(二次未接负载)时,高压绕组AX上的电压分布是均匀的,保证了二次绕组上任一点的电压不仅数值上小于一次绕组的电压,而且相位一致,即被试支路电压与标准支路电压方向一致(这是对QS1电桥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基本要求)。如果测量时将互感器二次绕组短路,施加5kV及以下试验电压时高压绕组电流以毫安计,电桥仍能进行测量,但测量误差很大。因为互感器二次绕组短路后,一次绕组电压分布就不再像空载时那样均匀了,而是自上而下逐级降低,且电压相位也逐点不同,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末端屏蔽法测量时一次绕组空载,其励磁感抗和铁损感抗并联在电源之间,并未包括在测量回路及结果中,所以不会引起测量误差增大。
实测表明,当互感器进水受潮时,末端屏蔽法较常规法测得的tanδ值要大。这说明末端屏蔽法对发现互感器进水受潮较常规法要灵敏。因为互感器进水受潮后,水分沉积到下部,下铁心及其端部绕组易于受潮,而绕组内部受潮相对就不那么严重。末端屏蔽法测的正是一般易于受潮的下铁心对二次绕组端部绝缘,即tanδ较大的部分的绝缘。
用末端屏蔽法还可以直接测量绝缘支架的tanδ,试验接线如图5-4c所示。应当指出,由于支架的电容量很小(一般为10~25pF),因此按图5-4c直接测量的灵敏度较低,在强电场干扰下往往不易测准,建议使用间接法,即按图5-4a、b所示接线进行两次测量后(两次测量值分别为C1,tanδ1;C2,tanδ2),按下式计算出绝缘支架的电容C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anδ:
C=C2-C1
4)末端加压法的试验接线如图5-5a所示。测量时,一次绕组的高压端A接地,末端X施加试验电压(不应超过3kV,一般为2~3kV),二次绕组开路;x、xD或a、aD接QS1电桥CX线。
末端加压法主要检测的是互感器一、二次绕组间的电容和tanδ。由于A端接地,相当于一个接地屏蔽罩,被试品电容远大于末端屏蔽法所测得的电容,因而使得现场测试结果几乎不受干扰。另外,由于A端接地,因而试验时可不拆开互感器顶端与避雷器等设备的高压引线,减少了试验时的工作量。
图5-5 测量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末端加压法试验接线(www.xing528.com)
a)末端加压法试验接线示意图 b)末端加压法测量绕组端部tanδ的接线示意图
应当指出,末端加压法同常规法一样,测量结果易受二次接线板的影响,而且对绕组端部绝缘受潮反应不灵敏。
《规程》中建议对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的tanδ试验方法采用末端屏蔽法。
测量串级式(分级绝缘)电压互感器tanδ的试验标准见表5-6。
表5-6 测量串级式(分级绝缘)电压互感器tanδ的试验标准
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测量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电容分压器、电磁单元(包括中压互感器、电抗器)和接线端子盒组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原理接线示意图如图5-6所示。还有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单元式结构,即电容分压器和中压互感器分别独立,现场组装。这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tanδ试验,可按第8章介绍的耦合电容器tanδ试验及本章介绍的串级式电压互感器tanδ试验分别进行。本节不再介绍。
另有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为整体式结构,分压器和中压互感器合装在一个瓷套内,无法使电磁单元同电容分压器两端断开。这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分为瓷套上有A端子(中压互感器高压侧与电容分压器连接端)引出的和瓷套上没有A端子引出的两种。本节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anδ的测量方法。
1)没有A端子引出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anδ和C的测量。
没有A端子引出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anδ测量接线如图5-7~图5-9所示。三种测量接线分别测量主电容C及tanδ值。
图5-6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原理接线示意图
C1—主电容 C2—分压电容 L—补偿电抗器 Z—阻尼器 TV—中压互感器 F—保护间隙 J—载流装置
① 测量C1、tanδ1接线示意图如图5-7所示。该接线采用自激法,由中压互感器辅助二次绕组加压,XT点接地,按QS1电桥正接线测量,分压电容C2的“δ”点接高压电桥的标准电容器CN的高压端,主电容C1的高压端接高压电桥的CX线。由于“δ”点的绝缘水平较低,所以试验电压不宜超过3kV。这种情况下,C2与标准电容CN串联组成标准支路。一般CN的tanδ≈0,而C2>>CN,因此C2与CN串联的介质损耗为
所以标准支路中串有C2并不影响测量结果。
中压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1=ωC1U,设C1=8000pF,U=3000V,则I1=0.009A。考虑到R3的值要求大于50Ω,QS1电桥分流器位置可选择在0.025档。
图5-7 测量C1、tanδ1接线示意图
图5-8 测量C2、tanδ2接线示意图
② 测量C2、tanδ2接线示意图如图5-8所示。该接线类似于Cl,tanδ1的测量接线,只是标准支路为Cl与CN串联,C2的“δ”,端子接电桥CX线,仍由中压互感器辅助二次绕组加压,XT点接地,按正接线测量。由于C2电容较大,加压时应考虑容升电压。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与辅助二次绕组的电压比为13000/100V,一次电压为10kV时,辅助二次绕组a f x f的电压为77V。此时互感器的一次电流I1=ωC2U,取C2=35000pF,U=10kV,则I1=0.11A,电桥分流器可选择在0.15档进行测量。此时总功率P=UIl=1100W。实际测量时,中压互感器一次额定电压为13000V,一次绕组为0.35mm漆包线,能满足电源容量要求。但由于被试电容C2电容量较大,电桥测量灵敏度相对较高,所以现场一般采用较低电压(4kV以下)进行测量。
③ 中压互感器tanδTV和电容CTV的试验接线和等值电路如图5-9所示。C2和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并联,在过电压条件下C2易于损坏,且由于互感器一次绕组线径较细,往往比C2更容易被烧坏。互感器一次绕组是否短路或断路,在测量C1、tanδ1,C2、tanδ2时,可用中压互感器励磁加压来发现。
图5-9 中压互感器tanδTV和电容CTV的试验接线和等值电路
a)试验接线图 b)等值电路
测量中压互感器的CTV和tanδ时,将C2末端“δ”点与C1首端相连,XT悬空,中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短路接地,QS1电桥按反接线,CX线接C2末端与C1首端短接线,由于受“δ”点绝缘水平的限制,试验电压不宜超过3kV。这种接线测得的是C1与C2并联后再与CTV的介质损失角正切tanδ。测得的tanδ值为
由于C1+C2>>CTV,所以tanδ≈tanδTV,即测得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可近似认为是中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对铁心、外壳和二次绕组的介质损失角正切。
2)有A端子引出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和tanδ的测量。
近年来,国内新生产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将其中压互感器与分压电容C2的连接点A从瓷套内引出,以方便各部分介质损耗的测量。
测量有A端子引出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主电容C1、tanδ1,分压电容C2、tanδ2时,将A端子接地,QS1电桥采用反接线,CX线分别连接C1高压端和C2的“δ”端,即可分别测出C1、tanδ1和C2、tanδ2。同样应注意,测量C2、tanδ2时,受“δ”点绝缘水平限制,加压不宜超过3kV。
测量有A端子引出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压互感器tanδ时,应将XT接地打开,二次绕组短路接地,电桥CX接A端子,C1高压端和C2的“δ”端接电桥屏蔽线,用反接线测量,加压不宜超过3kV。
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和tanδ的试验标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部分(主电容C1,分压电容C2)试验标准同耦合电容器。中压互感器的tanδ值与初始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变化。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给现场的tanδ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但通过合理地改变试验接线,仍可以进行正确的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