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电力建设方针确定为“优化火电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同步建设电网,积极减少环境污染,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近年,我国除了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水电、火电厂外,还兴建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太阳能发电也进入我国可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的视野,国家863计划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列入先进能源技术领域重点支持项目,1000kW北京八达岭太阳能塔式电站已初步建成并开始发电。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推广太阳能光伏沙漠电站,到2020年底沙漠光伏电站装机要累计达到20万kW。
电能是由发电厂生产的,大中型发电厂大多数建在产煤地区或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附近,距离用电地区往往是几十千米以至几百千米以上。为了减少输电损失,发电厂发出的电压一般要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而电力用户所需的电压一般是低压的,因此升压输送的电能最后又要经降压变压器降压才能使用。电能从电厂送到用户的过程示意图如图7-1所示。实际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全过程,对电能本身来说是在同一瞬间实现的,这是交流电能的一大特点。
图7-1 电能从电厂送到用户的过程示意图
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场所,称为发电站或发电厂;把其他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就是发电机。我国生产的交流发电机的电压等级有3.15kV、6.3kV、10.5kV、15.75kV、26kV等多种。
为了提高远距离输电效率并减少线路上的损失,通常都采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后再进行远距离输电。送电距离越远,要求输电线的电压也就越高。这是交流电能输送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远距离输电线的额定电压有35kV、110kV、220kV、330kV、500kV等。
另外,也有利用直流输送电能的方式。
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能源如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风力、地热、太阳能和核能等转换为电能的工厂称发电厂,又称发电站。发电厂按其利用的能源不同,可分为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潮汐能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等。
(1)水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它利用水流的位能来生产电能。
水电站的发电容量与水电站所在地点上下游的水位差(通称“水头”或“落差”)和流过水轮机的水流量的乘积成正比,因此,建造水电站,必须用人工的办法来提高水位。最常用的办法是在河道上建筑一个很高的拦河坝,使上游形成水库,提高上游水位,使坝的上下游形成尽可能大的落差。水电站就建在大坝后面。这种水电站称为“坝后式水电站”。另一种提高水位的办法是在具有相当坡度的弯曲河段上游,筑一低坝,拦住河水,然后利用沟渠或隧洞将河水直接引至建在河段末端的水电站。这种水电站,称为“引水式水电站”。还有一种水电站,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由水坝和引水渠道分别提高一部分水位。这种水电站,称为“混合式”水电站。
我国历时17年建设,现已竣工投产的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容量为1820万kW,共26台机组,设计年平均发电量为847亿kW·h,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水电站相关知识如下。
1)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在流经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之间的巴拉那河上,全长7744m,高196m。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电力能源危机后,巴西政府决定同巴拉圭政府联合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于1975年10月开始建造,直到1982年才竣工,共耗资200亿美元。大坝坝后的水库沿河延伸达161km,形成深250m、面积达1350km2、总蓄水量为290亿m3的人工湖。自1990年后伊泰普水电站18台水轮机组发电量高达1260万kW。
2)世界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又一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前期准备工程于2003年8月动工,主体工程于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它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是金沙江上即将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大坝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276m,是世界最高大坝。工程静态投资459.28亿元,动态投资792.4亿元,18台70万kW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60万kW,年平均发电量571亿kW·h,建设工期15年零2个月。计划在2018年左右建成发电。
水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如下:
(2)火力发电厂和热电厂(www.xing528.com)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它利用燃料的化学能来生产电能。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为了提高燃煤效率,现代火电厂都把煤块粉碎成煤粉燃烧。
煤粉在锅炉的炉膛内充分燃烧,将锅炉内的水烧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从而使与它联轴的发电机旋转发电。
火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如下:
现代火电厂一般都考虑了“三废”(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处理。那种既发电又供热的火电厂称为热电厂。热电厂的总能量利用率高,它一般位于城市或工业区附近。
(3)核能发电厂
核能发电厂又称核电站,它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能(即核能)来生产电能的。原子能的另一种应用形式是利用原子核的聚变能,称为“人造太阳”。原子核的聚变能是一种安全的、干净的新能源。有些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原子核聚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开发。2006年中国、欧盟、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7方代表共同签署了《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计划的协定书》,我国投入了100亿元人民币,参与国际“人造太阳”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等活动。“人造太阳”计划将于去年在法国的卡达拉舍动工。我国将享受该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知识产权。如果原子核的聚变能研究、开发应用成功,将彻底根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的重演。
核电站的发电生产过程与火电厂基本相同,只是以核反应堆代替了燃煤锅炉,以少量的核燃料取代了大量的煤、油等燃料(注:根据有关资料可知,1kg的核燃料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约相当于2400t优质煤的热能)。进入21世纪后,核能发电的应用技术也比较成熟,我国已运行多年的核电站都很安全可靠。
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如下:
核能是极其巨大的能源,也是相当洁净和安全的一种能源,而且核电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核电建设,核能发电是全世界各国能源开发的重要项目。核电发电量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20世纪70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按照这一《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新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kW,也就是说将有23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入运营,并网发电。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kW。
2.电力系统和电力网
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各种发电厂、变电所与电能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图7-2所示为一个大型电力系统的系统图。
图7-2 大型电力系统的系统图
电力系统中的各级电压线路及其联系的变配电所,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但习惯上,电网或系统往往按电压等级来划分,例如,说10kV电网或10kV系统,实指10kV的整个线路。这种10kV电压等级的电网是目前我国城市中广泛采用的。
建立大型电力系统,可以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电能损耗,保证供电质量,并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