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廉姆森对治理结构的分类
威廉姆森(Williamson)在研究公司企业治理结构时,将治理结构分为市场治理结构、三边治理结构、双边治理结构和一体化治理结构4类。
(1)市场治理结构。所谓市场治理结构,是通过完善的市场来完成整个交易。对于高标准化的交易来说,市场是最主要治理结构,尤其是当交易重复进行时,市场最为有效。例如建筑材料采购就完全通过市场完成,商品房的买卖也完全是通过市场完成的。因为双方仅凭已有的经验就可以确定是交易,还是不交易,还是以极小的转移费用去寻找新的交易伙伴。
(2)三边治理结构。混合型数次交易和特质数次交易,需要三边治理结构。在这种交易中,因为交易过程中有专用性投资的发生,这些投资转到其他用途或为其他人使用,经济价值损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合同一旦签订,合同双方就有很强的动机维持交易直到完成。对这种情况,当交易次数不是充分多时,建立一个交易专用性的治理结构的成本得不到补偿。因此需要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治理之间的治理形式。新古典合同就符合这种要求,它不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在工程项目交易模式中,DBB模式一般采用这种治理结构。我国工程建设实行的监理制应该说类似于这种治理结构,在国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FIDIC合同条件,其最新版本引进了DAB裁决机制,应该说是较为标准的三边治理结构。
(3)双边治理结构。双边治理结构是通过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威廉姆森说,对于重复发生的,由混合和高度专用性投资支持的交易,通常设计专门的治理结构。由于交易的非标准化特征,根本性转换适用这类情况。交易关系的持久性在这类情况中具有价值。威廉姆森同时指出了双边治理结构的以下几个适用条件:
1)交易应该是重复发生的。
2)交易需要的资产必须是高度专用的。
3)交易是非标准化的。(www.xing528.com)
双边治理与三边治理的区别在于关系上。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密切,因而双边治理需要的专用资产投资规模更大一些;三边治理结构中的冲突机制在双边治理结构中通过关系机制得到解决,由于任何一方脱离交易关系都要在交易专用性资产上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双方有强烈的动机维持交易关系而不是让它终止。
在工程交易中,Partnering模式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双边治理结构。采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承发包双方首先要培养和发展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因为双边治理的合同一般是一种关系合同,关系是避免诉讼和第三方参与解决纠纷的基础,但合作关系的维持需要信任和信用为基础。
(4)一体化治理结构。随着资产专用性的加强,它们向其他用途转移的可能性变小,而且专用性投资也有利于购买者和外部供应商实现规模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垂直一体化治理结构被采用,即由一方来买断另一方,完全控制整个交易并承担全部责任。一体化治理结构,配以新古典合同或关系合同,其优势在于,不需要修正交易主体间的合同,而是用一种连续的方式随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联合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证。在工程建设领域,随着工程技术复杂程度的上升,专业化便更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体化治理结构,即采用交钥匙工程项目总包,可有利于降低签订合同成本,抑制机会主义倾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更有利于交易总收益的最大化。
2.不确定性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在上文讨论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时,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对交易的影响。若考虑到不确定性,则治理结构可能会有些变化。
对非专用交易,由于新的交易容易安排,因此,不论不确定性如何,古典合同仍然适用,与此配套的是市场治理结构。对于非标准性交易,则情况有所不同。当资产的专用性不能被忽视时,不确定程度的增加就会迫使治理结构的设计者考虑应变机制,以减少交易不稳定而带来的风险。若非经常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可考虑2种处理方案:一是牺牲有价值的专用性设计或投资,以适应标准化的商品,使用市场机制;二是保留原设计,但为交易设计一种精细的仲裁机制。对于工程项目,当不确定性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采用三边治理,甚至一体化治理结构较为适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