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优化方案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应用在工矿建筑、房屋建筑、道路、港口、机场的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插入混凝土混合物内部进行捣实作业,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基础的整体密实性和强度。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按振动棒的激振方法分为行星滚锥式和偏心块式两种。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的软轴最外层缠绕的方向为右旋,在传递转矩中受力最大。单相串励软轴插入式振动器采用单相串励电动机为动力,以获得高频振动。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优化方案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应用在工矿建筑、房屋建筑、道路、港口、机场的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插入混凝土混合物内部进行捣实作业,从而提高混凝土构件、基础的整体密实性和强度。

表3-29 电动附着式振动器的使用方法

978-7-111-38538-7-Part01-435.jpg

1.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的结构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在结构上把电动机和振动棒分成两个部分,用软轴连接起来。电动机的旋转运动由软轴传递给振动棒,操作方便、灵活。由于橡胶软管有一定的吸振作用,振动棒传给操作人员的有害振动也会大大减轻。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按振动棒的激振方法分为行星滚锥式和偏心块式两种。

行星滚锥插入式振动器由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软轴、软管、振动棒、电源转换开关和电源连接组件等组成,振动棒的结构如图3-46所示。

电动机采用供电频率为50Hz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电动机机壳上面装有电源转换开关,能调整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机壳下部装有可任意旋转的底盘。电动机输出轴端装有软轴接头和单相旋转离合器(即防逆装置),使软轴只能右旋而不能左旋。

软轴接头和防逆装置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方形接头,采用单独的防逆装置(即飞轮防逆装置);另一种是将防逆装置和软轴接头合成一体,用一个防逆推块来达到防逆和传递转矩的效果。

方形接头、飞轮防逆装置的优点是工作可靠,不论防逆或传递转矩的效果都很好,但需要单独的防逆装置,增加了体积和重量,加工工艺也较复杂。防逆推块结构的防逆装置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电动机部分的体积和重量可减轻,已被广泛采用。防逆推块防逆装置的结构如图3-47所示。

软轴软管由钢丝绕制的软轴、具有护套的软管和起连接作用的软轴接头、软管爪、锁紧套等组成。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的软轴最外层缠绕的方向为右旋,在传递转矩中受力最大。护套采用有一层钢丝编织物的橡胶护套,以克服软管在使用中的伸长和折断。

978-7-111-38538-7-Part01-436.jpg

图3-46 振动棒的结构

1—软轴 2—棒壳 3—滚道 4—滚锥 5—端头

978-7-111-38538-7-Part01-437.jpg

图3-47 防逆推块防逆装置的结构

1—电动机输出轴 2—摆轴 3—防逆推块 4—软轴接头

振动棒由外壳、滚锥、滚道和轴承、橡胶油封等组成。

转杆由专用轴向加大游隙的滚珠轴承支撑,在滚道内作行星滚动,滚动次数不等于转杆的旋转速度,而与转杆直径d、滚道内径D有关。

滚动次数N由下式计算:

978-7-111-38538-7-Part01-438.jpg

式中 n——软轴转速(r/min);(www.xing528.com)

D——锥形滚道的最大直径(mm);

d——转杆锥体的最大直径(mm)。

单相串励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由端塞、棒壳、偏心轴、滚珠轴承、软轴和电动机、电源开关、电源连接组件等组成,结构如图3-48所示。

单相串励软轴插入式振动器采用单相串励电动机为动力,以获得高频振动。

978-7-111-38538-7-Part01-439.jpg

图3-48 单相串励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结构

1—端塞 2—轴承 3—棒壳 4—偏心轴 5—鸭舌销 6—半圆键 7—紧键套 8—尾盖 9,13—软管接头 10—软轴 11—软管 12—软轴接头 14—连接螺母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通过1m左右的软轴直接带动偏心轴高速旋转,从而产生高频的扰动力来进行捣实混凝土混合物的作业。

2.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的性能

电动行星滚锥插入式振动器和单相串励高频插入式振动器的技术参数列于表3-30、表3-31。

表3-30 电动行星滚锥插入式振动器的技术参数

978-7-111-38538-7-Part01-440.jpg

注:1.振幅为全振幅的一半。

2.振动棒质量不包括软轴、软管接头等质量。

表3-31 单相串励高频插入式振动器的技术参数

978-7-111-38538-7-Part01-441.jpg

3.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使用方法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使用在潮湿且钢筋密集的建筑工地,属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使用中应严格遵守表3-32所示使用方法。

表3-32 电动软轴插入式振动器的使用方法

978-7-111-38538-7-Part01-442.jpg

(续)

978-7-111-38538-7-Part01-443.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