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转杯纺纱机自动化

实现转杯纺纱机自动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转杯纺纱机速度的提高,为保证成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必然出现对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及质量检测系统的需求。目前,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程度正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一般纺纱杯速度高于6×104r/min时,必须采用自动接头。目前,Aucotoro系列、RU14型、BDA10型等转杯纺纱机均配有自动接头装置。第一级为纺纱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它以12个纺纱器为一组,对每个纺纱器作自动相连检测。

实现转杯纺纱机自动化

随着转杯纺纱机速度的提高,为保证成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必然出现对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及质量检测系统的需求。目前新一代高速转杯纺纱机均配有自动接头、自动落筒、自动清洁、成纱质量自动检测及工艺参数、成纱质量自动显示系统。

转杯纺纱机自动化的实施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的自动化内容包括开关车留头机构、半自动接头机构、半自动落筒机构;

第二阶段的自动化是实现纺纱杯的自动清洁、自动接头和自动落筒;

第三阶段的自动化是实现对成纱质量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排除纱疵,并给出工艺报告及质量;

第四阶段是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实现从喂入条筒到成纱成品的自动运输。目前,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程度正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1.留头机构 留头机构是通过控制(电气或机械式)系统来控制转杯纺纱机的各转动部件(如喂入罗拉、分梳辊、引纱罗拉、卷绕罗拉及纺纱杯等)的关机及开机顺序,以弥补它们之间的惯性差异,使关车后仍能保持正常的纺纱条件,使再次开机时能顺利地集体生头。

目前,普遍采用的留头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拉纱法留头机构,另一类为卷绕罗拉倒顺转留头机构。无论哪种机构,还是采用哪种控制(电气或机械)系统,留头的关键在于开车时,使各运动机件能按所需的时间顺序发生动作,能对机件的惯性及动作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各种留头机构的留头率尚不能令人满意,有待进一步研究。

2.半自动接头装置 在BD系列、AS系列及RU11型转杯纺纱机上,均有半自动接头装置,它是一种附属设备,在接头后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半自动接头装置采用一套杠杆机构,当杠杆在工作位置时,先使纱筒脱离卷绕罗拉,并将纱筒制动后固定于某一位置,同时确定接头所需的引纱长度。当清洁完纺纱杯后,将引纱送入引纱管,然后按动控制杆,使杠杆脱离工作位置,纱筒顺势在卷绕罗拉上,引纱胶辊与引纱罗拉接触,由引纱胶辊与夹持器握持的引纱头被放松,引纱被吸入纺纱杯,接头操作完成。

3.自动接头装置 转杯纱的接头强度与进入纺纱杯凝聚槽中的纤维根数有关。纤维太多,接头粗,捻度减少;纤维太少,接头细,捻度增加。要获得最佳接头强度,必须严格控制接头时间。据测定,纺纱杯转速4.5×104r/min时的接头时间应为0.55s,转速5.5×104r/min时的接头时间应为0.45s,转速6.7×104r/min时的接头时间应为0.33s,即纺纱杯速度越高,接头的时间应该越短,人的动作也就越难达到要求。一般纺纱杯速度高于6×104r/min时,必须采用自动接头。目前,Aucotoro系列、RU14型、BDA10型等转杯纺纱机均配有自动接头装置。尽管各自的结构不同,但均有如下几个主要动作。

(1)由传感器感应出发生断头的纺纱器。

(2)自动引入引纱并清洁纺纱杯。

(3)自动接头时使纱筒退绕。(www.xing528.com)

(4)自动接头时使引纱头解捻。

(5)自动接头时控制喂入罗拉的喂入量。

(6)自动接头。

4.自动落筒装置 为了满足最终成品质量的需要,并延长落纱周期,转杯纺纱机的卷装逐渐加大;为减轻劳动强度,在转杯纺纱机上先后采用了半自动落筒(落筒输送带)和全自动落筒装置。全自动落筒装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切纱和吸纱装置。

(2)回转式落筒机构。

(3)空筒管传递机构。

(4)回转式落筒机构的传动系统。

5.质量监控系统及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显示 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及转杯纺纱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转杯纺纱实现纺纱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成为可能,其中RU14型转杯纺纱机的监控系统比较完善,它采用三级控制。

第一级为纺纱器的电子控制系统:它以12个纺纱器为一组,对每个纺纱器作自动相连检测。在每个纺纱器上有信号指示灯,灯持续不灭表示纺纱器存在故障,灯快速闪亮表示纺纱有质量问题。

第二级为自动接头游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它通过微机编程调节各参数,控制接头与换筒。

第三级为中央控制系统:其功能有控制停车生头程序,检测操作运行顺序,控制纺纱器的电子设备,测量输出长度,定长落筒,进行质量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