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系统包括制条和纺纱(或称前纺和后纺)两部分。没有合理的制条工艺不可能纺出优质纱线,特别是转杯纺不同于环锭纺,它对前纺加工和熟条质量有特殊要求。
1.转杯纺前纺工艺 目前转杯纺纱的前纺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传统工艺,即开清棉→梳棉→头、二道并条;二是采用清梳联合机→带自调匀整单程并条机。
这两种工艺在提高纤维梳理度、清除杂质能力方面,第二种要优于第一种,同时由于清梳联合机上普遍装有自调匀整系统,故条子的长短片段的重量差异要好于传统工艺。但清梳联工艺的短绒率增加较多,将会影响纱的强力,因此,控制清梳联短绒率的增长应作为工艺研究的重点。在麻类、绢丝类回料生产时,原料还要经过预处理去除杂质,才能经开清棉制成棉卷。对并条工艺,根据试验分析:单并工艺用于粗特纱(32.8tex)或纯纺纱;在生产中细特纱(29~14.5tex)或混纺纱时,因对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度与混合均匀性要求较高,故以采用二道并条工艺为好,同时在末并机装有自调匀整装置,能控制输出的条子长短片段重量差异,这对提高转杯纺纱的质量是十分有利的。
(1)开清棉。开清棉的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棉,均匀混合,渐进开松,以梳代打,早落少碎,少伤纤维。其工艺流程为:
图2-6 转杯纺纱工艺过程示意图
FA002型(或FA006型)抓棉机→FA121型除金属装置→A006BS型混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FA101型四刺辊开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FA061型强力除尘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一配二)→A092AST型双箱给棉机(附A045B型凝棉器)→FA141型成卷机
该流程采用了国内新型成熟的机型,实际运转性能良好,其主要特点如下。
①抓棉机实际抓取的棉包数量达40~50包,打手刀片密度高,实现精细抓棉。同时多仓混棉机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止混用低级棉产生的色差。
②在精细抓棉的基础上,采用锯齿形四刺辊开棉机和具有较强的去微尘能力的强力除尘器,开松细微,有利于去除细小杂质和微尘,以适应转杯纺加工的特殊需要。但应注意棉流、气流的流畅,锯齿要光洁,防止因返花而增加棉结。
③该流程可根据各厂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如对于高杂原棉也可采用A035型或FA102型、FA103型自由开送式单、双轴流开棉机。在开清棉流程中配置较多的混合、开松、除杂机械,配合间道装置,能适应多种品级的原棉及含杂率较高的下脚料的加工。
(2)梳棉。单联式梳棉机是目前大多数转杯纺流程中使用的主要机种,为了适应低品级原棉的加工,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采用具有固定分梳元件的新型梳棉机,或在原有梳棉机上加装一块固定分梳板并适当减短漏底的弦长,以加强刺辊部分的预开松和除杂效能。在锡林上增设前、后固定盖板,以改善棉网结构,减少棉结。
②不要使用机械状态较差的机台纺高线密度纱,不然,会人为地恶化转杯纺喂入条子的质量。应积极改善梳棉机的机械状态,采用新型高效的金属针布,最好采用自调匀整装置。
③将机上连续吸尘点的风量由800m3/h增加到1500~2000m3/h,并使各单机台的吸风量均匀。
④对于品质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应考虑采用双联梳棉机,它能显著提高较差原棉的纺纱性能,可使生条色泽较白,成纱强力较高,强力不匀率较低,条干均匀,结杂纱疵减少。但双联梳棉机的机构复杂,并且不适合于纺化纤。
(3)并条。并条工序的重点应控制好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和条干CV值,使纤维充分伸直平行并提高纤维的分离度。
①并条的道数以两道为宜,因转杯纺对弯钩纤维的喂入方向没有要求,无须考虑奇数准则。纺长纤维和混纺产品时,两道并条均可采用8根并合;纺低级棉纤维时,因为纤维整齐度较差,可以降低牵伸倍数,以减少牵伸波,两道均可采用6根并合。若梳棉机采用自调匀整,并条可采用一道。
②并条是产生粗经、粗纬等突发性纱疵和规律性条干的主要工序,应保证牵伸部件的状态良好,隔距、加压正确,胶辊圆整、灵活,通道光洁,吸风正常。
2.转杯纺对前纺半制品的质量要求
(1)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及微尘量。在轻杯纺纱机上加工棉纤维时,在纺纱杯的凝棉槽和排气孔中易产生纤维屑和尘杂积聚。纺纱杯在运转一定时间后,就有一定程度的积杂,积杂的多少与所加工的原棉品种、质量,开清棉机和梳棉机的除杂效果及喂入的棉条品质有关。一般对生条的含杂率要求如下:
优质纱:生条含杂率0.07%~0.08%;
正牌纱:生条含杂率小于0.15%;
专纺纱:生条含杂率小于0.20%;
个别场合:生条含杂率小于0.5%。
(2)良好的熟条质量。熟条质量对保证转杯纺纱的成纱质量十分重要。
国外对熟条的质量要求为:
①1g熟条中硬杂重量不超过4mg;
②1g熟条中软疵点数量不超过150粒;
③硬杂质最大颗粒重量不超过0.15mg;
④熟条乌氏变异系数不超过4.5%;(www.xing528.com)
⑤熟条重量不匀率不超过1.5%。
国内对熟条的质量要求为:
①1g熟条中硬杂重量不超过3mg;
②1g熟条中软疵点数量不超过120粒;
③硬杂质最大颗粒重量不超过0.11mg;
④熟条乌氏变异系数小于4.5%;
⑤熟条重量不匀率不超过1.1%。
3.转杯纺产品的前纺工艺示例
(1)化纤纯纱、混纺纱。开清棉工序应加强开松作用,可选用梳针滚筒、三翼梳针打手或锯齿打手(如FA107型、FA107A型开棉机),凝棉器应采用防绕型,有条件时可采用清梳联流程。当纺制涤/棉混纺纱时,一般需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否则,涤/棉混合不匀,可纺性较差。
化纤含油率不能太高,否则会加剧分梳辊、纺纱杯等部件的磨损;纤维易缠绕分梳辊,油剂易粘在输送通道、纺纱杯滑移面及凝聚槽上,影响成纱条干。一般涤纶的含油率应低于0.20%,并控制超长和倍长纤维的含量。
(2)麻/棉混纺纱。与棉混纺的苎麻应先经过预处理加工,其流程为:
软麻机→切割机→多滚筒开棉机→棉箱开棉机→加入乳化剂→预梳机
处理后的苎麻在清花时就可与棉同时混合,工艺基本与棉的加工类似。由于苎麻纤维的线密度小于5dtex,必须混用较好的棉纤维,以提高其可纺性能。由于纺纱过程中的落麻一般较多,混料中麻的混入量应该适当增加。如纺制53tex麻/棉(50/50)混纺纱时,麻的混入量应增加5%以上。
(3)丝纱。用转杯纺加工绢纺厂的落棉,其成纱条干、强力、伸长率、疵点数等质量指标均比环锭丝纺纱机的好,且产量也高,因而经济效益明显。
丝原料的平均长度一般在30mm以上,但整齐度差;截面呈三角形,强度稍高于棉,但易缠结,断裂伸长为棉的3~4倍;导电性能较差,易积聚静电,纺纱需加入适量的防静电剂,但不宜过多,因丝的湿态强力低于干态。
开清棉加工以多松、多梳、少打为宜,打手速度应稍低,尘棒隔距应适当放大,多利用自由打击,排除蛹屑等疵点。梳棉加工宜采用紧隔距、降速分梳、定量稍轻、相对湿度稍高的工艺原则。为便于纤维转移,针布工作角可稍大,齿密也不宜过高。并条加工宜采用低速度、紧隔距、重加压、减小牵伸倍数(可减少并合数)的工艺原则。
(4)毛/黏混纺纱。精梳落毛的长度一般为15~30mm,适合于在棉纺设备上加工。由于精梳落毛的含水量大、含杂多、毛粒多、含油脂高,生产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用纤维预处理工艺:其中的关键是因精梳落毛已有一定的含油,故只加水不加油,可减少前纺加工时的缠绕现象。
精梳短毛:和毛机开松→加水(回潮率20%)→闷毛8h以上→人工混合→和毛
黏胶纤维:和毛机开松→加水(回潮率20%)→闷毛8h以上→人工混合→和毛
为使毛和黏胶纤维有相同的回潮率,防止和毛油沾到黏胶纤维上,毛和黏胶纤维应分开预处理。在使用前先用人工小批量混合,每批不超过10kg,以保证混合均匀。
②开清棉宜采用“多松少打,以梳代打,混合均匀,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流程不宜过短,以便充分除杂。毛纤维蓬松,落毛又短,制成的卷子外层容易脱落,可减小卷子的重量和长度,并用塑料纸包裹。
③梳棉机的刺辊速度要在1000r/min以上,以充分梳理纤维,除尘刀采用低刀工艺,以加强排杂。定期对梳棉机进行抄车,这对提高梳棉质量非常重要。
④二并条子因纤维伸直平行度提高,缠罗拉现象时有发生,可适当降低输出速度并适当提高车间的湿度。
(5)羊绒纱。山羊绒纤维线密度细,平均直径在14.3μm,长度在30mm左右,质地柔软,是动物纤维中最珍贵的特种纤维。但羊绒比羊毛更易产生静电,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羊绒进行预处理,其工艺为:
羊绒→开松除杂机(给湿)→毛仓→打包并闷放24h以上→人工铺层→开松除杂机→大毛仓
羊绒纤维上梳棉机加工时,若回潮率太低,静电现象严重,成条困难;若回潮率太高,又容易缠绕锡林。一般出条回潮率在18%左右时比较正常,为此羊绒闷仓以后的回潮率不应低于25%,并需加入1%的抗静电剂。
②羊绒纤维蓬松度高,含杂很低,清花可只用一只打手,并放大隔距,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③在梳棉机上应降低刺辊与锡林的速度,一般刺辊转速采用650r/min左右,锡林转速采用300r/min左右,同时适当放大隔距,尽量减少对羊绒纤维的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