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们感到亲切容易的制造”这句话出发,已经在制品的目的、性能和规格上有了某些确定的前提下,与之对接而展开设计,也许读者们会对这样的设计行为有印象。但是,即使使用可爱的图形和动画,也准备好了与人体尺寸相配的操作盘,就可以实现所谓“人们感到亲切容易的制造”了吗?那只能是个幻想。
那是因为产品和系统,还有服务本身,问题都是假设的,如果和客户、客户所属社会群体的共同需求不一致的话,产品技术规格与对接设计的展开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同样,技术革新并不能够从社会上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尽管拥有先进的技术却不能达到什么好成果而销声匿迹的商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创新有两个立项的方法:一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重新组合运用;二是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良与调整技术的使用环境(基础设施等),达到优点扩大而缺点减少,获得人们的共识。移动电话的爆发式普及则是其中的代表例子。移动电话在起初并不适合携带,很笨重(图1.1.3),虽然人们知道它很有用,然而基础设施、小型化技术、成本等方面种种问题一度限制了它的普及。
技术革新的起源都是起始于技术和需求的连接处。然而,需求的存在,却经常为人们所不注意。例如,“明天想租汽车用”,就是说想能自由地把东西和乘客不受限制地运输的需求,并不意味着非要采取租车行动不可,只不过是把租赁汽车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之一而已。“想喝啤酒”,也是类似需求,未必非要喝啤酒不可,也许只要能够体会到喝啤酒的效果的话,不喝也可以。但是,“租车”和“喝啤酒”这样明确固化的概念,人们容易接受,却往往不去多想一下自己本质的需求是什么。
A.Maslow(Araham Maslow,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突出的代表,他对需求问题做过系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www.xing528.com)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五个阶段,即生理的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的需求(the Safety Needs),归属与情感的需求(the Belonging and Love Needs),承认的需求(the Esteem Needs)、自我实现的需求(the Self-actualization Needs),这五个基本需求(the Basic Needs)呈现出金字塔的分布关系(图1.1.4)。
图1.1.3 最初的移动电话
图1.1.4 需求金字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