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波形发生器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波形发生器实验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5.2所示为由滞回比较器及简单RC积分电路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② 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波形发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② 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方法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有多种形式,本实验选用最常用的、线路比较简单的几种电路加以分析。

(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桥振荡器)

图1.15.1所示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1,R2,Rp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调节电位器RP,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图1.15.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D1,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R3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

起振条件:

式中,Rf=RP+R2+(R3//r D),r D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值。

调整反馈电阻Rf(调RP),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如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f。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f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2)方波发生器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 RC 积分器两大部分。图1.15.2所示为由滞回比较器及简单RC积分电路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它的特点是线路简单,但三角波的线性较差,主要用于产生方波,或对三角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图1.15.2 方波发生器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式中,R1=R1′+RP′, R2=R2′+RP′′。

方波的输出幅值:uomax=±UZ

三角波的幅值:

调节电位器RP(即改变R2/R1),可以改变振荡频率,但三角波的幅值也随之变化。如果互不影响,则可通过改变Rf(或Cf)来实现振荡频率的调节。

(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如果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如图1.15.3所示,则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由于采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

图1.15.3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电路的振荡频率:

方波的幅值:uomax=±UZ

三角波的幅值:

调节RP,可以改变振荡频率;改变比值,可调节三角波的幅值。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2 V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集成运算放大器μ741×2,电阻、电容若干。

四、实验内容

1.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按图1.15.1连接实验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

① 接通±12 V电源,调节电位器RP,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描绘uo的波形,记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P值,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www.xing528.com)

② 调节电位器RP,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o、反馈电压U+和U-,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③ 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0,然后在选频网络的两个电阻R上并联同一阻值电阻,观察记录振荡频率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④ 断开二极管D1,D2,重复步骤②,将测试结果与步骤②的进行比较,分析D1、D2的稳幅作用。

2.方波发生器

按图1.15.2连接实验电路。

① 将电位器RP调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uo及三角波uc的波形(注意对应关系),测量幅值和频率,并作记录。

②改变RP动点的位置,观察uo,uc幅值及频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上端和最下端,测出频率茫围,并作记录。

③将RP恢复至中心位置,将一只稳压管短接,观察uo波形,分析D2的限幅作用。

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按图1.15.3连接实验电路。

① 将电位器Rp调至合适位置,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描绘三角波输出uo及方波输出uo′,测量幅值,频率及Rp值,并作记录。

② 改变RP的位置,观察其对uo,uo′幅值及频率的影响。

③ 改变R1(或R2),观察其对uo, uo幅值及频率的影响。

五、预习要求

① 复习有关RC正弦波振荡器、三角波及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估算图1.15.1~1.15.3所示。电路的振荡频率。

② 设计实验表格。

六、思考题

① 为什么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极管D1和D2?它们是怎样稳幅的?

② 电路参数变化对图1.15.2、图1.15.3产生的方波和三角波频率及电压幅值有什么影响?

③ 在波形发生器各电路中,“相位补偿”和“调零”是否需要?为什么?

④ 怎样测量非正弦波电压的幅值?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正弦波发生器

①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② 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③ 讨论二极管D1,D2的稳幅作用。

(2)方波发生器

①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标出时间和电压幅值)。

② 分析RP变化对uo波形的幅值及频率的影响。

③ 讨论DZ的限幅作用。

(3)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① 整理实验数据,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② 在同一坐标纸上,按比例画出三角波及方波的波形,并标明时间和电压幅值。

③ 分析电路参数变化(R1,R2和RP)对输出波形频率及幅值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