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技巧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技巧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 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 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①固定镜头的功能和作用。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技巧

1)镜号

镜号是指镜头画面的顺序号

2)机号

机号是指多台摄像机工作时, 方便现场或后期编辑而编的机号。

3)景别

景别指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可分为以下5 类:

①远景——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及广阔范围的空间环境

②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及周围的环境;

③中景——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④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

⑤特写——表现人物、 物体或环境的细部。

电影摄影中还沿用着其他一些景别名称, 如“大远景” “大全” “小全” “人全” “中全” “半身” “中近” “近特” “大特写” 等, 这些是以上5 类景别更细致的划分。

镜头分成不同的景别, 是为了按照电影艺术的特殊表现方式, 根据表现对象的大小远近、 内容的主次轻重, 给予恰当的表现, 以达到准确地叙述和艺术地描写的作用。 各类景别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 同时, 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 远景、 全景可以整体展示人物动作、 广阔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 在表现群众场面、 运动场面, 显示人物行为与精神气势, 描绘气氛、 意境等方面具有较突出的表现力; 特写、 近景表现的内容单一、 集中, 可以将对象放大, 不仅再现、 描绘得特别清楚细致, 而且具有突出与强调的作用; 中景多用于展示人物之间、 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关系, 在叙述内容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1)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 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广、 宽阔, 画面中人体隐约可辨, 很难区别外部特征, 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 自然风貌、 战争场面、 群众集会等。 在很多情况下, 电视节目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头或结尾画面, 或者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 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如果说远景重在表现画面气势和总体效果的话, 全景则着重揭示画内主体的结构特点和内在意义。 全景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并且可以通过形体表现刻画人物的内心状态; 全景可以表现事物或场景全貌, 展示环境, 并且可以通过环境烘托人物; 全景在一组蒙太奇画面中, 具有“定位” 作用, 指示主体在特定空间的具体位置。

(3)中景

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就全景而言, 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 中景往往以情节取胜, 既能表现一定的环境气氛,又能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活动, 是电视画面中最常见的景别。

中景能够展现物体最有表现力的结构线条, 能够同时展现人物脸部和手臂的细节活动, 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 擅长叙事。 由于特写, 近景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远景、 全景容易使观众的兴趣飘忽不定。 相对而言, 中景给观众提供了指向性视点。 它既提供了大量细节, 又可以持续一定时间, 适用于交代情节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具体描绘人物的神态、 姿势, 从而传递人物的内心活动。

(4)近景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小块局部的画面。 近景以表情、 质地为表现对象, 常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物体的主要特征, 可以产生近距离的交流感。例如, 世界各国大多数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多是以近景的景别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的。

(5)特写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是视距最近的画面。 特写的表现力极为丰富, 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形象, 选择、 放大细微的表情或细部特征, 引起视觉注意。 特写可以强化观众对细部的认识, 以细部来寓意深层含义, 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 还可以把画内情绪推向画外, 分割细部与整体, 制造悬念。 因此, 特写镜头不仅是在空间上和我们缩短了距离, 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间, 进入精神领域, 或称为“心灵领域”, 特写镜头“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正因为特写能够短暂地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 具有惊叹号的作用, 所以在编辑中往往成为一组蒙太奇句子中的表现重心。 同时, 它又被称作万能镜头, 当出现跳轴镜头时, 将其插入中间, 可以弥补转场或跳轴带来的突兀感。

4)摄法

摄法分为固定镜头(仰、 俯)和运动镜头(推、 拉、 摇、 移、 跟)。

(1)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 镜头光轴不变、 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画面。 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 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 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 画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动、 入画出画, 同一画面的光影也可以发生变化。

①固定镜头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 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在对会场、 庆典、 事故等事件性新闻的编辑中, 常常用远景、 全景等大景别固定画面, 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第二, 固定镜头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 运动镜头由于摄像机追随运动主体进行拍摄, 背景一闪而过, 观众难以与一定的参照物来对比观看, 因而也就对主体的运动速度及节奏变化缺乏较为准确的认识。

例如, 拍摄飞机时, 倘若以运动镜头追随拍摄, 飞机就会呈现出与画面框架匀速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好像是悬浮在天空中一样; 如果选择大景别镜框中有建筑物的固定镜头, 观众就可以看到飞机在空中飞过的轨迹, 可以明显感受到飞机的速度。

第三, 固定镜头由于其稳定的视点和静止的框架, 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 的心理反应, 给观众以深沉、 庄重、 宁静、 肃穆等感受。 因此, 在编辑镜头时,可以利用固定镜头在心理感受上与运动镜头偏向于“动” 的心态的不同之处, 为所表现的内容和主题服务。 例如, 编辑一条关于学校图书馆的新闻, 为了表现其特有的宁静,就可以用多个固定画面加以记录和反映, 如众多学生伏案读书的大景、 多名学生凝神静思的脸部特写等。 这种形式上的处理是与内容和现场气氛相统一的。

②固定镜头的局限性。

第一, 视点单一, 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

第二, 固定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是相对集中、 比较稳定的, 所以一个镜头很难实现构图的变化。

第三, 难以较好地表现活动轨迹和运动范围较大的被摄主体, 如花样滑冰、 赛跑等。

第四, 编辑中用太多的固定镜头, 容易造成零碎感, 不如运动画面可以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生活原貌。

在方向、 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水平落差, 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当摄像机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时, 称为俯拍; 当摄像机与被摄主体高度持平时, 称为平拍; 当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向上拍摄时, 称为仰拍。 以这三种摄像高度拍摄的画面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效果和感情色彩。

俯拍。 俯拍是一种自上往下、 由高到低的俯视效果。 这时摄像机处于被摄体水平线以上位置, 高于被摄主体向下拍摄。 俯拍有利于在画面上表现景物的层次, 给人以深远、 辽阔的感受。 俯拍具有如实交代环境位置、 数量分布、 远近距离的特点, 画面往往严谨实在。 由于俯拍人物时对象显得萎缩、 低矮, 因此画面往往带有贬低、 蔑视的意味。 因此, 在编辑公安人员审讯的镜头时, 对犯罪嫌疑人大都选择一些俯拍的镜头。

平拍。 平拍时由于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 被摄对象不易变形, 使人感到平等、 客观、 公正, 但是画面效果容易流于平淡。

仰拍。 仰拍是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拍摄。 仰拍时由于镜头低于拍摄对象, 会产生从下往上、 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仰拍画面中形象主体显得高大、 挺拔, 具有权威性, 视觉重量感比正常平视要大。 因此, 画面带有赞颂、 敬仰、 自豪、 骄傲等感情色彩。 编辑中常选仰拍镜头来表现崇高、 庄严、 伟大的气概和情绪。

(2)运动镜头

所谓运动镜头, 是指在拍摄连续画面时, 通过移动机位、 转动镜头光轴或变焦进行拍摄的画面。 按镜头的运动方式, 可以分为推、 拉、 摇、 移、 跟等类型。

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 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 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 它不仅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动态表现在画面上呈现了被摄主体的运动, 形成了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 而且, 镜头的运动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和景物发生位置的变化, 在画面上直接表现出人们生活中流动的视点和视向, 画面被赋予丰富多变的造型形式。

①推镜头。 推镜头是画面构图由大景别向小景别连续过渡而拍摄的画面。 推镜头的拍摄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摄像机沿光轴向被摄主体方向推动; 另一种是扩大镜头焦距。

推镜头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细节;

可以介绍整体与局部、 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②拉镜头。 拉镜头是指构图由小景别向大景别连续过渡所拍摄的画面。 拉镜头从特写或近景拉起, 逐渐变化到全景或远景, 可以使更多的视觉信息被包容进来, 同时有一种远离被摄主体的视觉感受。

拉镜头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

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各种视觉因素相互关联, 可以产生悬念、 对比、 联想的艺术效果;

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 与推镜头相比, 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作为转场镜头。

摇镜头。 摇镜头是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支点上, 镜头沿水平轴或垂直轴作扇形(或圆形)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

按照摇的方向, 摇镜头可分为:

平摇, 也称横摇;

垂直摇, 也称竖摇;

斜摇, 摇动时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从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一个完整的摇镜头, 包括起幅、 摇动和落幅三个相互连贯的部分。

摇镜头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扩大镜头表现视野, 保持大范围空间的完整统一;

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介绍、 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

画面自然转场。

④移镜头。 移镜头是将摄像机架在一个运动着的工具上, 边移动边拍摄的镜头。 按照移动的方向, 移镜头可分为横移镜头、 纵移镜头、 曲线移镜头。

移镜头与摇镜头相比,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机位的变化。 摇镜头机位固定在一个点上, 而移镜头的机位却处于连续不断的运动之中。

基于这一点, 移镜头与摇镜头存在如下区别:

a.视觉效果。 摇镜头犹如一个人在一个定点上环顾四周, 移镜头则犹如一个人在巡视; 摇镜头像旁观者, 移镜头则像当事者。

b.空间范围。 摇镜头所表现的空间范围局限在机身周围的浅层空间; 移动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 空间中的每一点都可以得到充分表现。

c.运动感。 在移镜头拍摄时, 离机位较近的物体以比较快的速度向后退去, 离机位较远的物体以比较慢的速度向后退去。 尤其在横向移动中, 纵向上远近不同层面上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后退速度, 表现出了很强的运动透视感。 这是摇镜头和其他任何镜头都没有的效果, 因而独具魅力。(www.xing528.com)

移镜头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在表现大场面、 大纵深、 多景物、 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可以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移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造成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用作行进中人物的主观镜头。

⑤跟镜头。 摄像机跟随一个动体移动时所拍摄的镜头称为跟镜头。 这是移镜头的一种特殊形式。

跟镜头的特点如下:

镜头始终跟随一个运动主体;

镜头移动速度和动体保持基本一致;

背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跟镜头可以分为以下3 种:

a.前跟, 镜头在主体的前方, 跟拍主体的正面;

b.后跟, 镜头在主体的后方, 跟拍主体的背面;

c.侧跟, 镜头光轴与主体运动方向垂直, 跟拍主体的侧面。

跟镜头的功用主要有如下3 种:

a.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 在突出主体的同时, 又可以交代主体运动方向、 速度、 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b.可以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 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 有利于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c.跟随主体运动的表现方式, 可以加强新闻的纪实性。注: 摄法与景别的变化紧密相关。

5)技巧

技巧一般指两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

①切换(硬切)为无技巧组接。

②淡变: 一镜头渐暗(黑)另一镜头渐亮, 也称为淡出淡入, 又称V 淡变。淡变的应用如下:

片头、 片尾;

段落的转换(转场);

表现较长的时间间隔(同一个画面春、 夏、 秋、 冬, 小孩流浪、 成年回来)。

③叠化: 第一个镜头开始变暗时, 第二个镜头同时开始变亮, 两镜头有一个重叠区, 也称化出化入, 又称X 淡变。

叠化的应用如下:

时空转换(时间的转换-过程、 空间的转换-转场);

时间的流逝;

形成联想;

处理难组接的画面(多用于现场直播编辑), 还包括百叶窗、 马赛克、 圈入圈出、化出化入、 拉幕等。

6)时间

时间是指镜头的拍摄长度, 即镜头画面的时间。 时间的单位为秒。

(1)镜头画面时间按以下要求确定:

①景别: 远景(10 秒)、 全景(8 秒)、 中景(6 秒)、 近景(4 秒)、 特写(2 秒)。

②视觉心理规律: 远景(10 秒)、 全景(8 秒)、 中景(6 秒)、 近景(4 秒)、 特写(2 秒), 能看明白主体的内容。

根据镜头画面的繁简程度可适当增减。 例如, 书的近景(看字的内容)为10 ~15 秒。

(2)被摄主体的运动变化规律(一个周期以上, 看明白被摄主体的变化)。

(3)镜头的运动变化(摄法):

①推: 全景(4 秒)、 特写(2 秒);

②起幅: 过程(6 秒)落幅。

(4)镜头对应的解说词长度:

①镜头时间: 12 秒;

②解说速度: 3 字/秒(解说词36 字)。 解说词12 个字, 镜头时间4 秒, 镜头时间要是大于4 秒, 景别可能是特写。

7)画面内容

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内容的设计根据如下:

①场景的内容;

②视觉心理的需要;

③蒙太奇表现手法。

注意: 标明运动物体的复杂的运动路线。 在画面内容栏中标明镜头的特殊运动方式。

8)解说词

(1)解说词的作用

①补充、 说明、 提示;

②概括、 深化主题;

③体现风格;

④转场的组接。

(2)要求

①声音内容与画面内容对位;

②声音时间与画面时间对位(特殊艺术效果除外)。

注意: 不能因为要与画面同步而把解说词弄得支离破碎(画面长度与解说词的长度要相匹配)。

9)音乐

音乐的作用如下:

①渲染情绪;

②烘托气氛;

③强调节奏;

④段落的分割。

影视声音包括: ①人声、 音响、 音乐; ②同期声、 背景声、 画外音(解说词、 旁白、 独白)。

10)音效

音效主要模拟风雨雷电、 电机声、 鸟鸣…… (背景声)。音效的作用如下:

①介绍环境;

②增加画面表现力。

11)备注

备注包括临时填写拍摄地点、 要求、 场记、 字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