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史特雷莎公约》(stresa convention)就有关商业上著名干酪名称签订了协议,这个协议规定对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丹麦、意大利、荷兰和瑞典等国的干酪名称给予国际性保护,具体分为两组。A组是仅用于生产国的干酪名称,如法国(Roquefort)、意大利(Pecorino Romano,Gorgonzola,Parmigiano Reggiano);B组有29个不同名称,能用于其他国家的仿制干酪,但应包括生产国家的名称在内,如澳大利亚(Pinzgauer Bergkase)、丹麦(Samsoe,Maribo,Danbo,Fynbo,Elbo,Tybo,Havarti,Danablu,Marmora)、法国(Camembert,Brie,St.Paulin)、意大利(Fontina,Fiore Sardo,Asiago,Provolone,Caciocavallo),挪威(Gudbrandsdadalost,Kokkelost)、瑞典(Svecia,Herrgaardsost)、瑞士(EmmenTal,SbRinz,Gruyère)、荷兰(Gouda,Edam,Friese,Leyden)。
1961年,FAO公布了涵盖乳和乳制品的基本标准,其中对干酪及其他乳制品加以定义,但没有公布质量标准。紧接着来自33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到一起为FAO/WHO共同制订干酪的质量标准。在1966~1972年间,25个FAO/WHO干酪标准被通过,颁布标准的干酪分别为: Cheddar,Cheshire,B1ue Stilton,Dandblu,Danbo,Samsoe,Havarti,Maribo,Fynbo, Norvgia,Gudbradsost,Herrgaarclsost,Hushallot,Svecia,Edam,gouda,Emmental,Guryère,Tilsiter,Butterkase,Harzer,Limburger,St.Paulin,Provolone,Cottage干酪。这些都是在其他国家比原产国更为活跃的干酪品种,它们在命名时必须既反映干酪品种也要反映生产国。进一步的标准名单在其后陆续被公布,这时已不仅对干酪的名称加以规范,而且对干酪的主要特征包括质量、形状、水分含量、干物质重、脂肪占干物质比重、盐分含量和其他相关特征也都作了规定。
另一方面,干酪标准方面的内容还在不时地被国际乳品联盟(IDF)或其他国际团体所更新,原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立,由欧盟委员会制订的规章对未来的干酪贸易影响较大,这种影响不仅在经济上,甚至会影响到加工方法和原料供应。这种改变的影响在目前还难以预见,但Council Regulation(EEC l996)无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于干酪标准最有影响力的法规之一。(www.xing528.com)
这些法规规定某些干酪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生产,如斯蒂尔顿干酪(stilton Cheese)只能在英国的三个地方,Leicestershire,Nottinghamshire和Derbyshire郡生产,菲达干酪(Feta Cheese)则只能在希腊生产。由于对传统技术的使用和原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规定,像丹麦的菲达干酪也不得不改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