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使甘肃生态环境恶化愈加突出,特别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0年来,甘肃省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加深,水利发展理念不断调整创新。“十五” 以来高度重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以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保护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水利,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民勤绿洲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作出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启动。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内有关部门及流域内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落实规划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甘肃省人大颁布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省政府批准实施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等4个规范性文件,流域内制定颁发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大力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和调水工作,层层分解初始水权,确权到户,配水到户,全流域完成了初始水权分配和水权证颁发工作。2006年以来,启动实施向下游调水,连续三年超额完成调水任务,累计调水2.7亿m3。加强机井及地下水管理,完成了全流域机井普查登记建档工作,严格控制机井数量,3年来已关闭机井1933眼,安装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12081套,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4亿m3。抓紧建设重点治理工程,已改建干支渠133km,完成田间节水渠灌17万亩、管灌9万亩,建成日光温室7万多亩。2006年以来已压减配水面积23万亩。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压减配水面积,2006年、2007年总用水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0.84亿m3和2.73亿m3。2008年1~9月用水量较2007年同期减少2.31亿m3。
二是大力推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2001年,国务院决定把黑河治理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通过灌区节水改造与配套,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遏制下游生态恶化的趋势。共完成改建衬砌干渠467km、支渠611km、斗渠674.3km,田间配套115万亩,建成高效节水面积41万亩。黑河调水9年来,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导下,甘肃省黑河流域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克服干流缺乏骨干调蓄工程、中下游河道宽浅散乱、输水损失大以及近期治理工程部分投资未到位等不利因素,精心组织、精心调度,全力实行“全线闭口、集中下泄”和“限制引水、均衡下泄”等措施,连续9年完成了黑河水量调度任务。已累计向下游输水88.09亿m3,占9年黑河来水总量153.36亿m3的57.4%,实现了黑河干流全线通水,下游湖水面积达40.5km2。黑河调水的顺利实施,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唱响了一曲绿色的颂歌。(www.xing528.com)
三是积极开展敦煌党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组织编制了《敦煌党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开展了《党河流域地下水径流宏观关系研究》、《苏干湖水系水资源平衡调查研究》。近期着力做好节水工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削减农田灌溉用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使地下水位不再下降。已关闭各类机井167眼,压减耕地2.5万亩。组织实施党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改建干渠72km,完成田间配套面积1.4万亩,党河灌区的干、支、斗渠衬砌率分别达到100%、88%和56%,渠系水利用率提高到60%,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56%,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扶持敦煌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近3年已累计发展滴灌4.15万亩,其中棉花滴灌3.9万亩,果蔬、生态林等滴灌0.25万亩。
四是坚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30年来,甘肃省不断总结完善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经验,坚持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注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提高,以小流域为单元,依托专项,突出重点及治理、开发、监督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甘肃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成效。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92万km2,比1978年的1.7万km2净增6.22万km2。甘肃省有8个县(区)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县”,125条小流域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