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济堰的历史及修缮

通济堰的历史及修缮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通济堰历史的记载。通济堰自萧梁时期创建以来,“兴废无复可考”[7],其沿革、修缮不见于史籍记载。北宋元祐年间,王安石主持新政,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当时任栝州太守的关景晖除了对通济堰进行整治修缮,还对通济堰的历史作了考证。

通济堰的历史及修缮

通济堰创建于南朝萧梁年间,或说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年)。由詹、南二司马主持兴建,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据北宋栝州太守关景晖元祐七年(1092年)所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记载了通济堰初建时候的历史:

去(丽水)县而西至五十里有堰,曰通济,障松阳、遂昌两溪之水,引入圳渠,分为四十八派,析流畎浍,注溉民田二千顷。又以余水潴而为湖,以备溪水之不至……梁有司马詹氏,始谋为堰,而请於朝;又遣司马南氏共治其事,是岁,溪水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山南绝溪北,营之乃就。[1]

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通济堰历史的记载。有关通济堰的初创时间,上述“记文”并没有明确说明,仅是“梁有司马”云云,说明通济堰初建于南朝萧梁时期,但并没有明确到具体年号。

南宋绍兴八年(1139年),县丞赵学老重刻通济堰图,也说“乃梁詹、南二司马所规模,逮今几千载”[2]。南宋乾道六年(1171年),郡守范成大修订堰规时,也是不作确论:“以为萧梁时詹南二司马所作,至宋中兴乾道戊子,垂千岁矣。”[3]。元、明时期的其他碑记也都沿袭上述说法。直至明代晚期的万历年间,才出现“天监”说,如万历戊戌(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通济堰记》开始明确指为“梁天监”:

丽水在万山中,依山为田。惟郭之西五十里许有土,平衍可耕。第水无源,遇旱即涸,梁天监中詹南两司马暨宋枢密何公始砌堤而灌焉。[4]

明万历三十七年车大任所撰《丽水县重修通济堰碑》,也有“相传自梁天监中司马詹氏始创此”的说法,都比较明确地指出通济堰初建时间为“梁天监”时期。清同治年间编著的《通济堰志》,其中收录的“通济堰”条目,开始明确记载为梁天监四年:

梁天监四年,有司马詹氏始谋为堰,而请於朝,又遗司马南氏共治其事。[5]

这是各记载中明确说明通济堰初建于“梁天监四年”,有一点前无古人的味道。同样,查相关方志,略早的如清康熙《处州府志》、雍正《处州府志》等都没有记录通济堰的初建时间,较晚的如光绪《处州府志》,有“相传梁天监中,詹南二司马实创为之”的记载[6]。显然,通济堰建于“梁天监”的说法,是比较晚出的,明代中期以前并没有相关的记录。“梁天监四年”更是比较孤立的说法。

通济堰自萧梁时期创建以来,“兴废无复可考”[7],其沿革、修缮不见于史籍记载。北宋元祐年间,王安石主持新政,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当时任栝州太守的关景晖除了对通济堰进行整治修缮,还对通济堰的历史作了考证。此后,历代兴修的历史多有记载,其中,两宋时期见于记载的修缮活动有7次,元代2次,明代10次,清代18次。其中,明洪武至成化年间没有修缮记录,而从常理判断,这期间应该不会没有修缮活动,明代从洪武初年即专门委派水利官员,督劝各地兴修农田水利,故这期间的修缮记录可能是有所缺漏的。现将见于史籍记载的历次修缮情况大致罗列如下: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重修,主修为丽水知县叶温叟。据宋栝州太守关景晖撰《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叶温叟为邑令,独能悉力经画,疏辟楗蓄,稍完以固”。[8]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重修。“元祐壬申圳坏,(处州太守关景晖)命尉姚希治之……姚君又能起於大坏之后,夙夜殚心,浚湮决塞,经界始定”,事见关景晖《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9]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多次颁布兴修水利的政令,要求各地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如熙宁元年六月“辛亥,诏诸路兴水利”;熙宁二年四月“丁巳,遣使诸路察农田水利赋役”;熙宁二年十一月丙子,“颁《农田水利约束》”。此后又专门委派官员督修地方水利,熙宁二年十一月闰月,“差官提举诸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勾农田水利差役事”[10]。熙宁五年,专门下诏要求作为田赋重地的两浙地区兴修水利,保障农业生产,“以两浙水,赐谷十万石振之,仍募民兴水利”[11]。熙宁六年“九月壬寅,置两浙和籴仓,立敛散法。戊申,诏兴水利”[12]。在此大背景下,通济堰作为处州府重要的水利工程,由此也进行了彻底整治,“大坏之后”,“浚湮决塞,经界始定”,除了对堰堤、渠道的整治,还新开了叶穴,用以排泄砂石,同治《丽水县志》记载:

元祐七年,州守关景晖患渠水势盛,或溃岸,命尉姚希筑叶穴旁泄之。[13]

可见这一次的修缮工程规模不小。对之后人评价说“繇梁迄宋,时以修治者,若元祐时关公景晖、乾道时范公成大,碑列若人皆与有功”[14],将太守关景晖整修通济堰与詹南二司马开创通济堰相提并论,可见北宋元祐年间在整修水利的大背景下所作的修缮工程,对通济堰确实有再造之功。

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丽水知县王禔兴建石函。“县令王褆患山水挟砂石壅渠口,致溪水不复入。邑人助教叶秉心议甃大石为函,横压渠面,引山水从函中过。既成,岁省浚工无算。”这是一个水流立体交叉系统,上层走溪水,所谓“横压渠面,引山水从函中过”,下层通渠道,避免了溪流与渠道直接交叉,因此省去了因为溪流砂石堵塞渠道而需要的疏浚工作,“岁省浚工无算”。此后,对“石函”砌石缝隙过大,容易导致渠水流失的问题,“进士刘嘉复镕铁铜石罅,函固而渠大通[15]。石函的建成,避免了山溪与渠道直接交汇、溪水砂石壅堵渠道的积弊,所谓“石函一成,民得其利,迄於无穷,其悆於堰多矣。今五十年民无工役之扰,减堰工岁凡万余,公之功可谓成其终者也”[16]。据南宋乾道四年太学博士叶份撰《丽水县通济堰石函记》:

我宋政和初,维杨王公禔实宰是邑,念民利堰而病坑,欲去其害,助教叶秉心因献石函之议。吻公契心,募田多者输钱。其营度,石坚而难渝者,莫如桃源之山,去堰殆五十里,公作两车以运,每随之以往,非徒得辇者罄力。又将亲计形便,使一成而不动,公虽劳,规为亦远矣。函告成,又修斗门,以走暴涨,陂潴派析,使无壅塞,泉坑之流,虽或湍激堰□於下,工役疏决之劳自是不繁,堰之利方全而且久。[17]

南宋绍兴八年,郡丞赵学老书刊刻通济堰图。“图其堰之形状,并记刊之坚珉,立於庙下。”[18]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进士刘嘉改石函两边木质堤防为石砌,并将砌石缝隙处用铁水浇固,避免了木构件容易朽烂的弊端,使石函更加牢固。据叶份《丽水县通济堰石函记》:“公(王褆)之石函,防始以木,雨积则腐,水深则荡,进士刘嘉补之以石,而镕铁固之,今防不易又一利也。”[19]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重修,“郡守吴人范成大与军事判官兰陵人张澈始修复之”,并新订通济堰规二十条。[20]

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重修,并改大坝木筱结构为石砌,由参知政事何澹主持,“盖旧圳每年自春初起工用木蓧筑成圳堤,取材於山,栏水入圳。自开禧元年郡人参政何澹筑成石堤,以图久远,不费修筑”[21]。至正《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也载:“水善漏崩,补苴岁惫甚;开禧中,郡人枢密何公澹甃以石,迄百数十祀未尝大坏。”[22]

元至顺二年(1331年)重修。“岁久事弊,堰首易如传舍,昔之穴者湮,筑者溃,由是下源之民争升斗之水者,不啻如较锱铢。……(至顺)辛未春,部使者中顺公按行栝郡,诹咨农事,览兹堰之将堕,乃谂於众曰:‘夫堰之作,几数百年矣,兹而不复,农工益艰’,于是郡长中大夫也先不花公、郡守大中大夫三不都公皆相率承公意,命邑宰卞瑄承务实、董其役。度土功,虑财用,揣高下,计寻尺,斩秽除隘,树坚塞完,数日之间,百废具举。”[23]

元至正二年(1342年)又作重修,由县尹梁顺主持修筑,以巨木为基,加宽坝基,并整饬斗门、概闸,疏浚渠道。元至正《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记载:“(至正)庚辰六月大水,(大坝)因圮决,存不十三四,田遂乾(旱),不生稻谷,农夫告病,县官辄往,罅治,水弗逮中下源。尹梁君来,乃白府,复旧规,监郡中议公捐金百五十缗,率民先,檄君专董其事……於是且健大木,运壮石,衡从次第压之,阔加旧为尺十,饬斗门、概淫必坚緻。民竭力趋事,经始於壬午十有一月,以癸未八月毕功。”[24]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修缮工程。见明嘉靖癸巳《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考其往其治其修,若成化时通判桑君者,皆必三四越岁而后集。”[25]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修,历二月而修成,主修为知府吴仲,赞修为监郡李茂。事见嘉靖癸巳《丽水县重修通济堰》:“嘉靖壬辰秋七月二十有八日,雨溢溪流,襄驾城堞者丈余,坏农田民居不可胜计,而兹堰为特甚。”修缮工程以监郡李茂“董兹役”,“咨而辄之,经以画之。取货於下上田,序工於下上农;饩廪者称厥事,趋使者器其能。出入有纪,偷惰有刑。鼛鼓畚锸,百尔执事罔弗咸若簿、若尉,将顺之载工。於冬十月丁丑迄,十有二月辛卯告成焉”[26]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修缮工程。监郡劳堪主修,知县孙烺督修。事见万历四年《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尝忆先皇帝时浔阳劳公堪监守吾郡,周恤民隐,大创衣食之源,檄孙令烺者悉心力一,修治是堰,民之利赖者若干岁。”[27]

明万历四年(1576年)修缮工程。主修为知府熊子臣,协修为知县钱贡,监修为主薄方煜。万历四年《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云:“今守熊应川公奏记监院,请发帑缗、绝科扰,而民忘其劳,皆不逾时而有成,绩其加惠,元匕规摹,益宏远矣。是役也,经始於万历四年秋,督邑主簿方君煜率作兴事,统其成筑者,堰南垂纵二十寻,深二引;堰北垂纵可十寻,深六尺许;渠口浚深若干尺,广五十余丈,口以下开淤塞者二百丈有奇,口以内咸以次。经葺费寺租银三百两。……仅五十一日而竣於役。於是十二都、四十里内、越两岁而民无不被之泽,岂所谓云雨由人、化斥卤而生稻梁者耶。”[28]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吴思学主持修缮。先修大坝,造水仓百余间,障其狂流,再下石作堤。又创建堰门,便于舟船往来,复疏浚渠道三十六所。据明万历丙戌(十四年)前太常寺少卿郑汝璧撰《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历年兹久,故堤倾圮,水道之旁出者亦淤塞弗宣,兼之旱涝不常,农氓告病。岁万历甲申(十二年),大参豫章胡公奉帝命句守瓯栝,以王裴之清通兼韩范之经略孜匕,下讯民瘼,思为补刷,以惠养元……主政吴君思学时为丽阳令,仰承德意……遂请之二院与郡丞俞君汝为协谋,广为葺治,出官帑数百金,令邑簿丁应辰、赞幕罗文董其役。日方趋事,众苦雨水溢涨,功无繇施。届期祷於神,即为开霁,山不深翳而石山粼匕,无复万牛吼波之势。因先为水仓百余间,障此狂流;始下石作堤,凡数百丈。创为堰门,以时启闭,便舟楫之往来。疏其支河之淤塞者凡三十六所,至三月二日乃告成焉。永赖之功,成於一旦。”[29]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知县钟武瑞主持修缮。万历戊戌(二十五年)《重修通济堰记》记载:“万历乙酉(十三年)间堤之倾者十四五,邑侯钟公适令兹土,下车辄政之,便民者莫急於水利,而通济堰其大者,遂请诸郡侯而转上之守、巡监司、及中丞,直指使者咸报曰,可议,得废寺余租二百七十余两以资工,若料筮吉,申令祷于龙王庙,行事酌古宜今,殚厥区画,命邑司农前夏君方卿、今龙君鲲董其事,而侯总其成,经始於万历丁酉,而成於戊戌。”[30]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修缮工程。修筑大坝、石函并各处概闸,疏浚渠道,均遵循旧制,“视故所宜”。主修为知县樊良枢。并新订堰规,同时,还维修了与通济堰有相当关系的金沟堰。汤显祖万历戊申《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有铭》有相关修缮通济堰的记录:

余尝试为长吏於浙之东遂昌也,而感於丽阳十余年之前,何如时也,所谓其事无不可以已者耶。今何时也,车公为监司,郑公为郡,而樊君为长盖,余以遂昌谒郡,而道松遂之水,源高急砂砾,不可以舟,松(阳)而后可以舟也。而通济堰在丽水西界,中其堠,有龙祠,可以阴堰,源一断之为三所,溉田百里,最为饶远,而并堤居甿常盗决,自喜米盐之舟,水涸,硌碛如缕,常曲折徙泄,而后乃可行。堰岁积以非,故比益以水败,而并堰以下,若司马章田等迳於河东,亦皆以芜废不治。宝定之吕、碧湖之汤父老以闻於余,未尝不叹息而去,欲为一言其长。会岁少旱,而丽饥,松闭之籴,丽人哗,受事者几以两败。余叹曰:水事不修而旱是,用噪者何也。去十年而丽人来,问其堰,曰,毕修矣!夏之六月,我樊侯始用祭,告有事於通济堰。七月暨其旁下诸堰,尽於白桥,皆以十二月成。诸堰之费千,而通济几倍半期之勤,数世之食也。曰何如矣,曰:先是春正月,龙祠倾,野火烧其门,如将风雨者,有蛇□焉,象舆回翔其上,而火已居入,请新之。我侯来观,而周询于堠,悼其徙,以陊问其故,则与所以敝者。次第起行诸坏堰,各从父老所问,所为修,复费心计而首领之,以上太守郑公,公慨然曰,坊败而水费,则移而水私,善沟防以奠水,固贤长吏事也。其以上监司车公,公报可。侯乃始下令,齐众均力与财,二公常以其俸入佐之,而侯身先后之,民所愿平准所度田,自为浚葺者,听大小鼓舞,集而后起,序而后作,筑崖置斗,疏函室穴,开拓诸概纵广支擘视故所宜,游枋灰石易其朽泐,谨察匠石,分寸画壹,启闭随验,高下不失。是役也,赀用约而功溢,侯乃以西人择日,上成事,受庆报,赛代鼓□琴,有土有年,上下无患,是谓永逸。余抚然叹曰,候之才敏至是耶。丽人曰,非若是而已,岁常旱,侯从郑公礼於丽阳之山卑,吁而雨;乃新学宫,从二公讲五经於堂,芝草生数十本,而弟子之举於乡者三人,上春官者一人。侯之才盖通天地而干五行,非水事而已也。[31]

车大任万历戊申所撰《丽水县重修通济堰碑》也有记载:(www.xing528.com)

万历丁未冬月,闸木告朽,崖石被冲。里排周子厚、叶儒数十人诣邑令樊君,白状,令君曰,是吾责也。即日单车裹粮,详加咨访,躬睹厥状,二司马祠及龙王届俱就圮,樊令愀然曰:此何以报功德於前遗、轨范於后乎。即申请用寺租二百缗为修,筑农不足,又从三源之民计亩定工,令主簿叶良凤专督其事。时太守郑君复议助库贮赎锾百缗,余亦自捐赎锾百缗助之。民欢然忘劳,未几工成而落之。[32]

明万历三十七年的修缮工程完工以后,又针对性地制定了新的堰规,包括修缮堤坝、疏浚渠道、设立堰长、庙祀以时等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高冈《通济堰规叙》记载了新修堰规之事:“侯既治堰,复古规则,约上中下三源,受水日期弗爽民,於是以侯为信,知侯计在久远,不徒垒石奠木争尺寸也。随诸所分源头,刻石而志之。”[33]

樊良枢《丽水县通济堰新规八则有引》有下述记录:“通济堰规盖宋乾道年新规也,而今往矣。堰概广深,木石分寸,百世不能易也,而三源分水有三昼夜之限,至今守之。从古之法,下源苦不得水,田土广远,水道艰涩,故旱是用噪,而岁必有争,良枢有尤之,独予下源先灌四日,行未几,上源告病,盖朝三起怒而阳九必亢,卒不得其权变之术,乃循序放水,约为定期,示以大信,如其旱也,听命於天,虽死勿争,凡我子民不患贫寡,尚克守之,后之君子倘有神化通久之术,补其不逮,固所顾也。”[34]

王梦瑞《西堰新规后跋》云:“邑宰樊公致虚……修葺疏沦,定为规者八则:冬则有修,重农时也;堰概有长,专责成也;源有司理,重分守也;分浚有期,息争端也;闸夫有养、有禁,防盗泄也;庙祀有常,不忘本也。中役之更替,以杜积玩;示之劝惩,以作民信。法良备矣。”[35]

在修缮通济堰的同时,知县樊良枢还对与通济渠紧连的金沟堰进行了整治。相关情况樊良枢在《丽水县修金堰记》中有所记录:“余即治通济大堰,诸堰小矣。旁有金沟圳,距大圳五里许,沂其源,从松之诸山溢出,逾十八盘冯辰坑注白口,与大溪水会约,可溉田二百余顷,西临上源,东至中源,厥田惟沃土,沟水崩涌,则怒而喷为沙石,两源之近者田不得㐅,旱则漏而不盛水,桨以待稿也。与父老恻然计之,乃先治防,因其故址於岸西,刻日鸠工,斩木驱石,置水仓四十所,实以坚土,包以钜块,若层垒然。修三十有二寻,广三之一,与崇等,其□去三之一。迨其未雨也,岸东漱之以沟罄,折参伍度可行水,然雨辄坏,坏辄修,如是者两月,沟水既道,乃不旁溢,两源涂泥之亩渐底作㐅。于时髦期老人汤凤杖策而前,怀清女妇齐氏损赀为助,庶民咸愿子来,是岁有秋告厥成功。……是役也,度其源隰,听民自输力而乐善好施者,汤凤、叶元训也;荷畚锸肩之者齐棐、叶儒也;栉沐风雨而劳耒之者邑簿叶君呜岐甫也;乐成之者丽阳长而已矣。万历岁在戊申七夕既望,赐进士第、文林郎、知丽水县事,进贤樊良枢致虚甫记。”[36]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主修人知府陈见龙,监修为主薄冷中武。进士王一中《重修通济堰志》中说:“已(未)岁戊午夏秋间,霪雨浃旬,堰复倾塌,茫匕巨浸,下民彷徨,罔知所措,合诃呜於郡守在明陈公,公恻然轸念,不惮驰驱,躬往相视,爰发谋虑财用,悉搜郡帑可资经用者,得若千金,以白水利何公,公报可。委官督修,几有成绩,会公靓行,工以寒辄。比回,亟令主簿冷仲武专董其役,昕久,督率惟谨,不数月而工竣功成,宴如屹然,砥柱之赖焉。”[37]

天启崇祯年间(约1620—1630年间)重修工程。事见康熙十九年(1680年)郡人王继祖撰《重修通济堰志》:“犹忆故明郡侯陈公修兹堰,道民食其德。时先大父代巡二东,初假归里,以记其碑阴,迄今五十余载矣。”[38]

清顺治六年(1649年)修缮大坝、渠道。知县方享咸主持修缮,其所撰《重修通济堰引》云:“今春以劝农过其乡,吁乡之父老问劳焉,讯利害,省疾苦,其父老首以修堰对。……迩以兵焚颖(频)仍,官视为传舍,遂未暇问,而溪水奔啮,迁徒不常,致蚀其隄,或溢或涸,堰之水不复由故道矣。余莅此及期,凡大务未修举,然有关吾民者亦当夙兴夜寐、竭蹶焦劳,仅称小补耳。今即因其堤未尽坏者一小补之,约计其功当三月、费当万缗、利当千载,否则仍其颓致,旧堤不可复问,而害可胜言哉。余首倡与,诸父老鸠工共成之,各都图凡食堰之利者,愿乐助其工,视有无,为多寡,勿限其数,仍择乡之耆而有德者,总其会计,量其出入,吾民其共谅吾心,毋负我惓匕小补之意,则不日成之。”[39]

清康熙十九年(1680元)重修大坝。主修为知县王秉义,监修县尉钱德其。康熙郡人王继祖撰《重修通济堰志》云:“今值闽变,蹂躏之余,虽欲举而苦无暇,及支流壅塞,民苦旱乾,莫可谁何,幸邑侯王公保厘下邑,栝西父老相与指陈堰道之利,公慨然即以修葺为已任,何者宜筑、宜开,何者宜补、宜扦,擘画既定,遂捐俸为士民倡。经始於康熙庚申之冬,匝月,而工告竣。以数十年难举之事,而观效旦夕厥功,亦伟矣哉。越明春,大雨暴集,忽涨重沙,将所甃坎级若加以外护者,然此非天出其奇以佐我公不朽之盛业乎。”[40]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缮工程,主修为知府刘廷玑,监修为参军赵。事见教谕王珊跋《刘郡侯重造通济堰石堤记》:“近丙寅岁为洪水冲决殆尽,苦失灌溉。郡宪刘公轸念民艰,慨焉捐造,委属参军赵调度,不两月告成,一时士民鼓舞欢颂,因作此章以谢之。”[41]

清康熙三十二年、三十九年(1693年、1704年)修缮工程。修建被水冲坏的大坝,以及龙庙等。主修为知府刘廷玑。见刘廷玑自撰《刘郡侯重造通济堰石堤记》:“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岁五月廿六、七两日,洪水为灾,冲崩石堤四十七丈,西乡八载颗粒无收,粮食两无所赖,民皆鸠形鹄面,苦难罄述。士民何源浚、魏可久、何嗣昌、毛君选等为首,率众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七月十九日具呈本府刘,暨本县随蒙,刘郡侯轸恤栝西人民,慨然捐俸银五十两以为首倡,续厅张亦捐俸银六两,本县张亦捐俸银五两,传唤浚等至府筹度,即委经厅赵讳锃於十月初九日诣堰所,即着每源佥立总理三人,管理出入各匠工食银两,每大村佥公正二名、小村一名,三源堰长各一名,到堰点齐,每源派佥值日公正二名、堰长三人,日日督工,巡视人夫,黎明至堰,先开斗门放水,又令人拖树,木匠造水仓,铁匠打锤□。每源公正各备簟皮一条,放围水仓之内,人夫挑沙石填满。於十月十六日备办猪羊三牲二副,祭龙王、二司马、何相国,十八日青、景二县石匠分为东西两头砌起,不日告成。上中下三源演戏酬谢龙王司马何相国。十一月士民欢欣齐集,彩旗鼓乐送赵经厅回郡,并谢刘郡侯。三十三年仍委赵经厅到堰重建龙王庙,其银不敷,又每亩派银五厘,其庙方得告成。不料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岁七月廿七、八两日,又被洪水冲坏石堤二十七丈,於三十九年庚辰冬,何源浚、魏之升二人又呈温处巡道即前任刘郡侯,升授批令,本府委经厅徐讳大越诣堰修砌,仍差唤青、景石匠一十六名,修砌石堤冲坏之所,每亩派银八厘,上中下三源出银不等资助,督砌石堤,方得告竣。”[42]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又作修缮。见光绪《处州府志》卷四水利“通济堰”条:“五十四年复坏,乡民醵金建。”[43]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建叶穴、疏浚渠道,主修为知县万瑄,监修为典史王荆基。事见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康熙五十三年洪水冲决叶穴并大堰,渠水溪流,栝西焦士。五十八年,上源总理魏之陛、杨森、叶昌成,堰长魏多萼,中源总理王任祖、王运正、赵燮、周凤仪、董越,堰长陈显侯,下源总理纪弼亮、堰长周盛贤等具呈县主万,委王典史督工,三源公议照亩公捐,买得宝定陈姓水田,又宝定张家会乐助已田,改扦新堰,重建叶穴,疏通渠水仍归堰流。”[44]

清雍正三年(1725年)修缮工程。主修为知县王钧,赞修为知府曹伦彬。事见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康熙五十三年洪水冲决叶穴并大堰,渠水溪流,栝西焦士。五十八年,……县主万委王典史督工……改扦新堰,重建叶穴,疏通渠水仍归堰流。至六十年又被洪水冲决石堤,是年晚禾颗粒无收,迨雍正三年县主徐详请修砌,又沐处总镇王,委城守蔡监督,广福寺僧廷修捐赀银十两帮助成功。”[45]

清雍正七年(1729年)修缮工程。主修为知县王钧。事见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至(雍正)六年又被水冲石堤,七年间郡侯曹、县主王详请重修,时宫保大人李,委候补员陈、李二人督修。”[46]

清乾隆三年(1738年)修缮工程。见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至乾隆三年又被洪水冲决,县主黄,请修成功。”[47]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修缮工程。“知县冷模核废寺田、变价修。”[48]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记载:“乾隆八年又被水冲石堤,上源堰长魏祚高、公正魏祚岐、魏祚森等具呈温处道吴,县令冷详请修砌,所用民夫每名三分工雇。”[49]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梁卿材拨普信、寿仁两寺田租、解库府备岁修”[50]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修缮工程。“知县胡加栗令按亩输钱,益以库存余银兴修。”[51]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府涂以辀重修,工程始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冬,至嘉庆十九年(1814年)春修成。并订新规4条。据嘉庆十九年张慧撰《重修通济堰记》:“嘉庆庚申(五年)夏,栝大水,决堤防,圳亦崩坏,距今十五年矣,守斯土者屡欲修复,趣逡巡中止,盖郡虽瘠,所辖独十邑,山民犷悍好斗狠,案牍之烦,乃甲于诸郡。弱者视簿书如束笋,日不暇给;健者又以治狱名遄移,剧郡且程,功甚钜,非信,而后劳积月累岁,难以观厥成也。郡伯新城涂君、以侍御来守斯土,下车之始,适遘偏灾,君备举荒政,周恤抚字之老弱、无转徙民,饫其德,守郡三年,百庆具举。圳之修也,去秋(嘉庆十八年,1813年)实倡其议,与邑令及绅民往复筹度,请於大府,自冬祖春,鸠工庀材,爰集厥事。”[52]

清道光四年(1824年)知府雷学海重修。[53]

清道光八年(1828年)知县黎应南修渠岸百六十余丈。据知丽水县事黎应南自撰《重修通济堰记》:“连年朱村亭边堤岸日见颓陁,设溪水勃发,溃决隄防,则斗门既为沙砾壅塞,而田间积水转向大溪外泄,一泻无余,为患孔迫。戊子(清道光八年)孟夏郡伯定远李公恻然念之,命余往勘,余知事不可缓,而帑金莫筹,邑人叶君惟乔,端士也,有与人为善之志,余乃属其倡始,偕是乡父老共图是役,贰尹龚君振麟复亲身督率,众皆乐输,鸠工仲秋既望,阅四月而厥功乃藏。统计广袤一百六十余丈。”[54]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知浙江处州府事恒奎重修。据恒奎撰《重修通济堰记》“去年夏秋之交,洪水暴涨,堰身被冲,叶穴、函、桥、概多淤塞,九月间,余卸护温处道事,回栝,即据三源绅董呈请兴修,并以需费甚钜、租息无多,力任捐缘劝助之事,遂於本年三月兴工,於六月毕工。”[55]

清同治四年(1865年)知府清安倡捐修缮并制订了《重修通济堰工程条例》、新订堰规10条。据清安撰《重修通济堰记》:“咸丰八年以来,叠遭匪扰(太平天国战争),农功屡轧辄,岁久不修,淤塞倾圮,半失故道。然而欲复旧规,工甚钜,费甚艰,未易议也。余以兵燹后民尤艰于食,苟利于民,敢畏难。遂诣履勘、相度其形势,审察夫利弊,召邑绅而与之谋,各绅俱欣然乐从,乃查岁修堰租,得钱三百余缗,益以上、中、下三源受水田亩分等摊捐,又计得钱一千二百余缗,刻日鸠工,分饬邑绅叶文涛等襄其事,令丽水县丞金振声督之,始于四年夏,迄于五年春,凡所规画,悉仍其旧,与东堰先后告成。夏秋之交,亢阳垂两月,田多苦旱,而东西两乡咸获有秋。”[56]

清光绪二年(1876年)修缮工程。这年筹款重修陡门、叶穴等处,并疏浚渠道,主修为知府潘绍诒。“光绪二年陡门损坏,知府潘绍诒筹款重修。叶穴碎石子易于冲刷,更用石板,以期稳固经久。”[57]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缮工程。因光绪二十六年、光绪三十年大水,石坝被冲决,陡门渠道被沙石淤塞,西乡平原连年无收。光绪三十二年冬开始全面修筑、疏浚,至三十三年春完成,共用民伕3万余工。主修为知府萧文昭。“光绪三十二年知府萧文昭、知县黄融恩先后勘明,委县丞朱秉庆督董大修。其经费出于堰租,不足则益以亩捐。”[58]

民国元年(1912年)修缮工程。是年“七月大水,石坝中段被冲,堰口淤塞,溪水不能归渠,三源士民众请拨工赈,并派亩捐修复。又于堰头上对岸山脚用石磡一水障”[59]

民国27年(1938年)修缮工程。因年久失修,渠道淤塞,堰水断流。一遇大旱,灾象立成。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冬进行修疏,并改善渠道坡度,修筑全渠概闸。共用款2.7万元。主修为建设所长任廷,协修为专员杜伟,监修为县长朱章宝,督修为省农改所。

民国36年(1947年)修缮工程。因战事连绵,遍地烽火,通济堰又长期失修,渠道淤塞,进水量减少。民国35年(公元1946年)冬开始疏浚渠道,主修筑坝闸等工程,至民国36年(公元1947年)春完成。主修为专员徐志道,协修为县长候轩明,督修为县建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