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宋开庆年间,“塞双河闸”,并重修双河堰,元大德年间“义士童金重修”[482]。[483]当时与双河堰同时建造的还有双河塘,也称漾塘,长六百余丈。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双河塘,鸣鹤乡与余姚之上林乡同一河,上林之水泛滥,则流入鸣鹤,每年苦涝。乾道元年里人曹闶捐钱二千缗倡率,乡豪益以二千缗,创建双河界塘六百余丈。自是截断西流,鸣鹤之田遂为膏腴。”[484]可见兴建双河堰、双河塘,其主要作用是阻截洪水,也利于两境的舟楫往来。
在慈溪县西北七十里鸣鹤乡,与余姚县上林乡接境。原有水闸,宋乾道九年,“里民于闸之左右,置堰以便舟楫”[481]。南宋开庆年间,“塞双河闸”,并重修双河堰,元大德年间“义士童金重修”[482]。《开庆四明续志》:“双河旧有碶匣,在慈溪之鸣鹤,与越之余姚上林乡接境。上林居西而地势高,鸣鹤居东而地势下,久雨,上林之水东注,邻壤为壑,置闸以限之。然舟行,则闸启,而水之患如故。近岁,乡人曹氏于闸之左为双河,堰以便车船,意亦善矣。而舍堰而趋闸者则不可遏也,乡人病之。开庆元年五月,请于郡大使丞相(指吴潜),委制干赵若□莅其事。俾塞双河闸为实地,给钱一千贯。于双河堰之傍立屋,两间四挟,择巨木为车柱,埋石备缆,悉如诸大堰之制。已塞闸基之上,则为屋三间,以处堰丁。曹进士且措置,拨租余五十石,以供打造索缆之费焉。规模一定,自此永无浸冒之祸矣。”[483]
当时与双河堰同时建造的还有双河塘,也称漾塘,长六百余丈。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双河塘,鸣鹤乡与余姚之上林乡同一河,上林之水泛滥,则流入鸣鹤,每年苦涝。乾道元年里人曹闶捐钱二千缗倡率,乡豪益以二千缗,创建双河界塘六百余丈。自是截断西流,鸣鹤之田遂为膏腴。”[484]可见兴建双河堰、双河塘,其主要作用是阻截洪水,也利于两境的舟楫往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