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秘绿苗堰与好溪堰之美

探秘绿苗堰与好溪堰之美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丽水县志》称为绿苗渠、好溪渠,绿苗渠“分上下,上渠自水东历后村、卢步、前山等处如好溪,溉田二顷;下渠自水东经卢步、山后入大溪,溉田二顷余”。官塘堰溉田有九澳:东山澳、西山澳、中澳、朱家澳、亭子澳、丁路澳、袁都宅澳、真堰澳、板澳。元和元年县令权达以方山泉为豪家所堰,斥去塘中田,决其堰,民赖之。

探秘绿苗堰与好溪堰之美

俱在丽水县(今莲都区)东十五里,唐郡守段成式兴建[333]同治《丽水县志》称为绿苗渠、好溪渠,绿苗渠“分上下,上渠自水东历后村、卢步、前山等处如好溪,溉田二顷;下渠自水东经卢步、山后入大溪,溉田二顷余”。好溪渠“在县东二十里灵鹫山下,垒石为堰,障缙云溪水入渠,西流至浪荡口风水坝,析为东北二渠,灌田六十余顷。创于唐刺史段成式,后莫考其兴废。嘉靖元年山水坏堰,渠噎”,嘉靖十五年县令孙存修复。清顺治、嘉庆年间在修。[334]

这时期修建的水利设施还有:

花屿湖:在慈溪县东南十里,原有小塘潴水,唐贞元十年刺史任侗劝民修筑,形成广阔湖面,“计十七顷四十余亩,溉田六千余亩”。湖中有小屿,修筑堤塘以通往来,湖面遂分为东、西两湖。湖中“多鱼及莼菱,民资以为利”。南宋嘉祐年间,主簿成立修筑,增置堤坝、碶碶。[335]

杜白二湖:在慈溪县西北六十里,由杜湖、白洋湖两湖组成。杜湖湖面广三千七百余亩,“鸣鹤一乡之田仰灌溉焉”,原来就有湖陂,唐贞元年间,刺史任侗据之加以拓展、修浚。南宋庆元初年,主簿周常又作修缮,“开筑湖岸,修治碶闸,沾利尤溥”[336]。白洋湖湖面广一千七百亩,唐景龙中余姚县令张辟强修筑[337]。明万历年间知县顾言再作修缮,“开杜白二湖,以兴民利”[338]

小江湖:在鄞县西南三十五里,唐开元中县令王元暐兴建。溉田八百顷。[339]

仲夏堰:在鄮县西南十里,溉田数千顷,太和六年刺史于季友筑。[340]

慈湖:在慈溪县东北一里,旧名普济湖,湖面广一百五十亩。唐开元间县令房管开凿之,以溉民田。[341]

越王山堰:在绍兴府北三十里。唐贞元二年观察使皇甫政修筑,“凿山,以蓄泄水利”[342]。又称玉山斗门。《嘉泰会稽志》载,“玉山,在县北三十三里,旧经云:唐贞元元年,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凿此山,为斗门八间,泄水入江”,并说明“按《唐书地志》,山阴县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皇甫政凿山,以畜泄水利,与旧经相合,即此”。[343]雍正《浙江通志》:“(玉山陡门闸)在府城东北三十三里,唐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建。明弘治间郡守曾□重修”[344]。清康熙六十一年知府俞卿重建。

朱储斗门:在山阴县(今绍兴越城区)东北二十里,唐贞元初,观察使皇甫政凿玉山、朱储为二斗门,以蓄水。后筑塘,湮废。景德三年,知山阴县大理丞段裴改造。嘉祐三年,知县李茂先、县尉翁仲通“更以石,治斗门八间,覆以行阁”。“阁之中为亭,以即塘北之水。东西距江一百一十五里,溉田二千一百一十九顷。凡所及者一十五乡。”[345]

新泾斗门:在山阴县西北四十六里,唐太和七年,浙东观察使陆亘始置。[346]

曹娥堰:在会稽县东南七十二里,原有曹娥埭,“唐光启二年钱镠破韩公汶于曹娥埭,与朱褒战,进屯丰山。后埭遂为堰”[347]。南宋时,县令曾亮再作修缮,增置斗门。[348]

北湖:在余杭县北五里,唐宝历年间县令归珧开筑。塘高一丈,上广一丈五尺,下广二丈。溉田四千余顷。[349]

官塘堰:在新城县(今桐庐新登)北五里城郭乡,唐永淳元年兴建[350]。官塘堰溉田有九澳:东山澳、西山澳、中澳、朱家澳、亭子澳、丁路澳、袁都宅澳、真堰澳、板澳。宋庆元间县令刘景修重浚。

古泾:在海盐县西境,有三百一所,唐长庆年间县令李谔新建,以御水旱,也可“通小舟”[351]

蒲帆塘:在乌程县(今吴兴区)北二里,唐刺史杨汉公兴建。

菱湖:在归安县东南四十二里,又名陵波塘。唐宝历年间刺史崔元亮兴建。[352]。因种植菱角而名,“其地宜菱,故名”。[353]元代时,湖州路达噜噶齐赵金有《过菱湖诗》,记述当时菱湖的情况,可以参考:“去去余不路,遨游一问津。村孤船作市,地绝水为邻。菱藕官租足,鱼虾野馔新。众山遥映带,相对碧嶙峋。”[354]

吴兴塘:在县东二十三里,太守沈嘉攸之所建,灌田二千余顷。[355]雍正《浙江通志》说:“横塘,在(湖州)府治南一里,在城者谓之横塘,城外谓之荻塘。”也称吴兴塘,“一名吴兴塘,太守沈嘉之所建,灌田二千余顷。《吴兴掌故》:唐开元中乌程令严谋达重开荻塘”[356]

连云塘、洪城塘、保稼塘:连云塘在归安东南七十五里,即琏市塘。又有洪城、保稼二塘,俱唐刺史崔元亮筑。[357]

长兴西湖:在长兴县西南十五里,最初建于春秋吴王阖闾时期。进入唐代,曾经多次兴修,“复建”。唐贞元十三年刺史于頔复建。塘高一丈五尺,周七十里。溉田三千顷,“人赖其利。旧有水门二十四,引方山泉注之”。元和元年县令权达以方山泉为豪家所堰,斥去塘中田,决其堰,民赖之。咸通元年潘虔为县令,重修方山泉,以兴水利。[358]

石鼓堰:在安吉州北十七里,唐圣历元年县令钳耳知命所兴建。《吴兴备志》:“石鼓堰长一十四里,阔五十步。在县北一十七里。其源出天目山,可溉田百顷,唐圣历元年县令钳耳知命所造。”[359](www.xing528.com)

连云塘、洪城塘、保稼塘:连云塘在归安东南七十五里,即琏市塘。又有洪城、保稼二塘,俱唐刺史崔元亮筑。[360]

鸡鸣湖:在慈溪县金川乡,又名仙鸡湖,唐刺史仁侗修筑。《宝庆明志》记载“今废为田”,说明早在南宋时此湖已废,成为田畴。[361]

云湖:在慈溪县金川乡,唐刺史仁侗修筑[362]。《宝庆四明志》“今废为田”,可见南宋时此湖被占为田畴。[363]

赵河:在奉化县北二十五里,唐元和十二年县令赵察开,灌溉长寿乡民田凡八百余顷,“邑人德之,因以名河”[364]光绪《奉化县志》说:“自常浦至王重两堰,皆赵河也”[365],其下游“流至江口,入剡溪”[366]

白杜河:在奉化县东二十五里,唐元和间县令赵察兴建,灌溉民田四百余顷。[367]

土墚堰:在奉化县东八里,唐天祐三年奉化县开国子郑准所筑。[368]堰左有祠。[369]

铜山碶:在奉化县北二十四都,唐乾宁年间建。[370]光绪《奉化县志》说:“县东北三十四里,唐乾宁中建碶二。前碶在铜山南,后碶在铜山北,灌田数千亩。明嘉靖间里人李恕等因旧址更筑。”[371]

新河:在绍兴府城西北二里,唐元和十年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孟简修浚。[372]新唐书·地理志》载,山阴县“五里有新河,西北十里有运道塘,皆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开”。[373]

中塘:中塘即运道塘,自府城迎恩门起通达萧山县,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开浚。《新唐书·地理志》载,山阴县“西北十里有运道塘,……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开”。[374]此后历代多有修缮。南宋嘉定十四年,郡守汪纲又增筑。明弘治年间,知县李良重修,“甃以石”。万历年间,主事孙如法捐资修筑十余里,“亦甃以石”。清康熙间邑库生余国瑞同僧人集忠“捐资倡修,远近乐翰万余金,阅八年而功成”[375]

界塘:在山阴县西四十七里,唐垂拱二年始筑,“为堤五十里,阔九尺”。因为此处位于与萧山县分界处,“故曰界塘”。[376]

双河闸、洋浦闸:俱在余姚上林乡二都漾塘,南曰双河,北曰洋浦。唐景龙元年创建。宋乾道、庆元间皆曾修治,明永乐初复为石闸。清初时被废。[377]

都督堰:在东阳县乘骢乡,又名社陂堰。堰长七百余丈,灌溉田亩百余顷。由唐代容州刺史厉丈才所创建。因为厉丈才曾任都督,乡民感恩其兴建堰堤,故“以其官名堰”。后被冲毁,堰渠堵塞不通。元至元二年,县尹张希颜修复之。明代时,县令缪樗再修。清顺治年间,邑庠生汤鼎会同厉柏堂等“开浚,复通”。[378]

录事塘、下泥塘、郑家坞塘、外塘、赤草塘、岭下塘、下清塘、新塘、西公塘、霹雳塘、上塘、上三塘、三柄塘、万家塘、神塘(又名胜塘):俱在西安县(今衢县)西临江乡,唐开元五年,因风雷摧山,溪流堰塞,汇成湖塘,可以灌溉附近农田二百顷。[379]

建德西湖:在建德县西南和义门外,“广袤五百四十二仗,中有宝华洲”。唐咸通中刺史侯温兴建,宋靖康元年知州凌唐佐向朝廷申请充作放生池。南宋景定年间,知州钱可则重修湖堤。[380]《严州续志》记载,“西湖:在城南,祝圣放生在焉。景定二年秋七月暴雨,仁安山洪流迸出,决湖趋江,湖涸遂芜。今侯钱可则亟以冬隙堤之。明年正月,祝尧之日,放生于湖,如常年,碧波溶溶,鳞介咸遂,邦人乐其有爱君之心焉”[381]。明嘉靖间分守参政张子弘、知府张任重修,万历间知府陈文焕累石成堤,榜曰来贤湖。[382]

寿昌西湖:在寿昌县西一里,湖面广二百四十步。唐景福二年县令戴筠兴建,引其水以灌东郭之田。[383]

石紫河埭:即西河埭,在瑞安城西半里。雍正《浙江通志》:“初建邑即有此墚。”瑞安建于唐武德年间,说明此墚或为唐代所建,“为永嘉、瑞安水利之要,一失其防,水尽入江”。宋乾道二年水灾后增筑。[384]

马仪堰、新墅堰:在遂安县西南十里,“旧传吴越时邑人王尚书邬率师过故里,役卒浚马仪余流,曰新墅”,灌溉民田一千八十亩。[385]马仪堰、新墅堰“日本二堰,知县梁居善合为一”[386]

据粗略统计,这时期新建的水利工程中,属于隋代的有一项,唐代四十六项,五代吴越的有二项。显然,吴越在两浙经营多年,而其兴建的水利设施如此之少,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记载缺乏,还是因循唐代以来的设施而缺乏新的开发?欲解释尚需收集更多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