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水利工程中还有著名的海塘工程。由于钱塘江入海处特殊的喇叭口形状,使得钱塘江潮水来势特别凶猛,对沿岸地区的农田也构成明显的威胁,往往造成岸线崩塌、土地流失。有时候几十里地方、整个乡镇都被潮水淹没、冲走。[116]故浙江两岸是最早开始兴建捍海塘的地方。刘道真《钱唐记》载:“防海塘,去邑一里,郡议曹华信家富,立此塘,以防海水”[117];据《元和郡县志》:“华信,汉时为郡议曹”[118],可见,位于钱塘县东侧的海塘最早建于汉代。《钱唐记》并记录了当时修建海塘的过程:
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119]
但也有前人根据秦时即有“钱唐”之名而判断可能早在秦代时即已有建筑海塘的历史:
按:《史记》秦始皇过丹阳至钱唐,则秦时巳有之,非始于华信明矣。自汉巳来,江潮为患,筑塘捍之,今云筑塘以备钱湖之水事,无稽证考之。《释文》云:唐,途也;钱,古籛姓;岂秦汉间有姓籛者居江干,或筑塘以捍海,遂以起名,如富阳孙洲之类是也。[120]
由此看来,早期沿江干而居者“筑塘以捍海”,或在秦时已经存在,并因此而名之曰“钱唐”,也是有可能的。但从两浙范围来看,比较系统、较具规模的海塘建设还是要从唐代开始。《新唐书·地理志》说,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121];又说;会稽“东北四十里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阴百余里,以畜水溉田。开元十年(县)令李俊之增修,大历十年(浙东)观察使皇甫温、太和六年(县)令李左次又增修之”[122]。唐代时会稽的地位较钱唐为重要,但在海塘的修筑方面,两地不分上下,盐官“堤长百二十四里”,会稽的“自上虞江抵山阴百余里”规模相当。但会稽海塘兼有“畜水溉田”的功用。盐官、会稽一带地势低平,海潮容易涌入,对当地农田损害尤甚,故两地的海塘工程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史料显示当时的海塘修建还主要集中在会稽、盐官一带。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也还没有对钱唐境内的海塘作大规模修建。由于海塘修建工程量较大,且海潮一日二次冲击,确实有一定难度,“人力未及施也”,于是当时白居易曾经写文告祷于江神,以祈求神灵祐祜[123],并没有在杭州一带兴建海塘。但潮水的冲击,还是对杭州府城有很多破坏:“唐大历八年,大风潮溢,垫溺无算。咸通二年,潮水复冲击,奔逸入城。刺史崔彦曾乃开外沙、中沙、里沙三沙河以决之,曰沙河塘……光化三年,浙江又溢,坏民居。”[124]
到了五代吴越时期,由于钱氏在杭州立足,对城市的拓展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又因为州治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于是海塘的兴建就开始变得分外迫切,大规模的海塘建设也由此展开:“梁开平四年八月,钱武肃王始筑捍江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于胥山祠,仍为诗一章,函钥置海门山,既而潮水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络,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凡今之平陆,皆昔时江也。”[125]武肃王钱镠采取的“造竹络,积巨石,植以大木”,即以竹笼填石、榥柱固塘的做法,可能是当时比较盛行的堤坝建筑技术,在条石堤塘普遍流行之前,各地都普遍采用这种堤塘建筑形式[126]。虽然堰坝中早在唐代已经采用条石砌筑(如宁波它山堰),但海塘中采用可能要迟至明代,“至明始易以石”[127]。
两宋时期,海塘修筑愈加频繁。“宋大中祥符五年,潮抵郡城,发运使李溥请立木积石以捍之,不就。乃用戚纶议,实薪土以捍潮波,七年功成,环亘可七里。天圣四年,方谨请修江岸二斗门。景祐四年,转运使张夏置捍江兵,采石修塘,立为石堤十二里,塘始无患。庆历六年,漕臣杜杞复筑钱塘堤,起官浦,至沙泾,以捍风涛。又俞献卿知杭州,凿西岩作堤,长六十里。皇祐中,漕臣田瑜叠石数万,为龙山堤。政和六年,兵部尚书张阁言:臣昨守杭州,闻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后,潮汐浸淫,比年水势稍改,自海门过赭山,即回薄岩门、白石一带北岸,坏民田及盐亭监地。东西三十余里,南北二十余里。江东距仁和监,止及三里。北趣赤岸蘪口二十里。运河正出临平下塘,西入苏秀。若失障御,恐他日数十里膏腴平陆,皆溃于江。下塘田庐,莫能自保。运河中绝,有害漕运。诏亟修筑。七年,知杭州李偃言:汤村岩门、白石等处,并钱塘江通大海,日夜两潮,渐致侵啮。乞依六和寺岸,用石砌叠,从之。”南宋时建都临安,防海潮变得分外迫切。“绍兴末,以石岸倾毁,诏有司修治。乾道九年,复修筑庙子湾一带石岩。自是屡命有司修戢。淳熙元年,江堤再决。嘉熙二年复决。守臣赵与权乃于近江处所,先筑土塘,于内更筑石塘,水复其故。嘉定十年,江潮大溢,复修治之。”明清两代,天下贡赋由江南出,海塘的修建也格外受到朝廷的重视,“洪武十年,江水大溢,特命兴筑。永乐元年及五年、九年,皆经修治。十八年,更修完固。成化八年,沿江堤岸,倾圮特甚,乃命工部侍郎李禹相度经理。堤岸一新,百年以来,始无大患。万历三年,六和堤岸决,复修治之”。[128]
这时期兴筑的水利设施有:
荆塘:在长兴县南九十里,荆王刘贾筑。(www.xing528.com)
孙塘:在长兴县西南八十五里,孙皓为乌程侯时筑。[129]
南陵:在绍兴。“通江南陵,摇越所凿,以伐上舍君。去山阴县五十里。”[130]
古渠:在淳安县南,引西山泉水,“横贯市中”[131]。创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引郭西水渠而东流绕郭,若鞶带,广寻有二。唐仍其旧,迄宋熙宁、淳熙间,递浚如故”[132]。
黄浦:一名黄蘖涧,在乌程县(今湖州吴兴区)西南二十八里,“后汉司隶校尉黄向于此筑陂溉田”。
青塘:在乌程县(今湖州吴兴区)北三里迎禧门外,吴景帝令发民丁三千人开。“梁太守柳恽重浚,易名柳塘,又名法华塘。”[133]
查湖:在余杭县北三十五里[134],又称查湖塘,为东汉摇泰所封之湖,灌溉农田。《咸淳临安志》记载,查湖塘“高一丈,广二丈。在县北三十五里,其源出诸山,即后汉南阳太守摇泰所封之湖,溉田甚广。湖侧亭址尚存”[135]。
总体而言,秦汉时期的两浙地区,与当时的黄河流域相比,还是处于欠开发状态,水利建设还不太普及。可能由于人口集中度不高,使得水利设施的分布也不太均衡,从史书记载中的水利项目分布来看,位于钱塘江以北的区域,水利建设活动相对集中;原越国的核心区块也仍旧是水利建设的重心所在;其他地区则少有较大的水利活动,其中,位于金衢地区的白砂三十六堰是比较重要的早期水利项目。其他区块水利记载比较缺乏,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历史文献的疏缺有一定关系,但也基本反映了当时两浙范围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这时期的水利项目,以湖塘类居多,如会稽镜湖,余杭南湖、查湖、临平湖等,塘则有长兴荆塘、孙塘,吴兴青塘,会稽南陵等,湖陂主要作储水用,干旱时用作灌溉;堤塘主要起阻水作用,也有储水的延伸作用。除了湖塘以外,这时期还出现了堰、渠等水利形式,堰堤的作用主要是拦水、引水,《释文韵略》说:“偃,猪也”[136],堰是指堰堤,猪即瀦,指的是储水的“水塘”;堰水而引为储水,是这时期两浙地区新出现的水利工程形式。与被动式储水的湖陂类水利形式不同,堰渠类水利属于主动性的引水工程,其在水利建设的观念上也有明显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