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塘:一个古老而精细的黄土堤坝

吴塘:一个古老而精细的黄土堤坝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堤坝由黄土夯筑而成,“土质均匀、密实,层次分明。塘基土层为海涂粉砂土;塘基以上至层高8米部分为褐黄色粉泥田土,与塘两侧田土类别相同;顶层为黄泥土,与塘附近的山丘土壤同类”,“证实该塘是在咸潮常薄之地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先挖取附近田土,继而挑运近塘山泥而筑成”[54]。

吴塘:一个古老而精细的黄土堤坝

原名辟首塘,是越国时期重要的水利工程,建于越国灭吴后不久,因为是利用吴国战俘作为建造工程的主要劳动力,故后来称为吴塘。《越绝书》:“勾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塘。”[50]

吴塘的位置,根据后人判断,位于山阴城的西面,乾隆绍兴府志》记载“吴塘,在城西三十五里”[51];当地学者考证认为,绍兴城西北18公里的湖塘乡古城村,即是原来“吴塘”的堤坝所在。当地有一处“古城塘”,“紧贴古城村南端,位于稽北丘陵、古城溪下游的山麓冲积扇地带”,而从堤坝捡拾的印纹陶片来看,也属于春秋时期。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吴塘的名称仍旧保留了下来——“湖塘乡”[52]

吴塘的堤坝遗址“全长650米,东接来年山,西连马车坞山,呈梯形断面,残底均宽13.5米,塘均高13.3米”,按照《越绝书》,吴塘长约“东西千步”,当时的一步相当于“六尺四寸”,换算成米制,约相当于1.47米[53],千步应有1470米,两者差距较大,可能现存堤坝遗址并非原来的长度。堤坝由黄土夯筑而成,“土质均匀、密实,层次分明。塘基土层为海涂粉砂土;塘基以上至层高8米部分为褐黄色粉泥田土,与塘两侧田土类别相同;顶层(8—13.5米)为黄泥土,与塘附近的山丘土壤同类”,“证实该塘是在咸潮常薄之地的基础上,利用人力先挖取附近田土,继而挑运近塘山泥而筑成”[54]。(www.xing528.com)

实际上,吴塘所处的位置,与后期西陵运河的走向有所重叠,因此,我们判断其可能是“山阴故水道”的西侧延伸段,也是后期与陵水道跨江对接的重要水道。据《越绝书》,山阴故水道在会稽郡的东侧。但吴地通往越地渡江口,早期在盐官(百尺渎南端),秦代时在钱唐(陵水道南翼),渡江以后,势必有与之连通的运河,因此,山阴故水道在当时很可能有往西方向的通道。吴塘的位置恰好与之对接,由此看来,现在湖塘乡的堤塘遗址很可能是原来“吴塘”的一部分,其位于会稽城西侧,与后期的西陵运河大致重叠,推测可能是“山阴故水道”西段的组成部分,其西北连通钱塘江而与钱唐或盐官对接,但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加以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