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堤防建筑在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性

堤防建筑在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渚文化时期除了有大型的城壕出现,据称在良渚古城的外围还发现了许多大型的堤防、水坝等设施。而南方湿润多雨,土筑的堤防极易发生坍塌,故堤防的宽度会有所增加,按照良渚发现的许多堤坝来看,其多用黏性较大的河泥夹杂茅草层层堆筑,故堤防的宽度也会相对大一些,“复原其堆筑高度可能近20米,宽度上百米”[35],这虽然是一种判断,但增加堤防的宽度以增强其稳定性,是良渚时期土筑堤防普遍采用的做法。

堤防建筑在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性

良渚文化时期除了有大型的城壕出现,据称在良渚古城的外围还发现了许多大型的堤防、水坝等设施。《中国水利史稿》说:“最早的防洪工程,大约总是修筑一些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以及附近的耕地保护起来,用土挡住洪水的漫延。”[29]2009年在良渚西北部约8公里的彭公岗公岭,又发现了大型人工土坝堆筑遗迹。该土坝的所处位置与前者非常相像,“此处遗迹系在两山间的沟谷位置,是人工堆筑坝体。坝体规模极为宏大,复原其堆筑高度可能近20米,宽度上百米”。在遗址现场还发现有许多良渚时期的陶片等,初步推测这处遗迹可能属良渚时期。经过对岗公岭的3个草叶样本的C14测定,距今约4900—4800年,此测定由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做出,由此证实了该处遗迹基本属于良渚外围众多水利设施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岗公岭坝体的南面鲤鱼山也存在着一个明显具有人工痕迹的大型坝体。通过对这处地点进行的现场钻探调查,证实了这个300米长的坝体也同样是人工堆筑的,也是良渚外围众多水利设施的一部分。同时,考古调查发现,在周边山谷内还发现了秋坞、老虎岭、狮子山等几处类似坝体遗址。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良渚塘山遗址,长6.5公里,曾进行多次发掘,一般认为是良渚遗址群外围的挡水坝。通过对岗公岭、鲤鱼山和狮子山坝体的发现,“证实塘山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防洪水利系统,塘山只是这个系统内最长的坝体”。据分析,良渚核心聚落区外围的这些水坝系统,能够起到拦阻暴雨洪水的作用,根据集水区面积计算,现存的坝高可抵御约960毫米的降水量,而本地区最高降水量约在1000毫米。因此,“该水坝系统足以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保护遗址群的安全”。由此也展示出可能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时期,在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域,已经出现了规划缜密、涉及范围较广的大型水利堤防设施。“如果今后的工作可以证实这些水坝与塘山和岗公岭年代一致,则将改写中国水利史。”[30]

实际上在差不多相同时期或稍晚,中原地区就有相关的历史记载,说明这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较大型的水利堤防设施:“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31]管子》也记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32]两处记载都讲到了当时面对洪水,筑堤防、行水利的事实。其中,中原地区早期治理水利最有名的当数大禹治水了,陆贾《新语》记载:

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33]

大约在文明初开、国家初定之时,围绕王城所在的区域所进行的大规模的水利规划是这时期的特点,或筑堤以阻水,或疏渎以引水,是这时期治理水害的主要措施手段。《周礼·冬官·考工记》记录了早期堤防营造的技术要领:

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www.xing528.com)

水势自高而下。为沟,必顺其势,不可逆也。沟之善者,水行如潄,则易去也;防以障水,其善者,则水虽淫溢,亦不动也。

凡为防,广与崇方;其杀,参分去一。

大防,外杀。[34]

早期的堤防多为土筑,在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之下,堤防的截面高宽比一般为1∶1,即“广与崇方”;但大型的堤防或者增加上部的收分,即“大防外杀”,或者增加堤防的宽度,以增强其稳定性。而南方湿润多雨,土筑的堤防极易发生坍塌,故堤防的宽度会有所增加,按照良渚发现的许多堤坝来看,其多用黏性较大的河泥夹杂茅草层层堆筑,故堤防的宽度也会相对大一些,“复原其堆筑高度可能近20米,宽度上百米”[35],这虽然是一种判断,但增加堤防的宽度以增强其稳定性,是良渚时期土筑堤防普遍采用的做法。“防以障水,其善者,则水虽淫溢,亦不动也”[36],良渚时期的工匠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当时来讲比较先进的堤防建筑技术,使得所筑堤防历经数千年而“不动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