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磁性:自发磁矩的物质性质及其磁化过程和磁致伸缩效应

铁磁性:自发磁矩的物质性质及其磁化过程和磁致伸缩效应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一种物质具有自发磁矩,即在无外加磁场情况下,仍具有磁矩,则物质这种性质称为铁磁性。自发磁化关系发生在微小区域内这些区域称为磁畴。图2-14 单晶铁磁性物质磁化过程示意图在高温下,铁磁性物质的热运动对磁畴磁矩有规则排列有破坏作用。此外,铁磁性物质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在磁化的方向会发生伸长或缩短,称为磁致伸缩效应。

铁磁性:自发磁矩的物质性质及其磁化过程和磁致伸缩效应

如果一种物质具有自发磁矩,即在无外加磁场情况下,仍具有磁矩,则物质这种性质称为铁磁性。除了金属铁、钴、镍外,还有一系列合金和非金属化合物也是铁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的基本磁矩为电子的自旋磁矩,轨道磁矩很小,基本无贡献。按照量子力学理论,电子的自旋磁矩沿平行方向排列时能量很低,所以即使没有外磁场,铁磁性物质中相邻原子间存在非常强的交换耦合作用,这个相互作用促使相邻原子间的磁矩平行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区域。自发磁化关系发生在微小区域内这些区域称为磁畴。在没有外磁场作用时,在每一个磁畴中,原子的分子磁矩均取向于同一方位,但对于不同的磁畴,磁畴磁矩取向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整个物体,任何宏观的区域的平均磁矩为0,物体不显磁性。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畴取向与外磁场同方向排列时,磁能将低于磁矩与外磁场反方向排列时的磁能,结果自发磁化磁矩和外磁场形成小角度的磁畴处于有利地位,这部分磁畴的体积逐渐扩大,而自发磁化磁矩与外磁场形成较大角度的磁畴,体积逐渐缩小,随外磁场的不断增强,取向与外磁场成较大角度的磁畴将消失。尚存的磁畴将向外磁场的方向旋转,以后再增加磁场,使所有的磁畴沿外磁场的方向整齐排列,这时磁化达到饱和,如图2-14所示。

978-7-111-37877-8-Chapter03-57.jpg

图2-14 单晶铁磁性物质磁化过程示意图

在高温下,铁磁性物质的热运动对磁畴磁矩有规则排列有破坏作用。如果当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c时磁畴将破坏,铁磁性物质就变成顺磁性物质了。

所以,铁磁性物质的磁性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磁化率逐渐减小,而且,存在一临界温度Tc,当TTc时,铁磁性消失,转变为顺磁性。Tc称为居里温度。当TTc,磁化率κ和温度有下列关系:

978-7-111-37877-8-Chapter03-58.jpg

铁磁性物质的Tc很高。例如钴:Tc=1100℃,铁:Tc=767℃。

铁磁性物质磁化与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有很大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①很易磁化,不是很强的磁场下,就可以磁化达到饱和,并且得到的磁化强度也很大。

②磁化强度和外磁场不呈线性关系,磁化率κ不是常数,而且很大。(www.xing528.com)

③磁滞损耗,当反复磁化时,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关系是一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从图2-15中磁滞回线可以看出,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这种现象也称磁滞。

对于铁磁性物质,在磁化开始时,磁感应强度B值,随磁场强度H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H达到一定的强度HSB值不再随H的增加而增加,这时磁化达到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饱和值用Bs表示。如果在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使H减小这时B值也要减小,但不是沿原来的曲线下降,而是沿另一曲线下降,对应的B值比原来大。说明铁磁性物质磁化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当H=0时,磁感应强度并不等于0,而是保持一定的大小Br,这就是铁磁性物质的剩磁现象。要使B继续减少,必须加一个反向磁场,H值达到Hc时,B才等于0。这时的Hc称为矫顽力,矫顽力的大小反映铁磁性物质材料保存剩磁状态的能力,如果再增加反方向的磁场又可达到反向的磁饱和状态。以后再逐渐减少,反向磁场强度至e点(H=0)。这时再引入正向磁场,形成闭合回线。

978-7-111-37877-8-Chapter03-59.jpg

图2-15 磁滞回线

当铁磁性物质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反复磁化时,由于磁畴反复翻转,引起材料内部摩擦发热,要消耗能量。这种反复磁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叫磁滞损耗。理论和实践证明,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磁滞损耗越大。单位体积的磁滞损耗可利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W=k1Bm1.6f

式中 k1——与材料本身有关的系数;

Bm——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T);

f——磁场频率(Hz)。

此外,铁磁性物质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在磁化的方向会发生伸长或缩短,称为磁致伸缩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