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干扰机设计,首先确定被干扰的雷达对它的最大侦察距离,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取高了,接收机收到更多的信号,对分选识别处理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收发、隔离的难度,因此,多数干扰机的侦察接收机灵敏度不能取得太高,但也不能取得太低,太低了,不能接收到被干扰的雷达信号,同样,也不能对它进行干扰。
一般干扰机侦察接收机灵敏度的取值为被干扰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1.2倍,这个数值的取值就给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创造了可利用的机会。
根据雷达对抗方程
干扰机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为Pji,有
将(10.52)式代入(10.53)式,得
得
式中 Rmax——雷达最大探测距离;
PtGt——雷达辐射脉冲的等效功率;
λ ——工作波长;
Rj——干扰机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Pto——雷达实际工作灵敏度;
σ ——目标等效反射面积;
Gj(θ)——干扰机接收天线增益。
举例说明:若雷达发射机功率Pt为105 W,Gt为104,λ 为3 ×10-2m,Pto为10-13 W,σ 为50 m2,Rj≈Rmax。代入式(10.54),算得Rmax为220 km。
干扰机侦察接收机在最大距离上收到雷达信号的功率为
将参数代入式(10.55),算得Pji为1.7 ×10-6 W。
对干扰机侦察接收机灵敏度取值为- 60 dBW (- 90 dBm),根据式(10.55),推算出雷达距离、雷达回波信号功率Pti、雷达干扰机侦察接收机实际工作灵敏度Pji。算得数据见表10.15。
表10.15 Rti与Pti、Pji、Pxi、Kji的关系
从表10.15 可知,在这种情况下,雷达没有采用“信号隐藏”抗干扰,所以雷达从序1 到序5,都能干扰。而序6,对雷达干扰压制系数是雷达受干扰时需要的最小干信比,不同的雷达体制,所需的干信比不同,一般情况下,对常规脉冲雷达,需要Kjo为3 dB;脉冲压缩雷达,需要的干信比为10~15 dB;合成孔径雷达,需要的干信比为15~20 dB。因此,表10.15 中的序号6 能否有效干扰,由不同的雷达体制而定。
根据表10.15,可绘制出图10.36。
图10.36 雷达探测距离Rti与Pti、Pji、Pxi、Kji的关系曲线
在图10.36 中,干扰压制系数和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均能满足干扰机设计要求,所以雷达在220~6.8 km 范围内干扰均有效。
如果雷达采用“信号隐藏”抗干扰,它的雷达发射功率随着作用距离的减小,按与 成反比的比例降低,干扰机侦察接收机收到的雷达功率是与成反比的比例降低。如果接收机的灵敏度变化到一定距离后,侦察接收机收不到雷达信号,雷达就不受干扰了。在这种情况下,雷达采用“信号隐藏”方法抗干扰成功,数据见表10.16。
表10.16 Rti与Ptxi、Pti、Pji、Pjxi数据(Pxi雷达发射的功率)
根据表10.16,可绘制出图10.37。
图10.37 在“信号隐藏”条件下Rti与Pxi、Pji的关系曲线(www.xing528.com)
在“信号隐藏”条件下,虽然干扰压制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干扰机接收机灵敏度不够,无法测向和瞄频,因此干扰机也无法发挥作用,使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抓住了这个漏洞,抗干扰成功。
对付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
把干扰接收机的灵敏度提到-90 dBW,使接收机灵敏度随着距离变化而变化。
干扰侦察接收机提高工作灵敏度,降低干扰发射机功率,维持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参数不变。
干扰机侦察接收机收到自己干扰机发射信号的功率为Pjoi。
满足自发自收的条件是Pjoi<Pjo,即
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的参数与雷达距离变化的关系数据见表10.17。
表10.17 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的参数与雷达距离变化的关系数据
在表10.17 中,Rti为雷达距离变化,Ptxi为雷达发射功率的变化;Pti为雷达回波信号;Pji为干扰机接收机收到的雷达信号功率;Ptji为雷达收到的干扰功率;Kji为干信比变化量。
从表10.17 中可以看出,雷达回波没有变,仍然是-130 dBW (雷达的实际工作灵敏度),雷达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没有变,而干信比一直维持在72 dB,大于Kjo(干扰压制系数),干扰机的“收发隔离”系数没有变。接收机灵敏度改变的比例与干扰发射机的发射功率降低成正比,因此,干扰机一直能够对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雷达距离从220 km 一直变到6.8 km,范围内一直干扰有效,并且还扩大了干扰有效扇面和缩小了干扰暴露距离,只要干扰机的参数调整适当,是能够有效对抗“信号隐藏”抗干扰的。但是这种对抗方法也增加了干扰机调整的难度。同时,“雷达信号隐藏”抗干扰也增加了雷达调整的难度,这种对抗方法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实际实现时,有很大难度。
第二种方法:
就是改善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度,使干扰机比常规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度有较大的余量,应有24~30 dB 的余量。一般常规干扰机接收机的灵敏度取值为-60 dBW,干扰机“收发、隔离”度能正常工作。当接收机灵敏度提高到-84 dBW 时,也能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雷达距离降低为1/4,发射功率降低24 dB,干扰机接收机仍然能接收雷达信号,对它有效干扰,干扰机的“收发、隔离”仍然满足要求,还可以增加雷达的有效干扰扇面。在这种情况下,雷达的抗干扰效果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
第二类雷达“信号隐藏”的方式是对“圆锥扫描”雷达的圆锥扫描频率的“隐藏”。
早在20 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自动跟踪的火控雷达基本采用的是“圆锥扫描”雷达,这种炮瞄雷达是单信道。发射天线的波束半功率点与天线的光轴平行,且围绕着光轴转动,转动的频率称为锥扫频率,一般在20~80 Hz。发射的脉冲信号不是等幅的,而是受圆锥扫描频率所调制,其形状见图10.38。
图10.38 雷达辐射脉冲包络
(a)未受干扰的雷达脉冲包络;(b)干扰机回答的脉冲包络
干扰机收到雷达脉冲信号,每个脉冲都进行放大回答,同时把雷达信号的调制包络检波放大,倒相180°再调制干扰脉冲,使干扰脉冲信号包络倒相180°调制波形。对于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雷达接收机两者全收到,并检测出调制包络,两个相差180°,由于干扰信号比回波信号强,所以雷达伺服天线的转动由干扰信号控制,使雷达天线转向偏离目标方向,从而破坏了雷达对目标的跟踪。
雷达“隐藏”锥扫频率的方法,就是采用发射的脉冲信号脉冲是等幅的,使干扰机无法接收到调制信号,而雷达接收机进行内部调制,雷达伺服接收系统仍然可以收到调制的包络,使雷达跟踪目标,如图10.39 所示。
图10.39 对“隐藏”圆锥扫描雷达信号和干扰信号示意图
(a)雷达发射的等幅脉冲信号;(b)雷达内部调制的回波信号调制信号;(c)在ti时间干扰机对输出脉冲信号进行低频扫频搜索,在tx时间干扰低频调制已找到雷达的内部调制频率
在干扰机找到雷达内部调制低频时,就停在该低频频率,雷达仍然收到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并检出回波包络和干扰包络,由于干扰的包络相位和回波包络相位是随机变化的,因此雷达天线是随机摆动的,不能正常跟踪目标,在摆动幅度大时可能丢失目标。这样使“隐藏”式圆锥扫描雷达同样受到干扰,在低扫频的过程中,低频的频率与雷达伺服接收机频率不一致,所以干扰低频信号进不到伺服接收机,因此伺服系统仍然只接收回波的信号。当低频接近雷达低频时,伺服接收机收到低频干扰信号,使天线出现随机摆动。
到20 世纪60年代后期,单脉冲跟踪雷达普遍使用,它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都比“圆锥扫描”雷达优越。因此“圆锥扫描”雷达被淘汰,干扰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机也就派不上用场了,接着是产生了干扰单脉冲雷达的干扰机。
上述几种“信号隐藏”雷达均可以被干扰,这说明雷达干扰机是随着雷达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雷达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了新的雷达,就会出现新的干扰机,有了新的抗干扰方式,就会迫使干扰机对这些新的抗干扰雷达采取新的干扰样式。
军用雷达在不断发展,干扰这些新雷达的干扰机和干扰样式不断出现,雷达的干扰和抗干扰不断的发展,直到人类消灭战争。
另外一类信号隐藏的方法,是将发射脉冲幅度降低,把脉冲宽度加宽,维持脉冲能量不变,采用脉冲压缩的方法,使雷达的探测距离不变,而使侦察接收机收到的信号幅度降低。
干扰机采取的对策是,加大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或增加脉冲接收机来改善接收机灵敏度。
最后的结果是“信号隐藏”抗干扰,但仍然是可以被干扰的,只不过是增加了雷达干扰机的一些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