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参数和干扰机参数与例6.2 中的数据相同。
飞行干扰试验的示意图如图6.12 所示。
图6.12 中,B 为参试雷达,A 为参试干扰机,两设备的参数见例6.2 中的数据;C 为被掩护的目标(无人机,等效RCS=3.5 m2);航线①从0°方向进入,航线②从15°方向进入,航线③从45°方向进入;Rj为雷达与干扰之间距离,Rj=45 km。
图6.12 干扰机和雷达实际干扰试飞示意图
按图6.12 布置好,并现场测试雷达和干扰机的参数;测试雷达的实际到副瓣天线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1)无人机首先从航线①进入起始点60 km,雷达搜索目标,无人机从60 km 一直进入雷达顶空时,雷达没有发现目标,雷达的最小探测距离为12 km,故认为最小干扰暴露距离小于12 km。
(2)无人机从航线②15°方向进入,目标在60 km 时,雷达没有发现目标,一直进入到22.1 km 时才发现目标。雷达连续转两圈均发现目标才算发现目标。在航线②,连续做三个进入,求均方根值。(www.xing528.com)
(3)无人机从航线③45°方向进入,目标在60 km 时,雷达没有发现目标,一直进入到34.4 km 时,雷达才发现目标。记录这个数据,连续做三个进入,求均方根值。
(4)实际试验和推算干扰暴露距离,见表6.2。
表6.2 不同进入航线,实测干扰暴露距离与理论计算值和推算值
根据表6.2 可绘制出实测干扰暴露和实测推算干扰暴露区,如图6.13 所示。
图6.13 对预警机雷达的干扰暴露区实测值和推算值
Rj=300 km 时,图6.13 为理论计算值,图6.13 中Rj=45 km 为实测推算值,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两者的干扰暴露区基本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