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障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应对空中作战飞机雷达干扰

保障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应对空中作战飞机雷达干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 所示为地对空干扰机、被干扰目标、雷达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如果干扰站能有效掩盖被保护的目标,最小有效干扰扇面为式中β1——由于被保护目标有一定半径所需要的干扰扇面;β2——由于干扰站与被保护目标不配置在一起所需的干扰扇面。图6.2地对空干扰站保护点目标时的干扰暴露区A—被保护目标中心;B—干扰机位置;横线区—干扰暴露区。将参数代入式,算得干扰暴露区,如图6.6 所示。

保障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应对空中作战飞机雷达干扰

图6.1 所示为地对空干扰机、被干扰目标、雷达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1 雷达、干扰机、被保护目标相对位置示意图

A—被保护目标中心;B—干扰机位置;C—被干扰雷达位置;r—被保护目标半径;d—干扰站和被保护目标中心的距离;RC—雷达距被保护目标的距离;Rj—雷达距干扰之间的距离;H—机载平台高度;D—机载雷达在地面投影点;R—RC在地面的投影距离。

雷达收到目标回波信号功率

雷达收到干扰机的功率为

根据干扰压制系数定义,有

式中 Ga(θ)——雷达天线的副瓣增益。

如果干扰站能有效掩盖被保护的目标,最小有效干扰扇面为

式中 β1——由于被保护目标有一定半径所需要的干扰扇面;

   β2——由于干扰站与被保护目标不配置在一起所需的干扰扇面。

根据一般经验公式,在β2≥3θ0.5和β2≤60°的范围内,有

将式(6.4)、式(6.5)、式(6.6)、式(6.7)代入式(6.3),化简得

式中 θ0.5——雷达半功率点波束宽度;

   K(θ)——在近区雷达主瓣照射目标的区域降低,相当于雷达主瓣增益的倍数,K(θ)=5~10;

   K1——干扰机馈线损耗系数;

   Kf——雷达接收机带宽与干扰频谱的比值;

   Lj——干扰极化损耗系数;

   Ka——天线副瓣系数;

   Ld——雷达发射机馈线损耗系数;

   α——φ 在方位面的投影角。

例6.1 已知参数:K1=0.5,Ka=0.1,θ0.5=1.5°,PjGj=50 dBW,H=6 km,Ld=0.4,PaGa=80 dBW,d=3 km,r=1 km,K(θ)=9。将参数代入式(6.8),算得的干扰暴露区如图6.2 所示。

如果干扰站为三站环形配置,则形成的干扰暴露区如图6.3 所示。

图6.2 地对空干扰站保护点目标时的干扰暴露区

A—被保护目标中心;B—干扰机位置;横线区—干扰暴露区(雷达进入横线区时,可发现被保护的目标)。

图6.3 三站环形配置形成的干扰区示意图

A—保护目标的中心;B1~B3—三部干扰站对称环形配置;横线区—干扰暴露区。

如果干扰站与被保护目标配置较远,且R >H 时,则式(6.8)可化简成

被保护目标较大、配置较远时的干扰暴露区示意图如图6.4 所示。

图6.4 被保护目标半径较大、配置较远时的干扰暴露区示意图

参考图6.4,式(6.9)可以写成

(www.xing528.com)

图6.4 中

例6.2 已知参数:PjGj= 50 dBW,PaGa= 80 dBW,d= 20 km,r=15 km,K(θ)=1,Ld=0.4,K1=0.5,Ka=0.1,θ0.5=1.5°。将式 (6.10)、式(6.11)、式(6.12)、式(6.13)联立,求出R 与αx的关系曲线。

取Kj=1,σ=104 m2。求解αx=0°时,αc=0°,α=0°,=(R-d)2,αr=arctan

将参数代入式(6.10),得R=48 km;

αx=90°时,代入式(6.10),得R=80 km;

αx=180°时,代入式(6.10),得R=55 km。

图6.5 为PjGj= 50 dBW,PaGa= 80 dBW,d= 20 km,r= 15 km,θ0.5=1.5°,σ=104 m2 时的干扰暴露示意图。

图6.5 单站与四站环形配置干扰暴露区 (一)

(a)单站干扰暴露区;(b)四站环形配置干扰暴露区

例6.3 设干扰机等效功率PjGj=60 dBW,其他参数同例6.2。将参数代入式(6.10),算得干扰暴露区,如图6.6 所示。

其中,PaGa=80 dBW,d=20 km,r=15 km,θ0.5=1.5°,σ=104 m2

当PjGj= 50 dBW,PaGa= 80 dBW,d= 20 km,r= 15 km,θ0.5= 1.5°,σ=103 m2时,干扰暴露区与图6.6 相同。

图6.6 单站与四站环形配置干扰暴露区 (二)

(a)单站干扰暴露区;(b)四站环形配置干扰暴露区

例6.4 如果干扰等效功率PjGj= 60 dBW,PaGa= 80 dBW,d= 20 km,r=15 km,θ0.5=1.5°,σ=103 m2,干扰暴露区如图6.7 所示。

图6.7 单部干扰机和四部干扰机环形配置形成的干扰暴露区(一)

(a)单部干扰机的干扰暴露区;(b)四部干扰机环形配置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当PjGj=50 dBW,PaGa=80 dBW,d=20 km,r=1 km,θ0.5=1.5°,σ=104 m2,其他雷达参数不变时,根据式(6.12),αr≈0°。当αx= 0°时,Ga/GR(d,β)≈3 ×103。则式(6.10)可写成

当αx=0°时,

当αx=90°时,得R(1)=45 km,Ga/GR(α,β)=3 ×102

当αx=180°时,得R(1)=28 km,Ga/GR(d,β)=102

由算得的数据所绘制的干扰暴露区如图6.8 所示。

图6.8 单部干扰机与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二)

(a)r=1 km,PjGj=50 dBW,d=20 km 单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b)r=1 km,PjGj=50 dBW,d=20 km 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例6.5 若PjGj= 60 dBW,其他按原雷达参数不变 (或PjGj= 50 dBW,σ=103 m2)时,所形成的干扰暴露区如图6.9 所示。

图6.9 单部干扰机与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三)

(a)r=1 km,PjGj=60 dBW,σ=104 m2 (或r=1 km,PjGj=50 dBW,σ=103 m2)单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b)r=1 km,PjGj=60 dBW,σ=104 m2(或r=1 km,PjGj=50 dBW,σ=103 m2)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如果把图6.2 与图6.3 按比例缩成统一坐标,所看到的干扰暴露区如图6.10 所示。

图6.10 单部干扰机与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四)

(a)r=1 km,PjGj=60 dBW,d=3 km,σ=104 m2 单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b)r=1 km,PjGj=60 dBW,d=3 km,σ=104 m2 四部干扰机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如果雷达的参数已定,影响干扰暴露区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干扰机的干扰等效功率PjGj、雷达天线的主副瓣比Ga/GR(θ)、被保护目标的半径r、被保护目标的有效反射面积σ、干扰机和被保护目标之间的配置距离d 等。从图6.5~图6.10 可知,其干扰暴露区相差较大。例如,图6.5 (a)中雷达等效辐射功率PaGa=80 dBW,干扰机等效辐射功率为50 dBW,被保护目标半径r=15 km,干扰机与被保护目标中心距离d=20 km。而图6.10 (a)雷达参数和干扰参数均没有变化,只要被保护目标半径r 变为1 km,d 变为3 km,而干扰暴露区变化很大[图6.5 (a)和图6.10 (a)]。所以,地对空干扰机的配置有严格的规定。对PjGj= 50 dBW 的干扰机典型配置,r≤1 km,d= 3~5 km,σ ≤104 m2 时,其干扰暴露区半径平均值不大于10 km。

对PjGj=60 dBW 的地对空干扰典型配置,r≤1 km,d=5~15 km,σ≤104 m2 时,其干扰暴露区半径平均小于15 km。

如果被保护的目标等效反射面积有较大变化,或被保护的目标半径有较大变化,或是配置距离d 有较大的变化,最好用雷达干扰方程。对干扰暴露区重新做一个估算值,选出最佳干扰暴露区平均半径的优选配置方案,使有限的干扰机数量充分发挥干扰机对目标的有效保护作用。如果不进行选择,不按干扰机的规定去配置干扰机和被保护目标的位置,必须增大干扰暴露区,影响干扰机作用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