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投票的发展历程

电子投票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很早就积极进行了电子投票的探索。不过,人们对电子投票的追求一直都没有停止。此后,电子投票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技术可以掩盖选票的内容。Cohen和Fisher于1985年提出了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接着Benaloh,Yung,Iverson,Sako和Kilian等也分别提出了此类电子投票方案。FOO方案提出后,受到了较大的关注,被认为是一个能较好实现安全投票的电子投票方案。

电子投票的发展历程

人们很早就积极进行了电子投票的探索。最早在1884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就发明了一种电子投票装置,他想在Massachusetts市的立法机关中进行电子投票,但没有成功。不过,人们对电子投票的追求一直都没有停止。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逐步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投票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电子投票方案,也随之出现了一些电子投票系统。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电子投票方案,是由Chaum于1981年提出的,它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并利用数字签名花名册来隐藏投票人的身份,但不能无条件地保证投票人的身份不被跟踪。紧接着,Demillao等人又在1982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投票者必须把加密后的信息传来传去,直到他们知晓了最后的投票结果,而且所有的投票人必须合作才能完成投票,若其中某一投票者操作不当,就会搅乱整个投票。

此后,电子投票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技术可以掩盖选票的内容。另一个是基于匿名信道和盲签名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技术可以掩盖投票者的身份。

Cohen和Fisher于1985年提出了基于同态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接着Benaloh,Yung,Iverson,Sako和Kilian等也分别提出了此类电子投票方案。同态加密技术的电子投票方案可以简单地实现无票据性及秘密性,但投票活动需要多个机构或个人共同参与及合作,不方便选举活动的进行,也不适合大规模的选举活动。

1988年,Chaum和Ohta利用匿名通信信道分别给出了一个适合大群体选举的投票方案,而且保证了投票者的匿名性,然而这两个方案都没有解决选票的秘密性和公平性。当投票者发现自己的选票没有被正确计入时,他必须通过公开选票来要求计票机构加入自己的选票,这样就泄露了自己的选票;而且管理者可以知道选举的一些中间结果,所以他能通过泄露这些信息影响选举的最终结果,从而破坏了选票的公平性。Asano于1991年提出的选票方案解决了公平性的问题,但该方案对于腐败的管理者仍是不安全的。随后,Sako的选票方案虽然解决了秘密性问题,但是又没有解决公平性的问题。

以上的投票方案,要么是太复杂,不适合大型投票;要么就是安全方面存在大的漏洞。第一个实用的适合大规模投票的方案是由Fujioka,Okamoto和Ohta在1992年提出的FOO方案,该方案的核心采用了位委托和盲签名技术。FOO方案提出后,受到了较大的关注,被认为是一个能较好实现安全投票的电子投票方案。(www.xing528.com)

由于FOO本身还存在着不允许投票者弃权、无法对计票者或投票者是谁在作假进行追踪,以及投票者需多次交互投票才能完成整个投票过程等缺点,许多大学和公司的研究机构都对其进行了改进,开发出了相应的电子投票软件系统。其中著名的有麻省理工学院(MIT)的EVOX系统、华盛顿(Washington)大学的Sensus系统。但这些系统中又存在新的问题,比如Sensus系统投票的中间结果就有可能泄露,且过分依赖管理机构,使得管理机构可以肆意破坏投票进程和结果;而在EVOX系统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管理机构可以舞弊的漏洞。

1996年,Juang和Lei为解决基于匿名信道的电子投票方案中遇到选票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唯一盲签名技术的方案。如果每个投票者都合作,他的选票便不会与其他人的选票冲突。很明显,这样的假设是不切实际的。另外,破坏者能假冒某个合法选民并且制造一张伪选票。这样就侵犯了合法选民的投票权。

1999年,台湾大学的Wei-ChiKu和Wang-ShengDe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电子投票方案。这种方案也是对FOO方案的改进。

上述电子投票方案,拥有不尽相同的安全属性和计算复杂度,其中大多数存在着理论上较好而可用性不足的缺点。直到今天,寻找安全并且实现起来相对代价较小的电子投票方案,仍然是一个公开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