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参数就是建立在入射波、反射波关系基础上的网络参数,适于微波电路分析,以元器件端口的反射信号以及从该端口传向另一端口的信号来描述电路网络。同N端口网络的阻抗和导纳矩阵,用散射矩阵也能对N端口网络进行完善的描述,传输特性的参数定义如下:
(1)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是指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功率的损耗,通常用分贝表示。
(2)电压驻波比
传输线中,入射波和反射波沿不同的方向传播,叠加形成驻波,这种情况的测量参数为电压驻波比VSWR,定义为信号包络的最大值/最小值,即:
由式(5-1)可以得到反射系数模、回波损耗和电压驻波比的关系。
(3)史密斯圆图
网络分析仪测量得到的是反射系数,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工程师更需要了解被测元器件的阻抗。因此首先需要了解反射系数与阻抗的关系。
如图5-3所示,在终端接有负载的传输线上,朝z方向传播的行波电压幅度为U(z),将终端负载作为坐标z的原点,并将坐标正方向定位从负载指向源的方向,但是电流的正方向仍从源指向负载。
图5-3 接有负载的传输线
首先需要将反射系数的平面坐标系变成极坐标系,得到了等反射系数圆,圆心为匹配负载ZL=ZC,半径为反射系数模,相角为反射相位。圆最左端,反射系数模为1,反射相位为180°,则Γ=1∠180°,ZL=0,该点为传输线终端短路。圆最右端,反射系数模为1,反射相位为0°,则Γ=1∠0°,ZL=∞,该点为传输线终端开路。得到反射系数极坐标后,归化输入阻抗Z′L和反射系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可将归一化阻抗Z′L反映射到反射系数极坐标中。
(4)传输系数
定义二端口网络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处出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的比值为该处的反射系数T,即:
传输系数T是复数,包括模τ和相位φ。如果出射波电压大于入射波电压,则网络呈现增益特性;如果出射波电压小于入射波电压,则网络呈现衰减特性。使用dB表示传输系数模时,如果网络是衰减特性,则需要在衰减系数前加“-”,这样得到的插入损耗为正数。(www.xing528.com)
传输系数的相位部分叫做插入相移。
信号通过线性网络,只有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例如一个正弦波信号通过线性网络,那么输出信号也是相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不会产生新的信号。
入射信号为Vin=Ainsin(2πft),出射信号为Vout=Aoutsin(2πf(t-t0))。则入射信号相位的变化:φ=-2πft
(5)群时延
群时延又称为包络时延,是指信号传输时相移随角频率而变化的速度,即相位—频率特性曲线的斜率。
元器件的传输时延和传输相移都是对器件传输延迟的定量反映。对于理想的线性网络,网络的相移与频率之间成线性关系,其群时延为常数。
在实际电路中,延迟是随频率变化的,反映在相位参数上就是相位的非线性。时延的波动和相位非线性是表示相位失真的定量指标,相位非线性是测量器件实际相位参数和理想线性相位间的差值。
如图5-4所示,两个非线性元器件的相位波动峰-峰值相同,但是它们对入射信号产生的群时延明显不同,图5-4(b)中的器件群时延抖动较大,会引起更大的信号失真。
图5-4 非线性元器件相位与群时延的关系
对群时延的测量我们关心两个参数:
①群时延平均值:该值反映信号在器件中的平均传输延时。
②群时延抖动:反映被测器件的相位非线性。
对相位的测量我们也关心两个参数:
①传输相位参数:反映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间的相位关系。
②相位非线性:反映被测器件对输入信号造成的相位失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