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厚度工件的切割
大厚度工件的切割是比较困难的,不是丝架能升多高,就能切多厚。受放电加工蚀除条件的制约,厚到一定程度,加工就很不稳定,直至有电流无放电的短路发生。伴随着拉弧烧伤很快会断丝,在很不稳定的加工中,切割面也会形成条条沟槽,表面质量被严重破坏。切缝里充塞着极黏稠的蚀除物,甚至是近乎于粉状的炭黑及蚀物微粒。
大厚度通常是指200mm以上的钢,至于电导率更高,导热系数更大或耐高温的其他材料还到不了200mm,如纯铜,硬质合金、纯钨、纯钼等,70mm厚就已非常困难了。
大厚度切割的主要矛盾有:
1)没有足够工作液的进入和交换,间隙内不能清除蚀物,不能恢复绝缘,也就无法形成放电。
2)间隙内的充塞物以电阻的形式分流了脉冲源的能量,使得电极丝与工件间失去了足够的击穿电压和单个脉冲能量。
3)钼丝自身的载流量所限,不可能有更大的脉冲能量传递到间隙中去。
4)切缝中间部位排出蚀除物的路程太长,衰减了的火花放电已形不成足够的爆炸力,排污力。
5)材料原因:厚度大,存在杂质和内应力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切缝的局部异常和形变概率也就大了。失去了切割冲击力,却增大了被短路的可能性。
解决大厚度切割的主要矛盾,可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单个脉冲的能量(单个脉冲的电压、电流、脉宽,这三者的乘积就是单个脉冲的能量),加大脉冲间隔,目的是钼丝载流量的平均值不增大的前提下,形成火花放电的能力,火花的爆炸力被增强。
2)选用介电系数更高,恢复绝缘能力更强,流动性和排污能力更强的切削液。
3)大幅度提高脉冲电压,使放电间隙加大,工作液进入和排出也就比较容易了。
4)事先作好被切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以反复锻造的办法均匀材料的组织,清除杂质;以退火和实效处理的办法清除材料的内应力;以去除大的余量的办法使材料应力得到充分释放。
5)提高丝速,更平稳地运丝,使携液和抗拒短路的能力增强。(www.xing528.com)
6)人为编制折线进给或自动进二退一的进给方式,使间隙被有效扩大。
2.薄壁工件的切割
所谓薄壁工件,一般是指厚度在5mm以下的工件,如样板及机械零配件等。保证这类工件的加工精度是有一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丝架上下导丝轮的最小跨距是固定的,一般约70mm。当切割薄工件时,在高速走丝的情况下,电极丝失去了切削液的阻尼作用,又加上火花放电的影响,因而电极丝很容易产生抖动。另外,切割薄工件的速度快,而步进电动机的速度有一定的技术范围,速度太快时(指超过它承受的最高脉冲频率)会产生失步和丢数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克服上述现象,保证薄工件的加工质量,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把加工电压调至50V左右。
2)调整脉宽,使之小于10μs。
3)加工电流控制在0.2~0.3A范围内。
4)减小电极丝抖动。如果储丝筒是直流电动机拖动的,则改变电枢电压,降低转速;如果是交流电动机拖动的,则在A、B、C相的任意两相中串接10~25Ω75W绕线电阻,降低相电压,使其换向过渡时间稍微拉长,实现软换向,减少抖动。
5)在上下导轮之间加宝石夹持器。
6)如果装置夹持器有困难,也可采用辅料加厚的方法,加大厚度,使阻尼增加,从而可防止电极丝抖动。使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加工电参数也不需要调整。
另外,薄片类金属零件,可多片叠装一次切割加工。因薄片易变形,应对叠片妥善装夹。常用的夹紧方式主要有:利用辅助工艺夹板、铆接固定、浸锡固定三种方式。
1)利用辅助工艺夹板,是将工件坯料切成条料,再裁成一定尺寸的矩形板料,利用平板压紧。夹紧板的上下平面应经过平磨加工。该法夹紧方便,可充分利用材料,零件切割面与其上下平面垂直度较好,但增加了线切割的无功加工。
2)铆接固定,是利用铆钉将工件坯件组合起来,这样不会出现无功加工,但由于坯料应预制铆钉孔,而增加了辅助工艺加工。
3)浸锡固定,是将外形大致相等的材料四面浸锡,使诸件焊接组合在一起。该法装夹方便,适于纯铜、黄铜、银片等材料。缺点是不易保证切割面与上下面保持垂直,坯件不易保证在加工时处于平面状态。
为了避免和减少切割变形,对于切割外封闭图形的工件,要在材料边角处钻穿丝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