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详解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详解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7-5 常用的退火方法、特点及应用钢的正火 正火是指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ccm30~50℃,使钢完全奥氏体化,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超过Ac1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图2.7-11 各种淬火方法的冷却速度示意线表2.7-7 几种钢的淬透性临界直径钢的淬透性是选用材料和制定热处理工艺规程时的主要依据,在机械设计中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详解

(1)钢的退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加工性能;细化组织,改善力学性能;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常用的退火方法、特点及应用见表2.7-5。

2.7-5 常用的退火方法特点及应用

978-7-111-39579-9-Part02-681.jpg

(2)钢的正火 正火是指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ccm30~50℃,使钢完全奥氏体化,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目的与退火相同,但与退火相比,冷却速度稍快,所得到的组织比较细小,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一些,且生产周期短,生产率高,成本低。生产中一般优先采用正火工艺。

978-7-111-39579-9-Part02-682.jpg

2.7-9 钢的退火及正火工艺的加热温度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并细化珠光体组织,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对使用性能要求不高的结构零件,可将细化组织、提高力学性能,作为最终热处理的手段。钢的退火与正火工艺的加热温度如图2.7-9所示。

(3)钢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超过Ac1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加热温度如图2.7-10所示。淬火的主要目的是: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以改善马氏体的脆性并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

978-7-111-39579-9-Part02-683.jpg

2.7-10 钢淬火加热温度

生产中,实现快速冷却的淬火介质有水、油、盐或碱的水溶液、碱浴或硝盐浴等。常用淬火方法、特点及应用见表2.7-6。

2.7-6 常用淬火方法特点及应用

978-7-111-39579-9-Part02-684.jpg

各种淬火方法的冷却速度示意线可用图2.7-11所示的曲线表示。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的冷却速度示意线。(www.xing528.com)

钢的淬硬性是指钢在淬火时所获得的马氏体的最高硬度,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中的含碳量。淬火加热得到的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淬火后所得的马氏体硬度就越高,钢的淬硬性也越高。

钢的淬透性是指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可用在规定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表示(淬硬层深度是指工件表面至半马氏体区的深度),生产上也常用临界直径D0表示钢的淬透性。表2.7-7为几种钢的淬透性临界直径。淬透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钢中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除钴外,大多数合金元素都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

978-7-111-39579-9-Part02-685.jpg

2.7-11 各种淬火方法的冷却速度示意线

2.7-7 几种钢的淬透性临界直径

978-7-111-39579-9-Part02-686.jpg

钢的淬透性是选用材料和制定热处理工艺规程时的主要依据,在机械设计中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①机械中许多大截面和形状复杂的重要零件,以及轴向承受拉应力、压应力或交变应力、冲击载荷的连杆、螺柱、锻模、锤杆等,应选用淬透性高的钢。

②对承受交变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冲击载荷和局部磨损的轴类零件,其表面受力很大,心部受力较小,不要求全部淬透,可选用淬透性较低的钢。

③焊接件一般选用淬透性低的钢,否则易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出现淬火组织,导致变形和开裂。

④承受交变应力和振动的弹簧,为防止心部淬不透,导致工作时产生塑性变形,应选用淬透性高的钢。

(4)钢的回火 回火是将工件淬火后,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减少和消除淬火时产生的淬火应力,降低脆性,减小工件变形,防止开裂;稳定钢中的组织与尺寸,保证工件在使用中不发生变形,获得强度和韧性之间较好的配合,达到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一般淬火件(等温淬火除外)必须回火后才能使用。碳钢常用的回火方法、特点及应用见表2.7-8。

2.7-8 碳钢常用的回火方法特点及应用

978-7-111-39579-9-Part02-687.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