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及多相合金导电性

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及多相合金导电性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金属型导电的化合物中,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HgSe。金属化合物的电导率与其组元之间电离势之差有关,此差值减小则电导率增大。非金属元素处在金属原子点阵的间隙之中,这类相绝大部分是属于金属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金属导电性,其中一些是良好的导体,比相应的金属组元的导电性还好。

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及多相合金导电性

1.金属化合物

若组元间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原子间的键合具有离子键的性质,则在许多情况下,均形成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的电导率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它比形成化合物的组元的电导率要小得多。因为形成化合物后,原子间结合类型发生变化,原子间的金属结合至少部分地变为共价结合,甚至是离子结合,载流的电子浓度减少。有时组成化合物之后,合金变成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型的金属化合物在加热时,电阻率下降,其电导率与温度关系按指数规律变化。在金属型导电的化合物中,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HgSe。金属化合物的电导率与其组元之间电离势之差有关,此差值减小则电导率增大。

2.中间相

中间相包括电子化合物、间隙相等。电子化合物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熔化时电阻值下降。间隙相主要是指过渡族金属与氢、氮、碳、硼组成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处在金属原子点阵的间隙之中,这类相绝大部分是属于金属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金属导电性,其中一些(例如TiN、ZrN)是良好的导体,比相应的金属组元的导电性还好。这些相的正电阻温度系数与固溶体电阻温度系数有相同的数量级。这些相具有金属性的结合,并且非金属给出部分价电子到传导电子中去,这是大部分电子化合物导电性好的原因。

3.多相合金

当合金由两个以上相组成时,其合金的导电性是由组成相的导电性决定的。由于导电性是组织敏感参数,晶粒大小、晶界状态及织构等因素均对导电性产生影响。另外,若一种相的尺寸与电子平均自由程为相同数量级时,则此时对电子产生最大的散射作用(电阻率可升高10%~15%)。如果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的话,则两相(或多相)合金的电阻可以从各相电阻的算术相加而求得。若合金经充分退火,无组织机构,由比较大的等轴晶组成,且各相的电导率相近(电导率之比为0.75~1.75)时,合金的电导率与组元(相)的体积浓度成线性关系(由电阻的算术和而得),同时,电阻率应当按双曲线变化,其表达式为(www.xing528.com)

式中,ρ、ρ1、ρ2为该合金及组元的电阻率;p及q为组元的体积浓度(p+q=1)。

在细小的夹杂物或相(10-6~10-7cm)以及沿晶界的点阵畸变所引起的电子附加散射不计入的条件下,若已知合金中每个相的体积浓度、形状及相互分布,原则上可按各相的电导率来计算合金的电导率。也可以用下式计算合金的电导率

式中,σ、σi分别为合金及组元i的电导率;ci为组元i的体积分数。对常常遇到的基体型组织(基体中分布着互不相连的第二相),式(5-20)经过某些修正可得到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的公式

式中,n=(σ0-σ1)/(2σ0+σ1);σ为合金的电导率;σ0和σ1分别为基体与第二相的电导率;c为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对统计型组织(由混乱分布两相所组成的不规则混合体),合金的电导率还可以用下式描述

式中,下角号1、2分别表示在其组织(混合体)中属于第一相或第二相。当合金中析出相大小不均,或出现纤维状,层状组织时,就不能套用式(5-20)、式(5-21)和式(5-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