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金固溶体中,合金元素使晶格发生畸变;改变了能带结构,使费米能位移,改变状态密度及电子有效质量;改变弹性模量,从而影响晶格离子的振动谱。这些都将引起电阻及其他性能变化。不仅如此,固溶体有时会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磁性转变等,这些变化对电阻也有很大影响。
1.连续固溶体合金的导电特性
由非过渡族金属组成的连续固溶体,对两组元固溶体,A组元的摩尔浓度为x、B组元的摩尔浓度为1-x,则合金的电阻率ρ大体与x(1-x)成正比。其电阻最大值通常在50%摩尔浓度处。而电阻温度系数随浓度的变化刚好与ρ相反,在50%摩尔浓度处有一最小值。这一现象是由于异类原子的存在造成晶格畸变,因而增加了对电子的散射作用。但对固溶体中含有过渡族元素时,ρ最大值不在50%摩尔浓度处,而偏向过渡族组元方向。过渡族金属组成固溶体后,其电阻值显著提高(有时增大几十倍)。这是由于过渡金属有未满的d或f电子壳层,组成固溶体时使得一部分价电子进入未满的d或f壳层中,使ne减少,故ρ增大。这一情况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因为目前生产的电热合金和精密电阻合金,绝大部分含有一个以上过渡族元素。在电阻材料中应用最多的过渡族元素是Fe、Ni、Mn、Cr等。
固溶体加热时它的电阻通常要增大,但它的电阻温度系数与纯金属相比总是较低的,而且与电阻率一样随成分而变。由非过渡族金属组成的低浓度连续固溶体,由马基申定律可以看出,对同一溶剂的一系列固溶体电阻率与温度曲线的斜率相同,且在常温以上斜率为常数而不取决于杂质的浓度。又从电阻温度系数的定义αT=(1/ρT)(dρ/dT)可知,ρT越大(即存在杂质引起的残余电阻率ρr时),αT就越小。工业上使用的电阻合金的温度系数普遍比导体合金小1~2个数量级,也证实了这一规律性。
在低浓度下,加入第二组元所造成的残余电阻率ρr可表示为ρr=Cζ,这里ζ为单位浓度的残留电阻(加入1%原子异类元素所造成的残留电阻),C为组元的原子浓度。以一价元素(Cu、Ag、Au)为基的固溶体,其ζ随溶质元素(非过渡族元素)的价数增加而增大,可用下式表述
ζ=a+b(z-zp)2 (5-17)
式中,a、b为常数;z与zp为溶质及溶剂元素的价数。Mott的集体化电子理论导出的结果是,固溶体的残留电阻ρr正比于二组元原子价差的平方,反比于溶剂金属的原子体积。
2.有序固溶体合金的导电特性
在若干合金体系的固溶体中存在有序-无序转变。固溶体的有序化对合金的电阻率有显著的影响。如成分相当于Cu3Au和CuAu的合金经高温淬火及退火处理后,其电阻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退火后的电阻只有原淬火态的1/2或1/3,如图5-1和图5-2所示。图5-2中曲线2上的点离虚线的距离表示有序合金Cu3Au和CuAu的残余电阻。
图5-1 Cu3Au合金有序化对电阻率的影响
(www.xing528.com)
图5-2 CuAu合金电阻率曲线
X射线结构分析发现,对于退火态的Cu3Au和CuAu合金,除了代表具有面心立方点阵的无序固溶体的X射线谱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线谱,称为超结构线谱。这种新线谱的出现是由于Cu3Au和CuAu合金在退火时晶体点阵中的原子进行了有序排列(称为合金固溶体有序化)的缘故。当固容体有序化后,一方面,异类原子使点阵的周期场遭到破坏而使电阻率增大,而固溶体的有序化则有利于改善离子电场的规整性,从而减少电子的散射。另一方面,有序化使组元之间化学作用加强,导致传导电子数目减少。在上述两种相反作用的影响下,电场对称性增加使电阻率下降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有序化表现是电阻率降低。
斯米尔诺夫根据合金的成分及远程有序度,从理论上计算了有序合金的残余电阻率。其假定:完全有序合金在0K和纯金属一样不具有电阻,只有当原子的有序排列遭到破坏时才有电阻。这样,有序合金的残余电阻率就可写成
式中,ρr为0K时合金的电阻率;A为与组元性质有关的系数;c为合金中第一组元的相对原子浓度;v为第一类结点(第一组元占据)的相对浓度;对于c<v,q=c/v,而对于c≥v,q=1,q值表示第一类结点被相应原子占据的可能性,即被第一组元原子占据的可能性;η表示远程有序的程度,η=(p-c)/(q-c);p为被自己原子即第一组元原子占据的第一类结点的相对数目。图5-3给出了残余电阻与远程有序度v及成分的关系。
有序化不仅存在于以组元为基的一级固溶体中,具有与组元不同空间点阵的中间相也可能存在有序化。
图5-3 不同程度远程有序(η)下的残余电阻
a)形成AB型超结构 b)形成A3B型超结构
3.不均匀固溶体合金的导电特性
某些含有过渡族金属的合金,如Ni-Cu、Ni-Cr、Ni-Cu-Zn、Fe-Al、Cu-Mn、Ag-Mn、Au-Cr等合金,合金虽是单相固溶体结构,但由于存在特殊相变及特殊结构,其电阻出现反常变化:电阻-温度曲线呈S形或部分S形;冷加工可使合金的电阻率降低,而退火使电阻率升高;高温淬火处理后再经低温回火,室温电阻上升。把这种电阻率反常增大效应称为“K状态”。在“K状态”形成时,合金虽然处于单相固溶体状态,但固溶体内组元原子在晶体中分布不均匀,由X射线漫散射已证实其原子间距的大小显著波动。固溶体内形成了原子的偏集区,偏集区范围大约有100个原子,形成不均匀固溶体状态。由于偏聚区造成电子波的附加散射,使固溶体电阻率增大,一般可增加10%~15%。也有人认为“K状态”标志着某种短程有序。继续升高温度或冷加工变形将破坏这些原子偏集区,从而驱散了“K状态”,使电阻率恢复正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