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关系及效果比较分析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关系及效果比较分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效果不一样,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关系及效果比较分析

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是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企业内部的每一项活动或每一项工作均包括一个或多个过程。设计的产品、服务或输出的质量是由顾客的满意度确定的,并取决于形成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质量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在欧洲质量管理组织第30届年会上发表《总体质量规划》论文中指出:“质量改进是使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的突破过程。”由此可见,质量改进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改进的对象

质量改进的对象包括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与它有关的工作质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前者如食品厂生产的食品的质量、食品销售输出的服务质量等;后者如食品企业中供应部门的工作质量、生产车间计划调度部门的工作质量等。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所叙述的“广义质量”概念。

2.质量改进的效果在于“突破”

朱兰提出:质量改进的最终效果是按照比原计划目标高得多的质量水平进行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比原来目标高得多的产品质量。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效果不一样,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可见,质量控制是面对“今天”的要求,而质量改进是为了“明天”的需要。

3.质量改进是一个变革的过程(www.xing528.com)

质量改进是一个变革和突破的过程,该过程也必然遵循PDCA循环(见下页)的规律。由于时代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为立足于时代,质量改进也必然是“永无止境”的。此外,还要深刻理解“变革”的含义,变革就是要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就必然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这个阻力来自技术和文化两个方面。因此,了解并消除这些阻力,是质量改进的先决条件。

4.偶发性缺陷与长期性缺陷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既要及时排除产品的质量缺陷,又要保证产品质量的继续提高。缺陷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缺陷是指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即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偏离了预期的使用要求。一般情况下,质量缺陷分为偶然性质量缺陷和长期性质量缺陷两种类型。

偶然性质量缺陷是指产品质量突然恶化所造成的缺陷,它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系统偏差所造成的。由于偶然性质量缺陷影响生产的进展,因此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使生产恢复正常。它类似产品质量的“急性病”,采取对策的方式是“救火式”,其目的仅局限于“恢复常态”。

长期性质量缺陷是指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所造成的缺陷,它是生产过程中随机偏差综合影响所造成的。人们虽然对它有所察觉,但习以为常,缺乏采取措施的紧迫感。例如,某车间不合格品率由15%下降到4%,并长期停滞在该水平上,人们认为4%的不合格品率是天经地义之事,从而不思改进。长期性质量缺陷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偶发性质量缺陷。长期性质量缺陷类似产品质量的“慢性病”,对其采取的对策是“质量突破”方式,其目的是“层次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