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测量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不同,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及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仪器制造或校正不完善、观测人员操作习惯和测量时外界条件等引起的。如量距中用名义长度为30m而经检定后实际长度为30.002m的钢尺,每量一尺段就有0.002m的误差,丈量误差与距离成正比。可见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又如某些观测者在照准目标时,总习惯于把望远镜十字丝对准于目标的某一侧,也会使观测结果带有系统误差。
在实际测量工作时,系统误差可以采取适当的观测方法或加改正数来消除或减弱其影响。例如,在水准测量中采用前后视距相等来消除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在水平角观测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来消除视准轴误差等。因此,只要找到系统误差的规律之后,就可以采取一定的观测方法、观测手段设法减小以至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www.xing528.com)
2.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就大量观测误差总体而言,又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如望远镜的照准误差、读数的估读误差、经纬仪的对中误差等。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观测者、仪器和外界条件等多方面引起的。对偶然误差,通常采用增加观测次数来减少其误差、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在观测过程中,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是同时产生的,当系统误差采取了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以后,决定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偶然误差了,偶然误差影响了观测结果的精确性,所以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偶然误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