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的,那么,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居何地位呢?这个问题既关系到现有学校中课程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关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手段与途径。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西方多年来主要采用的是技能训练的方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思维训练之类的做法。在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假设:创新能力或创造性,实际上是一种技能,如同其他一些技能如游泳、射击一样,可以通过直接训练来获得或提高。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通过思维训练也就可以做到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了创新的累赘。其实不然,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几乎不存在脱离知识的所谓创新,也不存在能够脱离知识而存在的单纯的能力。就知识与能力来讲,两者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
创新是知识的重新组合。从知识形态上看,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先把原有的知识从固定的结构中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组织中产生全新的系统,全新的知识结构。创新在内容上总是制约于原有的知识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利于创新,都能够成为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实际上,这种矛盾只是表面的,而非实在。从不同方面来理解,意义不同。一方面,为解决一个问题,一个人必须要具有相关的专门知识,他对这个问题了解得越多,就越有灵活性;另一方面,知识也可能具有局限性,如果在一个问题的传统的意义上受到了过多的训练,就有可能形成知识功能上的固定性,阻碍一个人认识那些新颖性的东西,从而不能创见性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习的是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质量?质量高的知识能够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料与土壤,反之,质量低的知识也许会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羁绊。
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呢?
1.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
这类知识具有稳定的组织方式,虽然它对思维也起着一定的定势作用,但同时也起着使思维经济化的积极作用。人们在思考复杂的问题时,常需要在头脑中展开多种平行的信息加工活动。但记忆能力总是有限的,使得人同时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也受到限制。这就要求主体最经济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对某些过程给以尽可能少的注意,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减轻了思维负担,缩小了思维的搜索范围,提高了思维的效率。
2.程序性而不是事实性知识
知识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只告诉人们一个事物(定理、公式、法则等)到底是什么,事实性知识则让人们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明确完成一项任务应采取哪些行动,而且使他们明确在哪些条件下才能采取这些行动。具有这类知识的人,只要在现实情景中遇到满足记忆中知识的某项条件,就会转化已有的知识形态,采取相应的行动。(www.xing528.com)
3.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
知识以概念等为表现形式。概念精确,人们在思维中就有了对事物进行内化操作的材料,可以进而发现事物的新异特征。概念之间的联系性对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观念的结合、不同概念的联合,实际上是创新产生的重要火花,它既使知识的定势影响减小,也容易生成新概念分子。
4.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
面临复杂的问题,需要多种多样的知识,但是,一般说来,那种能方便地储存、提取的知识,是有助于更灵活地应用于创新活动的。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将专门的知识纳入了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思维的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5.多方面、多类型的知识
业已证明,能力并不能迁移,操练智力结构中的某些内容领域内的功能,不会自动地迁移到所有其他的类别中去,传统的形式训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另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是多方面的,创新的潜能在不同的个体那里表现形式不同,如有的擅长视觉信息的加工,有的擅长听觉信息的加工,有的则擅长符号信息的加工。因而,提供多方面的知识适应个体不同潜能,为不同的创新能力提供原材料,显得尤为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