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
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四个类型:①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②Know-why,有关为什么的知识,它涉及一些自然原理和规律;③Know-how,知道怎样做的知识,也就是技艺和能力;④Know-who,就是我知道万一有了问题,我该找谁。其实Know-who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人力知识。比如,你要开公司,要招经理,我给你介绍,因为我知道谁在这方面的技艺最高,这就是人力知识。
这四类知识的获取有着不同的途径:Know-what和Know-why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参加讲座和处理数据等方式获得,而Know-how和Know-who知识则主要根植于日常实践。其中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表述出来的知识,也即我们一般所说的显性知识。典型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本、计算机数据库、CD ROM等中。显性知识的特点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而后两类知识(即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亦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缺少外化的物质载体,传播给别人也很困难,就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那种知识。例如,技术高超的画家或能工巧匠很难将自己的技术或技巧表达出来从而将其传播给他人。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机械设计师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基础。由于知识发展十分迅速,知识的增长呈现“知识爆炸”的特征,因此,知识的积累对于把握机会举足轻重。
对于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如图2-2所示。对于企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言,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主要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三大类,其中经济包括财务、会计、商业和安全生产等内容,如表2-1所示。
图2-2 帷幕式知识结构
0—工人 1—工长 2—车间主任 3—部门负责人 4—技术负责人 5—经理 6—总经理
表2-1 技术应用型人才所需知识结构
图2-3 知识的类型
现代企业是一个知识性的组织。对于企业来说,要创新就得不断地丰富知识,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打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拥有某一项技术专长,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产生企业特定的知识体系,如图2-3所示。其中公司独有知识、行业知识、科学知识三者的重叠部分就叫做企业专业知识。
2.技能
技能是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如学习机床操作、计算机绘图、电焊、修理等。
知识与技能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它们获得的途径不同:知识可以从书本上来,可以靠灌输来获得;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联系才能获得,通过反复联系可以使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一般的学校教育不能代替技能的训练,因此,在从事一种新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它们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必须依靠技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用人单位更需要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仅有知识而缺乏技能所谓“高分低能”的人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3.能力
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较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具体地讲,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高技能人才,能力不仅是指技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还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综合职业能力。(www.xing528.com)
从技术的角度,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类人才的特征之一。技术应用型人才处于“中间型人才”地位,他应具有适当的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是主要应用智力技能的劳动者,能满足在企业第一线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作需要。
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能去解决生产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技术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机械制造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制图、工艺编制、制造加工、技术测量、质量控制等基本能力要求。同时由于技术问题的复杂性,他还应有较强的综合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另外,动手能力非常主要。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够,造成创新能力不够,就适应不了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动手能力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拿起来能干,二是干得好。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除技术能力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第一,交流能力,学会交流,学会与人相处。不仅是在国内交流,还要学会在国际舞台上如何交流,融入到国际背景之中。这就需要有文化,需要人文和科学的融合,能正确地开展社会交往,具有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掌握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能够独立并熟练开展工作的业务工作能力。第三,具有完成企业技术项目、技术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第四,能够运用新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业务途径的技术开展能力。第五,适应自身发展和工作需要所必备的较高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知识和技能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它既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前提,又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时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准备条件。能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较之能力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与技能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4.素质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的品质结构。航空工程的先驱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冯·卡门有句名言:“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那么,未来这些为我们创造世界的工程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未来合格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计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高的机械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善于归纳和总结,不断提高,并在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要拥有专业的知识,足够的实际工作经验,准确的判断力,不断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处理问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与上级领导的沟通和下面工人的沟通;要培养自己稳重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能浮躁,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经常了解相关的行业动态,及时充电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名誉院长布朗博士(Gordon S.Brown)对工程师进行了分类,并提出工程师有四种类型:科技家类型、革新发明家类型、现场工程专家类型及管理规划工程类型。即便都叫“工程师”,其所需素质、劳动特征和职责范围也有不同。
(1)科技家类工程师 指那些具有抽象思维才能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善于发现现有工程系统或装备能力的缺陷,善于把一些抽象的、彼此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用新的方式关联起来,以求达到工程实用的目的。他们与科学界有密切联系,有的甚至就来自科学界。但他们与纯科学家不同的是,他们主要是追求适用而不是探索未知;他们也不同于发明家,因为他们的贡献主要是出概念、出思想,而不是创制一个具体的产品。这种人才是难得的少数,在工业发达国家,他们总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得到一批这样的“思想家”来为自己在科技发展战略上出谋划策,从原理上开辟出有远见的技术发展方向,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实在是命运攸关的大问题。
(2)革新发明家型工程师 指那些有强烈的欲望,力求创造性地运用当代知识来发明或建造工程系统的工程师们。他们是发明家、革新家。他们的工作也具有高度智力和创造性,但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发明设计和建造好用的东西,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工程的适宜性及经济的合理性。他们与科技家类工程师有密切联系,并往往在开发研究室、工程设计部门或制造部门工作。因为其成果可以在提高效率、增大经济效益方面起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他们无疑是工业部门中的一股很活跃的力量。
(3)现场工程师 指那些在现场从事建造、操作和维护复杂机器和工程系统工作的工程专家们。正是这类工程师保证了各种复杂工程系统的建立和正常运转。这类工程师是工程技术人员中最大的一组,他们也要具备数学、现代科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但并不要求像前两类人才那样具有深厚理论基础或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竞争力。他们对自己负责的系统有经验、有感情,对每一个细节都有深刻的了解,一旦有了故障,他们就像有经验的大夫诊断病人一样,能立即找出病源所在,手到病除。他们的劳动大部分是知识性乃至经验性的,他们的才能主要不是表现在创新的思维上,而在机敏的实践中。他们是勇敢聪明的实践家、实干家。正因为现代工程实践总是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因而要求他们在组织才能方面比前两类更高一些。
(4)技术规划与管理工程师 指那些在领导或管理部门工作,但活动仍然以技术背景为主的工程师们。他们在边缘领域,例如某些工程学和工业管理,乃至环境科学之间的交界面上工作,“翻译”和应用技术。他们的特点是:知识面比较宽,但对某一类工程知识并不要求像前三类那么深;对国家或企业的方针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对他所从事的那个交界面的各个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和较深入的了解。这种素质对于那些在领导部门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如图2-4所示。技术应用型人才成长模式如图2-5所示。
图2-4 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图2-5 技术应用型人才成长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