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结构的演进,一方面表现为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再转向以高精密加工产业为中心;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再转向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以纺织工业为主导转向以钢铁工业、汽车工业为主导,再转向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产业内部的如图1-1所示的微笑曲线变化,即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延伸和扩展;由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和转移。由图1-1可知,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生产制造和装配位于附加值较低的中间位置,而制造前端的研发、咨询和制造后端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的附加值较高。图1-2所示的某定价88美元的地球仪,开发环节获利48美元,而我国广东的制造商仅仅获利3美元。
图1-1 产品生命周期的微笑曲线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全球。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制造业产量和出口总量已经进入大国行列,1978~2006年,中国空调、彩电等家电产品的产量增长了1万倍以上,集成电路、电脑等的产量增长了1000倍以上,化学纤维、汽车产量等增加了数十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1978~200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以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衡量的年均增速为10.89%,2000~2005年为11.1%,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主要国家的指标。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DVD和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产自中国。
(www.xing528.com)
图1-2 触摸式发声地球仪利润的分配
制造业在我国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在当前,而且将在长期内居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重视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质上是经济竞争的需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制造出高水平的产品,就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曾说:中国现代化的支柱是建设制造强国。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虽然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但其载体仍是制造业,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工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制造业仍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国家要想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这句名言出自《夺回生产优势》一书的扉页,反映了美国人对20世纪80年代忽略制造业的反思。“再工业化”趋势则出现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重新广泛关注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由于美国经济过度依赖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因而在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明确表示,美国要通过出口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地增长。“再工业化”既不是传统制造业的恢复,也不是海外工厂的回归,而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强化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和分工优势,保持重要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尽管美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但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9年《工业发展报告》,在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增加值中,美国仍然排名第一,占25.4%(日本占15.9%、德国占8.5%);在工业竞争力指数中,美国排名第11(中国排名第26)。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学者、专家已将生产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一起并列为21世纪科学的四大支柱。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