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生产工艺可分为成形类针织服装生产工艺和裁片类针织服装生产工艺两大类。
成形类针织服装生产工艺即成形衣片缝制工艺,是利用成形针织品编织工艺,编织出衣服形态的衣片和衣坯,然后缝合成衣。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款式设计→样板设计→原料准备→横机织造→染整工序→装饰工序→检验→成衣定形→成品检验→包装→入库
裁片类针织服装生产工艺即坯布裁片缝制工艺,是把针织坯布按样板裁剪成衣片,然后缝合成衣的生产方式。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款式设计→坯布准备→裁剪→缝制→后整理
1.款式设计 主要完成确定成衣款式、规格、样板设计、面料组织、克重等指标的设计。
2.坯布准备 指服装生产前的面料准备过程,一般需经过以下流程:
内衣类:原料进厂→检验→络纱→织造→坯布检验→缩碱→精练→漂染→脱水→烘干→定形→轧光→堆置
外衣类:确定坯布组织,使用原料、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平方米克重)等指标。
3.裁剪 针织服装生产中,裁剪是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同时还决定着用料的消耗。因此,裁剪工程是服装生产中的关键工程,要有科学的工艺要求,严格的生产管理,确保裁剪高效优质。
裁剪工程一般要经过制订方案、排料画样、铺料、裁剪、验片、打号、包扎等工艺过程。
4.缝制 将裁成的衣片连同必要的辅料进行缝合组装加工成服装或其他服饰用品。缝制是按缝制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的。缝制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缝制工艺流程、确定缝制用各种辅料的品种规格、确定各工序缝制设备机种等。缝制工艺设计原则是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的设备条件,力求人员工种、机种配置保持相对稳定和有较高的利用率,使各工序间均衡协调,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5.后整理 包括剪线头整理、熨烫、折验、包装。
成品检验是产品出厂前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项目,外观检验内容有尺寸公差、外观疵点、缝迹牢度等。内在检测项目有面料单位面积重量、色牢度、缩水率等。(www.xing528.com)
(三)针织服装规格设计
服装规格是指成品服装各部位尺寸的大小。服装规格类型有样板规格、细部规格、示明规格。
1.示明规格的表示方法 用1~2个主要部位的尺寸来代表服装的适穿对象,这1~2个主要部位的尺寸规格即称为示明规格。有以下四种类型:
(1)号型制:上衣以服装穿着者的胸围为型,身高为号;裤子以服装穿着者的腰围为型,身高为号来表示。体型分为四类,用代号:Y、A、B、C表示。例如165/88A表示服装适穿对象是身高165cm左右,胸围88cm左右,A类体型。
(2)领围制:男衬衫专用,以领围尺寸表示。有公制和英制两种。一般以1.5cm(1/2英寸)为一档,从34~43cm,目前我国常用以1cm为一档。
(3)胸围制:贴身内衣、运动衣、羊毛衫、紧身针织外衣常用。上衣以胸围、裤子以臀围为主要尺寸表示。分公制和英制两种。公制一般儿童用50、55、60表示,少年用65、70、75表示,成人80以上,每5cm为一档。英制儿童用20、22、24表示,少年用26、28、30表示,成人32以上,每2英寸为一档。
(4)代号制;用数字或英文字母作为服装的规格代号应用较广。儿童服装用2号、4号、6号表示,少年服装用8号、10号、12号表示,成人应为14号以上。但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用英文字母S(小号)、M(中号)、L(大号)、XL(加大号)、XXL(特大号)等。代号制中的数字表示适穿儿童的年龄,如2号表示适于2周岁左右的儿童穿着。而英文字母代号本身没有确切的尺寸意义,只表示相对大小。例如,S号是小号,它可以是75cm、80cm、85cm、90cm胸围不等,而以后的每个号均比前一个号大一档(5cm或2英寸)。
2.针织服装规格的设计依据及标准 针织服装规格设计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针织服装外衣与内衣的规格确定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工业化生产的针织外衣,规格设计主要运用国家号型标准来进行设计,这种方法较科学、准确;其次,是客供标准,即由客户提供规格尺寸和款式图,多用于出口产品。针织内衣的规格则通常是参照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工厂暂行标准执行,最关键是能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外销产品因销售对象要求差别很大,一般由客商提供详细规格或主要部位的规格尺寸。针织服装设计中通过量体、加放尺寸来确定规格的方法只针对特殊体型和适体程度要求较高的运动服、外衣及礼服等。
3.针织服装主要部位规格测量方法说明 国家标准(GB/T 8878—2008)中的测量部位如图3-4-2所示。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测量方法见表3-4-1。
图3-4-2 国家标准中部位测量示意图
表3-4-1 针织成衣测量部位规定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