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资料
表7-7给出了关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数据和相应的综合评价标准[203]。其中所选定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包括:x1灌溉率(%)、x2水资源利用率(%)、x3水资源开发程度(%)、x4供水量模数(万m3/km2)、x5需水量模数(万m3/km2)、x6人均供水量(m3/人)和x7生态用水率(%)。
表7-7 评价指标数据和评价标准
如表7-7所示,将水资源承载能力分为三级:Ⅰ级为较差,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其饱和值,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小,区域发展下去将发生水资源短缺,应采取相应对策,否则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Ⅲ级为较好,表示本流域水资源仍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其供给情况较为乐观;而Ⅱ级情况介于两者之间,表示本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流域的经济发展[203]。
2.指标一致性检验和处理
由于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开发程度、供水量模数、需水量模数指标值均为其值越小则承载能力越强;而人均供水量、生态用水率的取值确正好相反,即相应的值越大则承载能力越强。因此,对于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来说,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分析,应该作指标的一致处理。这里将人均供水量、生态用水率两项指标进行处理,即对这两项指标的原始值取倒数,并分别称之为单位水量人口负荷(人/103 m3)和生态用水指数。处理后的指标数据值表7-8。
表7-8 指标值一致性处理结果
3.结果及分析(www.xing528.com)
以表7-8中的评价标准指标数据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其中n=3,m=7,通过模型优化得最优投影方向为
对应三级水资源承载能力标准的投影特征值分级标准为:Ⅰ级>2.6208,Ⅱ级0.8913~2.6208,Ⅲ级<0.8913。同样可以计算待评价的6个区域相应的投影特征值zi,其结果见表7-9。
表7-9 评价区域投影特征值及相应评价结果
分析表7-9中的结果可知,淮河流域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均未达到Ⅲ级标准,说明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都已达到相当规模,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洪泽湖以上、淮河流域、山东半岛以及淮河片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潜力,相比之下,洪泽湖以上水资源开发潜力比另外三个区域更大一些,同时,淮河流域和淮河片与洪泽湖以上和山东半岛又有所不同,淮河流域和淮河片的状况类似,即水资源承载能力潜力相对较小,接近Ⅰ级标准,说明这两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已趋于饱和,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而淮河下游平原、沂沭泗水的投影特征值均大于2.6208,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属于Ⅰ级,表明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小,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善。这一分析结果与秦莉云等[203]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