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不断恶化相互关联。在1972年民间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第一篇报告《限制增长》指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社会因受大自然和人类体系的制约而遭受致命打击,为人类的前途敲响了警钟[27]。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8]。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一个崭新的目标和全新的发展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接受,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组织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做了深刻而广泛的研究[29~31]。我国于1994年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行动措施[32],大量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33~40],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全国各省市做出相应的评估,以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20,41~43]。总之,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迫使人们改变过去陈旧、落后的发展观念,转向一种全新的发展观点——可持续发展[44],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和理想的发展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为日益尖锐的环境和发展这对矛盾寻找了一条可行的对策和出路,提醒人们不要只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由此带来对后世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45]。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全球范围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46]。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影响较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47]:
(1)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较早的时候,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它表征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48]。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发展且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49]。
(2)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且提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在这9条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还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但是只有在“发展”的内涵中包括有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获得必须资源的途径,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环境,“发展”只有使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www.xing528.com)
(3)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这类定义都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Edward 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50]。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当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51]。当然,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52]。
(4)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政策和管理因素之外,科技进步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无从谈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53]。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52]。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差、效率低的表现,他们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以缩小技术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力。同时,应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更有效的使用矿物能源的技术,提供安全而又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来限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CO2的排放,并通过恰当的技术选择,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以保护臭氧层,逐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然而真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由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4月提出的,并在1992年巴西会议上得到公认[47],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增长;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而建立的新的发展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