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拆除爱沙尼亚青铜战士纪念碑引发俄罗斯不满

拆除爱沙尼亚青铜战士纪念碑引发俄罗斯不满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一块三角形的小山坡上竖起了一尊青铜铸造的战士像,也被称为“青铜战士”碑。4月27日,爱沙尼亚政府下令拆除塔林纪念碑,并将择时将烈士墓搬迁至郊区。俄罗斯人把移走纪念碑视为对苏联将士在“二战”期间浴血奋战历史的否定,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爱沙尼亚政府一手促成了紧张局面。这也是第一个以网络战为主要研究对象,由多个国家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合作机构。

拆除爱沙尼亚青铜战士纪念碑引发俄罗斯不满

爱沙尼亚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自1940年8月到1991年8月,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一块三角形的小山坡上竖起了一尊青铜铸造的战士像,也被称为“青铜战士”碑。碑的下方两边分别用俄文和爱沙尼亚文写着“纪念1941年至1945年战争的牺牲者”字样。纪念碑基座下是一座苏联红军烈士墓,安葬着1944年秋天苏联红军解放德国控制的塔林时牺牲的13名红军战士。纪念碑和烈士墓于1947年7月22日落成,此后,这里成为苏联和爱沙尼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活动场所。人们在此敬献花圈,吟唱革命歌曲,缅怀先烈。

谁也不曾料到,60多年后围绕这座纪念碑的去留问题引发了爱沙尼亚与俄罗斯之间的争议,进而导致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战争。当时,爱沙尼亚已经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超过2/3,绝大部分金融交易以电子和在线方式进行。一方面,爱沙尼亚拥有多项网络应用水平的世界第一,如第一个通过网络进行总统选举,第一个将“上网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写进宪法,第一个推出“电子身份证”等。而另一方面,爱沙尼亚经济社会运行高度依赖互联网的同时,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却很脆弱。

2007年1月10日,爱沙尼亚议会通过一部《军人葬地保护法》,规定国家在建设新的公共设施需要用地或是出于安全考虑时,可以将军人墓地、纪念碑等迁移,这一法律为拆除塔林纪念碑提供了法律依据。4月27日,爱沙尼亚政府下令拆除塔林纪念碑,并将择时将烈士墓搬迁至郊区。这一决定和行动激起了反对者的极度不满,进而引发街头暴力冲突,致使1 300多人被捕,100人受伤,1人死亡。俄罗斯人把移走纪念碑视为对苏联将士在“二战”期间浴血奋战历史的否定,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爱沙尼亚政府一手促成了紧张局面。

街头骚乱和外交指责的同时,爱沙尼亚的整个网络开始经历当时最严重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持续时间长达3个星期,多达8.5万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被劫持用于实施攻击,网络袭击的目标包括爱沙尼亚国会、政府部门、银行以及媒体网站,很多重要网站不堪重负陷于严重瘫痪,爱沙尼亚最大的银行汉莎银行的在线服务也一度中断。这次攻击规模广泛而且深入,造成了巨大损失。

事后调查显示对爱沙尼亚发动网络攻击的来源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尽管有一些线索显示攻击指令的源头位于俄罗斯境内,但是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攻击发起者是俄罗斯境内的组织或机构。俄罗斯政府也极力否认参与或策划了这次网络攻击。由于攻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网络瘫痪严重,一些媒体将之称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国家之间的网络战争。(www.xing528.com)

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之后,爱沙尼亚共和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安全战略》,建立了国家网络防御分工协作体系,2014年又出台了第二个《网络安全战略》,进一步增强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防御能力,提高网络教育水平和意识,促进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

2008年5月,爱沙尼亚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7个北约国家在首都塔林签署协议,建立一个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这也是第一个以网络战为主要研究对象,由多个国家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合作机构。卓越中心的核心宗旨是通过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提高北约网络防御备战和协作能力,研究和撰写服务于北约的网络战国际法手册。卓越中心举办的“锁盾”和“十字剑”等一系列网络战演习,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国际网络防御演习(图7-1)。

图7-1 “锁盾”网络战演习(2014)

(图片来源:北约网络合作防御卓越中心网站http://www.ccdcoe.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