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网一开始就被确定为是无中心和开放性的,这种设计理念非常有吸引力,新的技术、协议、应用、设备不断加入进来。1970年,阿帕网初具雏形,不仅通信线路和网络带宽可以共享,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也可以共享。阿帕网开始向更多非军用部门开放,对阿帕网的构想和运行最感兴趣的,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技术和研究人员,很快越来越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接入了这个网络,还有一些研究机构建立了自己的开放网络,各个网络使用不同的拓扑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加入阿帕网时则遵循一致的协议。
阿帕网发展迅速(见图1-2)。1971年,阿帕网扩充到15个节点。1974年,阿帕网已发展成为连接整个美国大陆的计算机网络,并能通过卫星通信与距离更远的夏威夷州进行连接,西欧的英国和北欧的挪威也通过卫星加入连接,使欧洲用户也能通过英国和挪威的节点入网。1975年7月,阿帕网的运行架构已经基本确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把阿帕网的管理权移交给国防部通信局,这项移交进一步促进了阿帕网的扩展。1981年,接入阿帕网的节点数已达94个,分布在全球88个不同地点。
图1-2 阿帕网联网节点的变化示意图 (www.xing528.com)
(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站http://www.darpa.mil/)
技术研发也在不断扩展。1973年,斯坦福大学教授文特·瑟夫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罗伯特·汗共同提出一个传输控制协议,包含相互身份确认的方法,定义消息进行重组的方式,以及利用可用带宽来控制传输速率。随着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架构的提出,各个层级的应用协议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运行在不同架构和不同操作系统之上的网络也实现了连接,这使得阿帕网越来越趋近于现在意义上的互联网。在这一时期,美国和欧洲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致力于提出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网络协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扩展。
阿帕网是为了军事对抗目的而建立的,但所幸美苏冷战并没有发展成热战,为确保生存的军事通信网络并没有在战争中派上用场。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阿帕网极大地方便了不同国家、地区和部门的研究人员通过这个新平台进行信息、技术和数据的传递和交流。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又建立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用于连接全美国的五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百余所大学共享教学和科研资源,该网络也与阿帕网互联。1990年,阿帕网中止了所有非军事任务的运营活动,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便成为国际互联网初期的主干网,随即阿帕网上那些非军事的网络资源和应用迅速转移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由于是政府出资,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只对大学及公共研究机构免费开放,而且限制在该主干网传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数据和信息。许多大企业对分布式互联网络潜藏的巨大商机予以极大关注,并且出现了一些由企业自主兴建的主干网络。
到了1992年,由于互联网的技术和应用已日趋成熟,为了推进互联网的商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将适时停止运营互联网,并鼓励和资助各类商业实体参与建设主干网。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签署行政命令,宣布互联网向商业和公众开放,由此正式掀开了波澜壮阔的网络时代的序幕,中国也是在这一年实现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从此,国际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科学基金会网也于1995年正式退出商业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