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抗使命:阿帕网的起源与演变

对抗使命:阿帕网的起源与演变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8年,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阿帕网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军事通信网络。这意味着在同一个时间点,这条通信链路仅能由一对通话者使用,一组对话结束后,其他通话者才能使用同一条通信链路。可见尽管阿帕网被设计用于军事用途,但参与研究和开发的主力是大学和研究机构。

对抗使命:阿帕网的起源与演变

应对这一挑战的任务交给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这是一个非常牛的部门,主持和资助了许多重大科技发明的研发,如气象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空天飞机无人机等,“阿帕”(ARPA)是该局英文缩写的发音。1968年,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启动阿帕网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军事通信网络。该网络要解决一旦遭受苏联核打击,当某个或多个节点遭损毁时,由这个网络支撑的军事通信指挥控制系统仍能继续发挥作用。

当时通行的通信技术是电路交换,是一种点对点的直接连接,两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需要占用专用电路或者预先制定带宽。这意味着在同一个时间点,这条通信链路仅能由一对通话者使用,一组对话结束后,其他通话者才能使用同一条通信链路。为了实现数据共享,就必须将所有节点并联起来,就如同电路一样。这种连接方法的好处是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但如同串联起来的一排路灯,只要其中一个路灯或一段线路出现故障,所有路灯都会熄灭。美国国防部还担心,如果把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军事指挥中心,一旦军事指挥中心被敌人摧毁或传输线路被切断,那么整个军事指挥系统都将陷于瘫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他们设想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络通信系统,这个系统由许多分散的节点构成,每个节点都能够独立运行,无须从其他节点获取指令和数据,任何一个节点被摧毁后,剩余的节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节点又能通过分布式网络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协同工作。为了从技术上实现这个分布式的网络通信系统,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经过讨论,决定采用包交换技术来传输数据,采用包交换技术,既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率,也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专家们还明确了阿帕网要遵循的技术要点:

-共享硬件、软件数据库资源

-利用分散控制结构(www.xing528.com)

-应用包交换技术

-运用高性能通信处理机

-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

阿帕网于1968年开始组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第一个合同,为阿帕网建立一个网络测量中心。至1969年年底,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建立了四个联网节点,也就是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第一台主机放置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其功能是网络测量中心;第二台主机放置于斯坦福研究院,其功能是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台主机放置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其功能是交换式教学;第四台主机放置于犹他州立大学,其功能是图形处理。可见尽管阿帕网被设计用于军事用途,但参与研究和开发的主力是大学和研究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