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体管的结构
(1)结构组成 晶体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它可分为三个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晶体管有两种PNP和NPN两种类型,如图7-16所示。
图7-16 晶体管的类型及符号
a)类型 b)符号
(2)结构特点
①发射区掺杂浓度大。
②基区很薄(几微米几十微米)掺杂质少。
③集电结面积大。
2.晶体管中的电流分配
①发射结正向偏置导通后,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电子扩散运动形成IE。
②电子在基区中不断扩散与复合。由于基区很薄,电子很快扩散到集电结边缘。又由于基区掺杂浓度(空穴)小,很少一部分电子与空穴复合,复合掉的空穴由EB再提供,便形成了IB。
③电子不断被集电极所收集。由于集电结反偏,漂移运动占主导地位,集电结附近的电子可顺利通过集电区,这样就形成了IC。
图7-17 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④电子运动规律。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内电场被削弱,相当于PN结变窄,所以发射区的电子因浓度高很容易扩散到基区,形成发射极电流IE,同时由于集电结反偏,内电场加强,相当于PN结变宽,所以集电结附近的电子则在集电极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很容易到达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同时基区在正向电源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不断发生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三种电流的分配关系为
IE=IC+IB (7-13)假设发射极提供了50个电子,基极有1个空穴与其中1个电子发生复合,则集电极将收集49个电子,这种分配关系是不变的。这就是电流的放大作用,令IC/IB=hFE,hFE是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图7-18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
3.晶体管中的电流放大作用
将一个NPN型晶体管按图7-18进行连接,则此电路存在两个回路,回路1为基极回路,回路2为集电极回路,两回路均经过发射极,因此被称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在电路中改变RB,基极回路的电流IB发生改变,则集电极电流IC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将变化的电流测量,列入表7-1中,在表中反映出,IB的变化(调整RB),IC、IE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表7-1 IB、IC、IE之间的电流关系
从表中可看出:发射极电流IE=IC+IB,基极电流由0.02mA变化到0.10mA,变化量ΔIB=0.10mA-0.02mA=0.08mA,集电极电流变化量ΔIC=4.90mA-0.98mA=3.92mA,可以看出,基极电流较小的变化,可引起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这即为放大作用,电流分配关系如下:
(1)电流分配关系IE=IC+IB
(2)直流放大倍数
(3)交流放大倍数
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各晶体管的放大倍数是不同的。(www.xing528.com)
(4)三种接法即共发射极接法、共基极接法、共集电极接法,如图7-19所示。
图7-19 晶体管的接法
a)共发射极 b)共基极 c)共集电极
(5)三种工作状态
①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用于模拟放大电路。
②饱和状态: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用于开关电路(数字电路)导通状态。
③截止状态: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用于开关电路(数字电路)阻断状态。
4.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1)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按照图7-20所示电路进行连接,输入特性是测量UBE与IB之间的关系。UCE不变时,调整RB,测量UBE、IB,得到输入特性曲线。从输入特性曲线可以看出,UBE小于0.5V时IB为0,当UBE达到0.5~0.7V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导通,有了基极电流IB。若UBE发生变化,则基极电流IB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即基极电流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随UBE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晶体管的输入特性。它反映了晶体管的UBE与IB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7-21所示。
图7-20 晶体管特性测试电路
图7-21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
(2)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按照图7-20所示电路进行连接,输出特性是测量UCE与IC之间的关系,IB保持为一定值。UCE与IC的对应关系如图7-22a所示。
由图7-22a中可以看出,当IB为30μA时IC约为3mA,UCE的变化对IC基本没有影响。
图7-22 晶体管输出特性
a)特性曲线 b)放大作用
当IB为50μA时IC约为5mA,UCE的变化对IC基本没有影响。
当IB为70μA时IC约为7mA,UCE的变化对IC基本没有影响。
这就说明IC的变化是随着IB的变化而变化,IC/IB=hFE即直流放大倍数,hFE≈β。
从输出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在输入电流变化(即ΔIB发生变化)时,将导致集电极电流发生变化ΔIC。如图7-22b所示,基极电流在10~90μA间放生变化,引起集电极在1~9mA之间发生变化。这就是说,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使集电极电流产生较大的变化,若基极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集电极电流也将按照正弦规律做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电流放大作用。
图7-23 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5.单管放大电路
图7-23所示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接入电源EC,RB提供基极电流IB;RC提供集电极电流IC。IB、IC为静态工作电流。
正弦交流信号电压ui经过C1从基极输入,在进入基极后,与基极原静态电压UBE(0.5~0.7V)叠加,使UBE出现相应的变动的电压,即ube,UBE的变动(由输入特性曲线)引起IB的变动,IB的变动经放大后IC有了较大(IC=βIB)的变化,由于IC经电阻RC提供的,流过RC的电流发生了变化,则UCE=EC-ICRC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点电压的变化如图7-24所示),经过电容C2将UCE变化电压的交流成分uo送到了负载电阻RL两端。Uo/Ui即为电压放大倍数Au。
图7-24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流与电压波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