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被、作物与土产
如前所述,芙蓉圩地区地势低洼,水面广大,与这种环境相适应,其形成了该地特有的农业景观。时人的描述能够给后人提供一个直观印象:“蓉湖一围,其内圩之田尤为沃壤,夏秋之交,黍谷垂花,桑麻遍野,至于枕山带河,绿阴千顷,堤柳汀葭,池荷掩映,此亦湖中之胜概也。”[92]显然,这是对芙蓉圩地区正常年景田园诗般的描写,而实际情况与此出入很大。
在围湖成田之前,芙蓉湖地区的情况非常原生态,“本属大川,为蛟龙出没之处,汪洋浩荡,湖滨烟渚,蒲柳萦回,浴鸥飞鹭,夹岸芙蕖,唐宋诸贤乘舫载酒,为游览之地”[93]。唐代陆羽留下了这样的描述:“(芙蓉湖)湖面百里,一望皆菰蒲荷芰,为江南烟水伟观。”[94]随着逐步的围湖成田,芙蓉湖水面大量减少,加之当地渔业很重要,而“荷柄多刺,养鱼无所利,柄未出水辄划之”。因此,农民也有意减少荷花的种植,导致荷花资源迅速减少,到清末已经“存者无几,今梁家桥、朱家荡等处不满百池矣”[95]。与之相应的,是原始的水生资源逐渐被人工种植的粮食作物所取代。尽管从自然条件上来看,江南地区的水热条件是可以实现稻麦复种或双季稻的,但能否真正实现,还要取决于诸多要素。宋代郏亶曾云:“吴人以一易、再易之田,谓之白涂田,所收倍于常稔之田。而所纳租米亦依旧数,故租户乐于间年淹没也。”[96]这反映出地租制度对耕作制的影响。
从自然环境与水土资源来看,芙蓉圩地区适宜于水稻种植。尽管明清时期,稻麦复种制已经在江南地区有了比较普遍的推广,但麦作在芙蓉圩地区仍很少见。由于该地的地形条件限制,“湖田极低,有寸雨即涨尺水,水势有聚无散,故久雨即惊,一潦则洪波停蓄,半年不退”。这种环境不利于麦类作物的生长,被称为“不麦低田”。因此,该地每年仅有水稻的秋熟而没有麦类的夏熟,“荒一熟则两年受饥,如连荒两熟,直至三年之尽方得接食,较之别处之田,连失五熟矣”[97]。在圩田内部,高低田之间也存在有差别。在水利形势上:“惟是田居最下,上流灌注,沿塘之高阜方庆甘霖,内地之低洼已经忧汩没。此又惊怆最先,患潦独甚者也。”圩田外高内低,导致“旱荒则外围岸边之田或可溉以外塘之水,其内地已一片皆焦”;而水灾时,“外围岸边之田或可泄水于外塘,若内地不得曲防害众。只就沿边看荒,似乎稍有生机,又远望芦苇隐现,疑有熟处。不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98]正是由于常患水灾,“往往有极盛之麦,经三日水淹,枯黄过半者”,由此导致麦作在这里不普遍。
到民国时期,麦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在沿圩堤岸的头进高田区,低田仍不普遍。1930年,为改良农业,有人曾在当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区岁获稻麦二熟,低区一熟者称为不麦,全额低区逾半,故苦潦不畏旱。惟壤性昔称朽腐,注水若漏,旱时灌水颇费时间。每亩产麦约一石,以全余田亩约五万亩计,麦约二万余石。”[99]而高低田的差异仍非常明显:“(芙蓉圩)沿堤田亩,地势较高,以现状观之,麦杆高可及胸,比较杨家圩为优,尤以东洲前村一带为最佳。据农民言,该处年有收成,每年约可及二石,较之圩外高区为佳。惟洋子坝南部、龙头潭附近、大湖沟西部,皆未下种,约及四五千亩,余如吴慕湾、陶家坝亦属低区。故虽种麦,以受水淹之故,不甚茂盛,甚显明也。”[100]
丰水的环境不利于麦类的种植,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这里的水稻较有名气,清人认为“水足,故(米)粒圆湛,颇有精华,胜他处米”,因此“铺仓场辄能辨之”。民国时调查亦认为:“全圩农田土质肥沃,产米圆湛有精华。每亩出米二石余,年产稻米约十余万石。”[101]除了稻米外,其副产品稻杆亦有特色,“稻杆亦长,有火力”,这些特点可以使稻杆充当燃料。
至于其他植被如林木等,较为少见,“圩乡多水少树,木有桃、杏、桑、柘之类”,这些木材除了薪、棺之用外,往往在洪涝灾害时用作抗洪物资,难以长期保有。只有适水的杨柳比较适应,大量生长,如道光二十年(1840)大水破围,其他树种淹没殆尽,“惟杨柳不畏,水无所害。然剪伐为薪,存者亦寡。至梨栗橘枣,本不经见,非水乡所宜”。与丰水环境相适宜,土产之物多系水生,如莲子、莼菜、菱类及鱼类等,且产量较丰。[102](www.xing528.com)
2.土壤景观
芙蓉湖地区长期为湖泊沼泽地貌,成圩不过数百年,因此其土壤性状也有其特点。近代之前,虽无科学的调查与认识,但当地人已经对此有所认识。他们认为:“湖中土性朽腐,旱不盛水,一溉即渗漏田底,随戽随涸,最无救济之术。”或云:“壤性朽腐,注水若漏巵,旱又可虞。”[103]这种情况反映了当地最初由于地下水位高,湖水与地下水相混,因此土壤颗粒稀疏,难以保持水分和养分的现象。民国时期夏寅治对此地做过调查,取土化验,并与其他低洼地区作了比较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具体见下表:
表7-3 芙蓉圩等低区土壤分析报告表
资料来源:夏寅治《芙蓉圩等低区土壤分析报告》,载《太湖流域水利季刊》1929年第4期。
其分析报告认为:“(芙蓉圩地区的土壤)粘着力颇强,不易耕锄,亦难透气与水,腐腐殖质、磷酸及窒素,尤见缺乏,宜混粗松之土,方能合用。除豆科作物之外,宜混用少量之石灰,然后有硝化之效力。”[104]由于在耕作制度上常年是一熟晚稻制,很少进行水旱轮作,更谈不上深耕,但毕竟芙蓉圩已经历了数百年的耕作,土壤性状有所改善。尤其是靠近大围岸的土地,由于靠近村庄和河浜,长期挖河挑土、施用河泥等原因,较他处肥沃,且地势较高,因此稻麦均能生长良好。“盖圩外田底为黄土,圩内为黑土,麦根入土较深也。”从圩田的边缘到中心,由于地势渐低,每年淹水时间增长,土壤中滞水现象严重(尤其在淹水季节),透水透气性差,属于典型的滞水水稻土。[105]民国时期调查所绘地图中的“种麦状况”,表面上反映了高低田区小麦生长形势的差异,但实际上既反映了圩内地势高低的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性状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壤调查也证明,这一地区的土种主要属于乌栅土(脱潜型水稻土),在水、肥条件上有一定的缺陷,增产的潜力关键在于降低地下水位,解决土、水、气之间的矛盾。[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