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圩田景观的形成及环境影响分析

圩田景观的形成及环境影响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圩田是江南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景观之一。圩田形成过程、具体形态及引发的环境影响,与江南地区的水利事业息息相关。显然,圩田的平均面积大为缩小,即小圩成为了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地区圩田区域社会的构建及其运作模式,从而获得对于圩田更为清晰的认识。

圩田景观的形成及环境影响分析

圩田是江南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景观之一。圩田形成过程、具体形态及引发的环境影响,与江南地区的水利事业息息相关。现存最早对江南圩田形态的描述,来自宋代的范仲淹,他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59]南宋杨万里在《圩丁词十解》描述道:“江东水乡,堤河两岸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60]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圩田圩岸的高大形制:“江南圩埂高厚,如大府之城,舟行常仰视之。并驱其上,犹有余地。至水发时,数十百圩一时皆破。”[61]郏亶在其水利书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圩田体系,“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塘浦深二三丈,阔二三十丈,堤岸高二三丈,按这种规格计算,大圩的面积约在13000~26000亩之间。[62]其堤岸的规模相当宏大:“大水之年,江湖之水,高于民田五七尺,而堤岸尚出于塘浦之外三五尺至一丈,故虽大水不能入于民田也。”[63]对其形制,沈括、杨万里等人的诗文中也时有描述。

从现存文献来看,唐宋时期的江南地区,是以大型圩田来配合塘浦体系的。但在实际发展中,圩田的细分碎割的发展趋势也客观存在。在郏亶时代,小圩即开始发育,他批评当时的治水方式:

不知大段擘画,令官中逐年调发夫力,更互修治。及不曾立定逐县治田年额,以办、不办为赏罚之格。而止令逐县令佐,概例劝导,逐位植利。人户一二十家,自作塍岸,各高五尺。缘民间所鸠工力不多,盖不能齐整。[64]

正是因为不能整齐划一,各圩的规制、防洪能力大不相同,熙宁四年(1071),“(苏州)大水,众田皆没,独长洲尤甚,昆山陈新、顾晏、陶湛数家之圩高大,了无水患,稻麦两熟,此亦筑岸之验”[65]。经历过南宋及元代的无序围垦后,圩田规划明显缩小,明代耿橘描述常熟地区的情况:“惟看地形,四边有河,即随河做岸,连搭成围。大者合数十圩,数千百亩共筑一围;小者即一圩数十亩,自筑一围亦可。”[66]万历《秀水县志》3000亩以上的17圩,3000~5000亩69圩,2000亩以下的145圩。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计,苏州圩田共有300多万亩,分为10000多圩,平均面积仅有300多亩。显然,圩田的平均面积大为缩小,即小圩成为了主要形式。(www.xing528.com)

日本学者滨岛敦俊将江南的农田开发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农田开垦,滨岛氏称为“外延式开发”,主要特点是围垦荒地,特别是低洼之地,以增加农田面积。第二阶段是农田改良,滨岛氏称之为“内涵式开发”,其主要特点是:(1)消除“内部边疆”,即开垦原来大圩内的大量荒地;(2)实行“干田化”,即改造低湿耕地,提高耕地土壤的熟化程度。[67]其中,“干田化”的意义尤大。因为江南向以水多为患,大圩内水无法排出,必然造成大量农田受涝。从农学的角度来看,稻田长期淹水,土壤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不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交替作用来发育水稻土,也削弱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干田化”主要采取的方法除了疏通河道排水外,就是“分圩”,即将一个大圩分为众多小圩。由于小圩面积有限,符合当时排灌工具工作能力,因此“分圩”能够有效地排出农田积水,使之干燥化。这一农田改良活动的目的和标志,是将低湿土地改造为可以种植冬季旱地作物的良田。农田的改良,使得在同一耕地上的水旱轮作成为可能;而这种水旱轮作,反过来又对农田的改良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圩田的规制和发展历程之外,圩田的景观形态也为历代所关注。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淹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68]可见,圩田是根据地势把低洼地筑堤圈起来,把水挡在外面,里面开垦成田,在围堤的适当地点开口设闸,旱灌涝排,水旱无忧,堤岸、闸、坝与内部河渠等是其所必备的。以后明清两代的农书(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基本照搬了这些内容。这些记载往往使用文学性的描述语言,其附图也一般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模式。

真正对圩田形态做出细致描述的是明代耿橘的《常熟县水利全书》和清代孙峻的《筑圩图说》,他们分别在常熟和青浦做了精细的圩田规划,但保留下来的只是其偏向理想化的设计,其治迹早已无处可寻。以往的材料只能给人以模糊的印象,从而使得后人对圩田形态做出了种种猜测,目前所见江南地区的圩田中,芙蓉圩地区保存的丰富文献,使得我们有可能对其形态进行较为精确的复原。作为一个开发较晚的地区,明清时期的芙蓉圩既保存有丰富的文献资料,近代以来又有较为科学的具体调查。[69]以这些资料入手,可以较为清晰地复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典型的圩田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一地区圩田区域社会的构建及其运作模式,从而获得对于圩田更为清晰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