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堤岸形制的不同,圩田一般分为两类:纯圩区和半圩区。纯圩区的特点是四面环水,集水面积在堤防保护范围内;而半圩区则是堤防与山丘相连,其集水面积除圩内平原外,还包括相邻的山丘区。[101]显然,本书所讨论的垾田属于这种半圩区。关于江南圩田的形制,古人多有论述,如北宋范仲淹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南宋杨万里则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102]即圩田是根据地势把低洼地筑堤圈起来,把水挡在外面,里面开垦成田,在围堤的适当地点开口设闸,旱灌涝排,从而达到水旱无忧。而建昌圩、都圩垾、长新垾等垾田,都位于茅山的坡前洼地区,其集水面积除了圩内平原外,还包括其上游山丘区的集水面积。在雨季临河水位暴涨暴落,变动幅度很大,因此必须考虑集雨区内的山水入侵和外河顶托的影响,其堤防比一般的圩区要高而短,如建昌圩,其堤防高程在6米以上。而为了排除区内积水的需要,还需设置沿山渠道撇除山水,建昌圩、都圩垾、长新垾无不如此,而且往往进水闸与出水闸并设,以减轻水利压力。但由于地势较高,水易走泄,往往要在垾中留中一定面积来蓄水防旱,建昌圩中留有面积广大的天荒湖,都圩垾、长新垾更是从荒荡水面改造而来,其中心也留有相当的水面。早在南宋时期,陈旉就在其所著《农书》中强调过丘陵山区应当留出适当面积来蓄水防旱,垾田的这一特点也是陈旉观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此之后,这一特点也得到传承。
垾田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堤防均与山丘相连,在一面或三面临水之地筑堤,成为半封闭状的圩田,因此大多数的垾田面积并不很大。在金坛县的全部289座垾田中,面积超过十顷的只有43座,各垾的面积相差也非常悬殊,最大的建昌圩面积在八万亩以上,而最小的唐家垾只在25亩左右;但大多数垾田的面积都要小于同时代圩田的规模,如都圩垾,已经是14个小圩垾共同组成的大垾,其得名也正是因为“圩以都名,谓其包诸垾也”,这与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明清时期圩田小规模化的趋势相符合。[103]
其次,垾田的堤岸长度与田地面积往往不成比例。如表6-3所列,过了官垾周长五千五百丈,内有田地二十顷七十亩;田地面积十九顷四十三亩的大垾,堤长却只有一千九百二十丈,只有田地九顷六十亩的新打垾堤长却达二千六百丈。赵岐垾堤周长七百四十丈,田地二十顷三十亩;柘荡垾堤长只有四百五十丈,田面积却也有二十一顷;而堤长一千二百一十丈的蓬池垾,却只有田地五顷;堤长二千六百丈的九里荡垾,更是只有田地十顷八十亩。由此不难看出,垾田只能是一种半圩区。显然,垾田的这些特点,是对丘陵坡洼地特殊地形因地制宜的一种适应,同样,垾田的扩展也显示了太湖流域丘陵地的开发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显然,垾田就是一种形制比较特殊的圩田。它具备了一般圩田都有的堤岸、沟渠河道、闸坝等基本水利设施,但又在具体形制上有圩田有所区别,如设置分洪渠道、堤岸短而高、面积普遍较小、堤长与面积比例严重失调、蓄水防旱等特点。从文献中可以发现多数的垾田本来是弃而不用的“荒荡”,位于丘陵山地的山前坡洼地带,地势落差较大,易旱易涝,开发难度较大,垾田的特殊形制正是对这种环境的适应,其发展轨迹则是江南地区农业开发向西部丘陵山地的坡前洼地扩展的结果。
江南地区除了垾田与田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圩田,如江阴地区有一种坦田,是当地滨江沿江高地区的特殊产物。对此,明代俞谏曾记载:“昔人以环湖地卑,筑围防以御水,名曰圩田。沿海地高,开泾浜以通灌,名曰坦田。围防通灌之利兴,而田称沃壤,赋甲天下矣。”[104]姚文灏也说:“圩田外有等坦田,往往被灾,而不敢作。今后俱要筑为圩岸,所补田亩一体挪补,其低圩岸内再帮子岸一条,高及一半,如阶级之状。”[105]曹楙坚的诗集中亦有描述:“三吴财赋地,高下仰灌输。圩田水宜扞,坦田水宜潴。”[106]这些描述与冈身高地区地势高亢,需要深开沟渠泾浜、蓄水灌溉的水利特点是相符合的,而其规模也不会很大,只是由于资料过少,难以细窥其详细状况。
表6-3 金坛县垾田统计简表(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民国《金坛县志》卷二,按:由于数量众多,本表只统计面积在十顷以上的垾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