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水利发展史:深探垾田的特征与作用

江南水利发展史:深探垾田的特征与作用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即拟通过对水利文献、方志等资料的整理,来论述“垾田”的一些基本水利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着重讨论其水利功能及其在江南地区开发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圩田的扩展趋势,就是向近山坡洼、河谷平原地区发展。发展至今,湖州地区有大小区262处,大小包围38个,总面积945.5平方公里,内有水田56.18万亩,旱地8.73万亩,两者合计,约占全市丘陵地区总面积的52.55%。

江南水利发展史:深探垾田的特征与作用

圩田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但在太湖流域西部的丘陵坡洼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状况,有一些形式比较特殊的圩田,较少为人关注。目前所见,仅有陆鼎言的《区考》对湖州地区的“区”做了详细考证,论述了其起源、形成、演变、基本特征及其与圩垸的主要区别。[76]在与之相邻的茅山丘陵及其周边地区,还存在与“区”类似田制,如“垾田”“坦田”等,迄今未见有专门论述。本节即拟通过对水利文献方志等资料的整理,来论述“垾田”的一些基本水利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着重讨论其水利功能及其在江南地区开发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圩田的扩展趋势,就是向近山坡洼、河谷平原地区发展。这些地区背山面水,山洪暴发时上受山洪冲击,下受河湖水顶托,泄水困难;雨过天晴,便涓滴不存,“忧旱剧于忧涝”。明以前这些地区开发力度不够,明清时由于人口的增多,水工技术的进步,人们在这些地区圈围筑堤,开沟撇洪,拦洪蓄枯,建闸蓄泄进行治理,其堤防均与山丘相连,在一面或三面临水之地筑堤,成为半封闭状的圩田。这种圩田苏南地区称作“圩”“垾”“坦”,湖州称作“”“坦”“裹垸”“大包围”等。[77]

太湖以西地区,在苏南的镇江、丹阳、溧水、金坛、溧阳等地分布有不少近山坡洼地形。明初,洪武二十五年(1392)和二十九年(1396)湖西大旱,“水竭禾槁,谷稼腾贵”,为解决近山坡洼地区的洪旱灾害,人们把平原圩区的水利工程引用过来,并结合整治山洪的水利技术,修建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圩”或“垾”。明中叶后,金坛县在近山坡洼处建成建昌圩、都圩、长新垾、杨树圩、大小南北圩等。丹阳、溧阳等地,也均有这类工程的修建。其中以建昌圩的面积最大,环圩堤岸周80余里,圩内面积7.38万亩,其中耕地3.88万亩。(www.xing528.com)

太湖以南地区,浙西的长兴、吴兴、安吉、德清等地分布有较多的低丘坡地和河谷盆地。明代以后兴修有不少“”,如长兴县在明初编造“鱼鳞图册”时,派差官丈量圩,查明长兴有758个(在山丘半圩区)、坦170个(山麓平坦处)。[78]同治《安吉县志》卷四载全县有40个,面积共5.27余万亩。道光《武康县志》卷四载全县有圩187个。发展至今,湖州地区有大小区262处,大小包围38个,总面积945.5平方公里,内有水田56.18万亩,旱地8.73万亩,两者合计,约占全市丘陵地区总面积的52.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