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端表在其所著的《刘河镇记略》(约成书于道光初年)记述了一种有意思的小蟹——沙里勾:
(沙里勾)形如蟛蜞而小,有拇指大,其兜方,其壳软,其身厚,其味甘美。向出刘河口、川沙之深沙中。取之之法必掘土三四尺,以铁钩勾出。其穴甚深,聚穴而居,故土人以沙里勾名之。但不能多得,得之则以清水漂去肚中之沙,以酒酿带糟而生沃之,置之瓶中,封口藏之。此物出在严冬时候,来春得佳酿而配食之。其食之法,将沙里勾一枚置杯中,以热酒冲之,则张牙舞爪,两目直竖,口吐黄油,浮满杯中,取酒饮之,殊属鲜美,一再冲而后嚼之,仅存渣滓而已。[2]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讨论沙里勾这种小蟹的吃法,关键点在于其后所加的按语:
按:沙里勾向出在刘口之南小川沙,后忽迁于上海之川沙。因托友觅来,觉不类昔时之形与味矣。细询之,知又往南迁,在南汇县之沿海沙滩。……今沙里勾之日渐南迁,其亦地气使然。……夫且海中之物,多出于福山、杨林、新塘等口,近年盛于刘口,可知天地之气,自北而南。[3]
从这段按语中不难发现,沙里勾这种生物的分布地区发生了明显的转移。沙里勾是蟹类的一种,其名最早见于宋代傅肱的《蟹谱》,是螃蟹中的一个属类。[4]从文献资料来看,沙里勾在长江口地区分布很广泛,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名称亦颇有不同,除沙里勾外,或称沙狗,或呼沙里狗,不一而同。由于中国古代缺乏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分类标准,因此各种记载称呼颇有不同。[5]由于沙里勾是有名的海味,因此相关记述很多,如明代王世贞(太仓人)载:“吴中沿海有沙里狗,一云沙里勾,状类彭越而黄,以纯甘酒渍之,其味远出诸海品之上。”[6]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记:“似蟛蜞而生于沙穴中,见人便走者,沙狗也……似蟛蜞而生海中,潮至出穴而望者,望潮也。”[7]清代嘉庆时人吴桓生更有诗云:“人来海上费搜求,不数蝤蛑擅越州。郭索无声埋曲穴,爬沙有路落尖钩。缸头白下清糟醉,杯面黄随热酒浮。何事季鹰千里驾,只思鲈脍故乡秋。”[8]诗中将其与著名的松江鲈鱼并称,作为著名美食,沙里勾的社会知名度颇高。
关于沙里勾的得名,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明崇祯《松江府志》卷六记述:“沙里钩,形类彭螖,生海滩上,见人即入沙中,以铁钩钩取之,故名,亦名沙狗。壳软味中,以酒渍之,极甘美。”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六则记为:“沙里钩,产川沙。《雨航杂录》云:沙狗穴沙中,或曰沙钩。从沙中钩取之,味甚美。《阅耕余录》:沙钩堧沙中,见人辄走,其疾如风,冬蛰乃可钩取。吕元《蟹图》十二种,沙钩与焉。渍以醇酿,最宜下酒。”徐珂的《清稗类钞》也记载:“沙里钩,蝤蛑类也。产于川沙,深藏穴中,捕之者以钩钩出之,因是以名。糟以泡酒,风味极佳。”[9]即沙里勾得名于其捕获方式是用铁钩钩取。今人薛理勇在讨论上海饮食时认为:“沙里钩是一种生长在江河边上的小蟹,潮水来时,它就钻到洞穴里;当退潮后,它又从洞穴里钻出来觅食,一旦发现有影子晃过,它又以最快的速度,如狗逃窜般地躲进洞穴里,于是被人们戏称为‘沙里狗’或‘沙狗’。”但薛理勇也说:“上海南汇、金山、川沙一带的海滩边也生长一种与沙里狗外形很像的小蟹,穴居,当即将涨潮时,它们会在洞穴口,犹如张望潮水的到来,于是被叫作‘望潮郎’,省呼‘望潮’。沙里狗与望潮郎都是比蟛蜞还小的小蟹,一斤可称上几十只之多,所以大多以糟醉方法加工成咸蟹……今天这些名字已经不使用了,但市场上还可以买得到沙里勾或望潮郎,上海人一律称为‘小蟛蜞’或‘小蟹’。”[10]支康鑫据上海地方特产认为:“沙狗,乃滩涂小蟹,人珍为上品,俗名‘遮羞’,盖沙狗两螯大小,以大螯护身故名。沙狗洗净蒸食,或盐渍酒浸,谓之‘呛蟹’,为浦东沿海之特产。”[11]显然,这是另外一种说法。(www.xing528.com)
以上是对文献中关于沙里勾记载的梳理。显然,由于缺乏具体生物特征与性状的描述,对于沙里勾的确切类属目前还存在争论,现在连上海人都已经难以分辨,只能以小蟹来统称之。因此,可以认为古人之所述并非确指某一种类,而是对一些相似属种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沙里勾,大致可以归属于甲壳纲的招潮蟹(Fiddler Crab)、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之类的滩涂小蟹,其生活习性都与文献所记的沙里勾相似。[12]事实上,由于长江口地区江海汇流,营养盐类丰富,饵料生物繁多,是蟹类栖息索饵、繁殖的良好场所,其种群发育密集,“濒海之处,介虫族生”[13]。沙里勾由于名声在外,成为这一蟹类种群的代名词而已。
从相关记述中可以发现沙里勾等这种小蟹的一些生活性状,它们主要栖息在河口、港湾的泥滩洞穴中,要求有比较广阔的滩涂作为活动、觅食场所。前述《刘河镇记略》记载“(沙里勾产于)南汇县之沿海沙滩”,光绪《川沙厅志》载:“沙里钩,小于蟛蜞,厚肉青壳,酒渍味美,亦名沙狗,产八团海滨沙中。”[14]光绪《南汇县志》亦称:“沙里钩,一名沙狗,似蟹而小,生七八团海滩沙穴中。”[15]黄霆的诗歌说得更为明白:“卫城城外尽沙滩,蟛蚏沙钩次第餐。入夏黄鱼滋味好,千帆海舶拥冰寒。”[16]顾炳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亦云:“沙里钩……厚肉青壳,穴生水滨,横沙产较多。”[17]无疑,这些正是对沙里勾生活特性的描写。
同时,沙里勾的另一生活特性也可以运用材料进行推敲。万历《嘉定县志》记载:“沙里狗,出青浦场,一名沙里钩。”[18]光绪《宝山县志》亦记:“沙里狗,出清浦场,味美,蟹属也,糟食尤佳。”[19]《江东志》(今高桥一带)记载:“沙里钩,产清浦场,今无。”[20]青浦场是宝山县地区的一个盐场,清代才坍入江中;前述的川沙、南汇地区的七团、八团,也是当年滨海地区盐业生产留下的地名。前引金端表的论述则更为精彩:“沙里勾向出在刘口之南小川沙,后忽迁于上海之川沙。”但金端表在托友人从川沙觅来品尝之后,“觉不类昔时之形与味矣,细询之,知又往南迁,在南汇县之沿海沙滩”[21]。众所周知,生物在特定生境下才能形成特定的性状,以沙里勾为代表的蟹类种群生活在长江口的咸淡水交汇地区,随着长江口地区水环境的变化,其种群也必然随之而动,在后文将对此有详细的论述。金氏托友觅来的恐非真正的沙里勾,而是与之形似的其他小蟹,但不经意间,其记载反映出了环境变化的大背景。
沙里勾的分布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显然是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要之,一是长江口南岸岸线的变迁,尤其是北段岸线(吴淞口—江阴)的不断内坍,使得南岸的滩涂不断减少,缩小了沙里勾的生活范围;二是随着长江口的束狭,主泓道不断南移,也改变了这里的咸淡水比例。以下分别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