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灌溉技术在江南出现的相当早,南朝梁时常熟改名就缘于此,“高乡濒江有二十四浦通潮汐,资灌溉,而旱无忧……以故岁常熟,而县以名焉”[30]。明代薛尚质更加细致地论述道:
本邑旧有三十六浦,如栉齿比分,以泄诸湖积潦,而卑区平熟,下引江湖以灌高区之田,而亢田恒润。各浦治时,亢隰之民咸得水利,而岁入比诸邑恒最,故名常熟。[31]
但对于潮汐灌溉具体的技术体系,历代记述往往是只言片语,直到明代才由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作了全面的总结。徐光启认为,进入内河的潮水是“用水之流七法”之一,“流水之入于海,而迎得潮汐者,得淡水,迎而用之;得咸水,闸坝遏之,以留上源之淡水”;江海岛屿、沙洲利用潮汐灌溉,“海潮之淡可灌者,迎而车升之,易涸则池塘以畜之,闸坝堤堰以留之”。同时要应对泥沙淤垫,“海潮入而泥沙淤垫,屡烦浚治者,则为闸为坝为窦,以遏浑潮而节宣之”,其浚治之法是“急流搔乘,缓流捞剪,淤泥盘吊,平陆开挑”。对于潮汐灌溉的利用范围,徐光启以亲身经历说明:“职所见迎淡水而用之者,江南尽然;遏咸而留淡者,独宁绍有之也。”[32]明人亦撰有《濒海潮田议》,详细描述了潮灌之法:“凡濒海之区概为潮田。盖潮水性温,发苗最沃,一日再至,不失晷刻,虽少雨之岁,灌溉自饶。其法,临河开渠,下与潮通,潮来渠满则闸而留之,以供车戽,中间沟塍地埂宛转交通,四面筑围,以防水涝,凡属废壤皆成膏田。”[33]从文献描述来看,其技术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这里讲的虽然是北方天津沿海的情形,但从元代开始,北方的农田水利技术皆是“用浙人之法”[34],其从江南地区传播过来是毫无疑问的。徐光启的论述是就江南地区的整体情况而言,但在微地貌上,该地区主要分为高田区与低田区两大区域,相应的潮汐灌溉也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异,以下分别述之。
冈身以西的低洼地区可利用潮差进行自流灌溉。唐代的陆龟蒙居于苏州甪直附近,他记述了当时对潮汐的利用状况。宋代毛珝亦有记载:“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35]毛珝描述了苏州东乡地区利用潮水进行自流灌溉从而节省农工的情形。直到民国时期,这种方式在宝山县的低乡仍然存在:“以濒海地形较卑,每届蕰藻浜浚通,河旁稻田但须于圩岸上挖一缺口,潮流自能灌入,不费丝毫人力。”[36]这种情况同时也存在于长江口沿岸和黄浦江沿江的低洼地区。江海之中的沙洲也可以进行自流灌溉,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修筑堤坝以防潮水冲没,二是引淡水洗盐改良土壤。元代王祯《农书》中的沙田和涂田就属于这种类型:沙田是“南方江淮间沙淤之田也,或滨大江,或峙中洲,四围芦苇骈密,以护堤岸”。其利用方式是“中贯潮沟,旱则频溉;或旁绕大港,涝则泄水,所以无水旱之忧,故胜他田也”。涂田“位于濒海之地,其潮水所泛沙泥,积于岛屿,或垫溺盘曲,其顷亩多少不等;上有咸草丛生,候有潮来,渐惹涂泥。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所谓‘泻斥卤兮生稻粱’。沿边海岸筑壁,或树立桩橛,以抵潮泛。田边开沟,以注雨潦,旱则灌溉,谓之‘甜水沟’。其稼收比常田利可十倍,民多以为永业”[37]。这两种田地,在长江口的沙洲中比较常见。清人沈复在其游历过程中,曾亲赴崇明岛附近江中新开发的沙洲,观察当地的引潮灌溉方式:“(永泰)沙隶崇明,出刘河口,航行百余里……引至园田成熟处,每一字号圈筑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涨)潮时启闸灌之,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38]这些都明确地记载了利用淡水对咸性沙田进行洗盐以改良土壤,以及开沟、设置闸窦等水利设施。
相对而言,冈身地区地势较高,比如常熟地区,“邑之东北一带,滨于江海,十分邑田之四,地势冈垄,是为亢区。以水衡之法准之,极高处去低田二丈余,次丈余,再次不下一丈”,灌溉比较困难,“极高处所,三转挽戽水得上田,大抵卑区下(水)高于田,亢区水行地下”[39]。因此,这些地区要借助一定的水利设施方可利用潮汐。南宋的《吴郡志》记载“沿海高仰之地近于江者,既因江流稍高,可以畎引。近于海者,又有早晚两潮可以灌溉”“沿海港浦共六十条,各是古人东取海潮,北引取扬子江水灌田”。[40]这反映了冈身高地当时主要的利用方法是开浦引潮,并用坝堰等设施在涨潮时拦蓄留潮,以备灌溉之用。“临江之民,每遇潮至,则于浦身开凿小沟,以供己用,亦为堰断以留余潮。”但若逢小汛,或地势更高之区,则必须用水车提水,如太仓州地区,“滨海之地,每多堙身,以致积土如山者……民田之灌溉,必藉海潮大汛,方可车引,荫养田禾。一遇小汛,虽有河渠,涓滴无入,束手待毙”[41]。上海在未分县以前,“水车无处不劳挽踏,然邻邑地低,与水止高一二尺,间有通潮往来,不费人力者。独上邑田高,而浦东尤甚”[42]。雍正四年(1726)分县后位于浦东的南汇县“浦东地高,近浦地俟潮平戽水,用力尚易;若潮所不到者,岸峻水下,水车陡立,非五六人不能运”[43]。
黄浦江和里护塘之间的浦东地区,也主要依靠拦蓄黄浦江潮水以供灌溉:“浦南支河,潮盛时水与岸齐,潮退即涸,农事时于港口筑堰蓄水,以资灌溉,如有淤浅,各照田亩开浚,虽通塞无常,尚免干旱之患。”[44]夹塘地区(黄浦江以东至海)情况比较复杂。夹塘地区原本是海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泥沙逐渐堆积出来。其主要利用方式最初是盐场和荡地,为防盐场被海潮冲没,修筑有海塘。以后随着滩地不断外涨和长江主泓道的南移,海水变淡,盐场范围东移并缩小,新的海塘又不断修筑,几道海塘之间形成夹塘。其间大部分的盐场和芦荡地区转换为农田,但由于成田时间短,土壤中含盐量较高。为了脱盐需要蓄积淡水,这一过程主要依靠从西面的黄浦江引水来完成。为此,需要在旧海塘上“开水窦以蓄泄旱潦”,这一过程在动态地向东发展,“内塘东旧为不毛之地,厥后海渐东移,筑室治田,故更起外塘,而于内塘开水洞以资蓄泄。至外塘东茭芦蔓衍,间有可垦之荡,又起圩塘以为外塘之保障”[45]。塘东地区地势比塘西相对较高,“塘东阡陌相连,时苦旱涝”,因此要开凿水洞,“使海潮溢则塘东之水得泄于西;天时旱,则塘西之水得通于东,遂为塘东民命所关”[46]。但由于邻近大海,因此要慎防盐潮侵袭,“沿海皆有塘以捍海水,然夏秋风起,海潮以外护塘港穿水窦遍达诸港,俄顷水涨以尺计。其水从东北风至者则淡水,可资以溉田;从东南风至者则卤,入田禾皆焦”[47]。为了水洞的开通与堵塞,里护塘两侧的居民亦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护塘水洞,在老护塘,以通内外护塘港之水,小护塘(即钦公塘)向亦有水洞,雍正间海潮为灾,详准永闭”[48]。以后随着王公塘和李公塘的修筑,海潮为外塘所挡,为了灌溉的需要,这些水洞又重新开通,只是其具体数目和位置有所变化,而同样的争论又发生在后来新修筑的海塘两侧。[49](www.xing528.com)
表4-1 南汇老护塘水洞情况统计表
续表
资料来源:雍正《分建南汇县志》卷四《建设志上》,清雍正十二年刻本。
当然,在某些特定时期,滨海地区常会有海洋咸水灌入内河的情况,这危害较大,往往导致“禾苗尽槁”。对此当地也有独特的应对之法,比如嘉兴府的滨海地区,“崇祯改元之秋,海水溢入内河,凡近海之地,桔槔所上之水皆卤,禾多萎死。有巧农深知此理,浅列桔槔于水面,而以夜半车水入田,禾竟无恙。盖海水性沉,夜静则淀于水底,于水面取水则所取皆河水,故不伤禾,此农之巧可以为法”[50]。这种方法是利用海洋咸水和河流淡水的密度差,取用浮在上层的淡水来灌溉,从而避免了沉在下层的咸水的危害,听起来极为巧妙。但这种方法不易掌握,具体操作上也比较困难,若操作不当,反成灾害,“皓日之下,焦土之上,一旦沃以咸水……鲜不立毙矣”[51],因此极为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