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元时期的水利文献和诗词赋

宋元时期的水利文献和诗词赋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唐末五代历宋至元代,水利志书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增多。宋元时期,也留下了相当多的诗词歌赋文章等,其中关于水利的内容非常丰富,多保留在后人所编的宋元文献中,如《全宋文》《全宋诗》《全元文》《元文类》等,尤其是范仲淹、沈括、苏轼、杨万里、陆游、杨维桢等人的诗文集,颇为值得注意。

宋元时期的水利文献和诗词赋

从唐末五代历宋至元代,水利志书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增多。在此之前的资料除了数量较少外,大多也都已佚失,只能在后人著作中寻得只言片语。现存较完整的宋代水利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中两部的作者是郏亶、郏侨父子,郏亶的水利著作为《吴门水利书》(后人所辑),包括《苏州治水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论》两部分,其主要观点在于提出“治低田,浚三江”“治高田,蓄雨泽”,治水治田相结合的原则和“高圩深浦,驾水入港归海”的方案。郏侨继承父业,著有《水利书》,对其父的水利论点进行补充,两书皆保存在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之中。稍后则是单锷的《吴中水利书》。单锷是宜兴人,北宋嘉祐四年(1059)进士,考取功名后,并未做官,而是在宜兴及太湖沿岸一带,专心研究地势河道,实地考察地方上的水利情况。“尝独乘小舟,往来于苏州、常州湖州之间,经三十余年。凡一沟一渎,无不周览其源流,考究其形势。因以所阅历,著为此书。”[5]其水利观点主要是拦蓄上游来水,开浚下游出水河道。这些著作不但对太湖流域的水利状况进行了论述,更提出了独到的治水主张,对太湖水利的相关问题皆有涉及,后世的水利论说或宗郏氏,或从单氏,大多不出其范围之外。[6]如清初陆陇其所云:“(郏)亶之说,可以防一时之害;而(单)锷之说,可以规百世之利。故急则宜从亶,而缓则宜从锷,二者相时而举之可也。”[7]元代国祚较短,最主要的水利志书是任仁发的《水利集》(又名《浙西水利议答》)。[8]任氏为松江青龙镇人,曾任都水庸田副使,主持过元成宗大德年间的太湖水利事业。任氏精于治水,于黄河、运河和海塘等水利事业均有建树,史称其“治河为天下最,大工大役,省臣皆委之”[9]。其水利主张主要继承范仲淹、赵霖等人,总结历代治水之法,“大抵治水之法有三:浚河港必深阔,筑围岸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提出“以开江、围岸、置闸为第一义”,并将其付诸实践,其治水理论与实践皆集录于著作之中。

除了这些水利专著外,还有许多其他文献也保存了不少相关资料,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正史中的资料,《宋史·河渠志》和《元史·河渠志》两部正史河渠书,对于江南水利都列有专门篇章。[10]其他部分如《五行志》《食货志》等部分亦有相关内容。《宋会要辑稿》专列有“水利”一门,记录了不少当时的水利奏议及其施行状况,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性材料;王应麟编著的大型类书《玉海》中亦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从宋代开始,地方志保留至今的相当多,如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范成大《吴郡志》、卢宪《镇江志》、俞希鲁《镇江志》等方志,大多列有“水利”一门,辑录有相关资料。宋元时期,也留下了相当多的诗词歌赋文章等,其中关于水利的内容非常丰富,多保留在后人所编的宋元文献中,如《全宋文》《全宋诗》《全元文》《元文类》等,尤其是范仲淹、沈括苏轼杨万里陆游、杨维桢等人的诗文集,颇为值得注意。宋元时代留下的几部农书,如陈旉《农书》、楼《耕织图》和王祯《农书》(又名《东鲁王氏农书》)等,其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水利技术与农田水利发展状况,值得参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