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的制度原则有二:
一是公平原则,依据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即离渠口的远近,先下游后上游。公平原则,一般通行于各县之间、各渠坝之间、各子渠支渠之间、各使水利户之间。只有个别的例外。
二是效率原则,即按修渠出人夫多寡分水、计粮均水(照粮分时、照粮摊算)、计亩均水三种分水原则。效率原则,各县各渠坝,因水因地而异。
按修渠人夫使水 高台县纳凌渠上中下各子渠“按出夫多寡使水,定期十日一轮”,新开渠上中下各子渠“按人夫多寡使水”,乐善渠三子渠“按人夫多寡照章使水”,“旧有殷介、汗章子渠二道,出夫二十一名,灌田一千二百四十六亩”[29]。
计粮均水(照粮分时、照粮摊算) 即按照交纳税粮草数量分水。武威、古浪、镇番等县实行计粮均水。武威县有六渠:金渠、大渠、永渠、杂渠、怀渠、黄渠。六渠分水,原则是“凡浇灌,昼夜多寡不同,或地土肥瘠,或粮草轻重,道里远近定制”[30]。“道里远近定制”,即以各田畦离渠坝出水口的远近,先远后近;“粮草轻重”与“地土肥瘠”相关,粮草轻重即赋税等级(简称“赋则”)是按照地土肥瘠来确定的。乾隆《武威县志》:“上山田赋轻,然地少获寡;其地多而赋重为水田,即间轻者,赋与地亦略相等。”[31]即武威县根据“赋则”和“道里远近”来分水。如黄羊渠耕地10690石;杂木渠,耕地12935石;大七渠,耕地8846石;金塔渠,耕地10512石;怀安渠,耕地13409石;永昌渠耕地14640石:六渠共地70939石,计亩115185顷85亩[32]。这种以土地缴纳税粮数量来计算耕地单位的做法,体现了计粮均水的分水原则。乾隆十四年(1749)《武威县志》云:武威县“渠口有丈尺,开凿有分寸,轮浇有次第,期限有时刻。总以旧案红牌为断”[33]。
古浪县有古浪渠暖泉坝、长流坝、头坝、三坝、四坝、上下五坝、包圯坝、西山坝、土门渠暖泉坝、头坝、二坝东沟、二坝西沟、新河王府、大靖渠山水三坝、泉水坝等。各坝的分水原则是按额征粮、草,分配水时。乾隆八年(1743)县令安泰勒石《渠坝水利碑文》,备载各坝位置、渠口闸口尺寸及位置、额征粮草、使水花户、渠水长度等。如长流坝“额水粮二百九十石,草随粮数。额正、润水三百五十五个时。使水花户共五十八户”。头坝“额征水粮三百五十石零,草随粮数。额水四百余时,使水花户五十余户”。三坝“额粮六百六十四石二斗四升七合一勺,草随粮数。额水七百一十四个时。使水花户一百余户”。“古浪诸水田,其坝口有丈尺,立红牌刻限,次第浇灌,……使水之家,但立水簿,开载额粮,暨用水时刻”[34]。乾隆十四年(1749)《五凉全志·古浪县志》:古浪“今更勒宪示碑文,按地载粮,按粮均水,依成规以立铁案”[35]。又说:“古浪诸水田,其坝口有丈尺,立红牌刻限,次第浇灌……使水之家,但立水簿,开载额粮,暨用水时刻。”[36]这都说明古浪县的分水,还是“按地载粮,按粮均水”。
在镇番县,渠坝既是征收税粮单位,也是分水单位。镇番县有四大渠:外西渠、内西渠、中渠、东渠。每大渠下有支渠。乾隆十四年(1749)有四坝、小二坝、更名坝、大二坝、头坝、六坝、大路坝。头牌水(即出河水)“二十七昼夜,每粮二百六十八石分水一昼夜,为小倒坝,上下各(坝)轮流一周”,二牌水“额时刻三十五昼夜零,每粮二百五十石,分水一昼夜,为大倒坝,上下各坝轮流一次”。各坝都依据承担税粮数分配额水[37]。乾隆五十七年(1792)至道光五年(1825),镇番的坝和属沟,有首四坝、次四坝、小二坝、更名坝、大二坝、宋寺沟、河东新沟、大路坝、移邱之红沙梁、北新沟、大滩。支渠下又各有属沟即子渠不等[38]。道光《镇番县志》:“四坝(渠)俱照粮均分”[39],镇番实征正粮5260余石,四渠各坝共承粮4345石[40]。先算出每百石正粮应分得的水时,根据这个比例和各渠坝承粮数,分配各渠坝的水时。如小红牌夏水共27昼夜,其分配方案:“每一百石粮该分水七时三刻六分……首四坝共承粮八百一十五石八斗一升二合,应分水五昼夜零五刻;次四坝共承粮七百零七石六斗,应分水四昼夜四时;小二坝共承粮一千零七十一石六斗三升五合八勺,应分水六昼夜七时;大二坝,共承粮九百九十五石二斗六升一合五勺,应分水六昼夜十时四刻;更名坝,共承粮三百三十三石八斗三合零,应分水二昼夜五刻;(宋)寺沟,共承粮一百零一石,应分水十时;河东新沟,共承粮四十石二斗九升五合五勺,应分水三时;大路坝,共承粮二百八十石三斗六升三勺,应分水一昼夜九时一刻,于首四坝内划出水时内,加水二时七刻,共水二昼夜。”[41]其他各牌,多照此办法分配。由于各渠坝承粮数固定,而各牌水期限不一,因此每百石粮应分的水时不一,各渠坝分得的各牌水时就不一。如小红牌每100石粮该分水7时3刻6分,大红牌每粮100石应分水8时,这样,同一渠坝,分得的小红牌夏水和大红牌夏水就不一样,这完全是因为各牌水期限不一。总之,要根据粮数和水量的情况分水。各渠坝下的子渠即属沟,也是照此办法分水。
由于实行计粮均水,以粮石为单位,表示河渠的浇灌能力,如安西直隶州引苏赖河(疏勒河)水成屯田渠、余丁渠、回民渠三总渠,文献表述其灌溉能力为:“余丁渠……引水溉田一千三百石;回民北渠……灌溉回民三堡地,共地三千五百石,咸利焉;回民南渠……溉新垦地二千三百石”[42]。(www.xing528.com)
照粮分水具有习惯法的性质。乾隆《五凉全志》:古浪县“数十年来未争水利。今更勒宪示碑文,按地载粮,按粮均水,依成规以立铁案。法诚善哉。间有不平之鸣,曲直据此而判,(张)仪、(苏)秦无所用其辨,(张)良、(陈)平无所用其智,片言可析,事息人宁,贻乐利于无穷矣”[43]。武威县“渠口有丈尺。开凿有分寸,轮浇有次第,期限有时刻。总以旧案红牌为断”[44]。乾隆《五凉全志·镇番县志》:镇番县“照粮分水,遵县红牌,额定昼夜时刻,自下而上,轮流浇灌”[45]。乾隆五十七年(1792)镇番、永昌知县在处理水利争端时指出:“仍照旧规,各按节气浇灌,无庸置议。……各坝仍照旧规,按时分浇。……按粮均水,乃不易成规。当即调取各坝承粮实征红册查核,……按照实征粮,核定分水昼夜时刻。”[46]地方政府在处理争水矛盾时,都强调了计粮均水的习惯法性质。“当一些习惯、惯例和通行做法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确定,被人们所公认、被视为具有法律约束力,像建立在成文的立法规则之上一样时,它们就理所当然可称为习惯法。”[47]照粮分水,可称为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习惯法。
习惯法也得稍加变通。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路坝争控水时减少,先经武威、永昌县勘断,大路坝不服,五十六年(1791)控争,五十七年(1792)再经镇番、永昌县勘断,并饬喻各坝水老,公同酌议,从其他渠坝划出水时,断给大路坝、大二坝,“于按粮均水之中,量风沙轻重,水途远近,通融调剂,以杜争端”[48]。新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经“各坝士民各愿具结,并诸勒石,详经道宪批饬结案”,成为新的习惯法。
计亩均水 按照地亩平均分配水时。山丹、张掖、抚彝、高台,实行计亩均水。山丹县引山水、泉水为5大坝22渠;张掖县引黑水、弱水为47渠;东乐县引洪水河水为6大渠,引虎喇河水为4渠,引苏油河水为2渠,引大都麻油河水为2渠,引山丹河水为9坝;抚彝厅引黑河水为23渠,引响山河水为10渠:以上诸渠,《甘肃新通志》均记录每渠的灌溉顷亩,似是计亩均水[49]。高台县的水源主要有黑河,其次有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源的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等,总计县内大渠36,而以各渠内支分小渠计则为52。分水原则比较多样化,引摆浪河各渠是按日期分水,黑河26渠大概是计亩均水。黑河“在(高台)县境约长三百余里,南北两岸开渠二十六道,灌田不知若干顷,高台水利之最大全资黑河。……统计二十六渠皆引黑河之水以为利”,民国所纂《高台县志》记载了各渠灌溉的田亩数[50]。黑河水源丰沛,推测高台县黑河26渠下各坝各庄是计亩均水。
河流上下游各县的分水,可以称为一次分水。一县各渠坝的分水,为二次分水。一渠坝内各使水利户之间的分水,为三次分水。计粮均水、计亩均水,是一县内各渠坝之间的分水,即二次分水的制度原则。二次分水原则,各县不一。大体说来,古浪、武威、镇番、永昌计粮均水,山丹、张掖、抚彝、高台计亩均水。即使在一县内,分水原则也并非整齐划一,如高台县,黑河26渠似是计亩均水,摆浪河引水各渠坝按日期均水,似是照粮均水;有些渠坝是按修渠人夫使水。一县各渠坝内部使水利户或花户之间的分水原则,即三次分水原则,各不相同,道光五年(1825)《镇番县志》说:镇番县大河各坝“浇法:或点香为度,或照粮分时,或计亩均水,各坝章程不一”,“浇有二法:曰分时,曰计亩。照粮摊水,时尽则止,有余不足,各因其水之消长,遇倒(盗)失,自任之,是谓分时。若计亩,按地摊浇,以有余补不足,遇倒(盗)失,众分任之”[51]。“点香为度”只是计算分水时间的技术方法。“各坝章程不一”,说明镇番各坝都有各自的分水原则,或照粮分,或计亩均水。不论二次分水,还是三次分水,都有照粮分时、计亩均水两种主要的制度原则。不论二次分水,还是三次分水,都有计粮分水,计亩均水两种主要的制度原则。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各县或各渠坝水源丰枯不同。分水制度越详细,越说明在水源不足时,农户平均用水的意愿,特别强烈,这在镇番县尤其明显。
计粮均水、计亩均水,都是平均分配水资源的方法,但有所区别。计粮均水,是在水源不足条件下优先满足交纳国家正额税粮农田灌溉的分配水资源的方法,多实行于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即古浪、武威、镇番、永昌等县。道光《镇番县志》云:“镇邑地介沙漠,全资水利。播种之多寡,恒视灌溉之广狭以为衡。而灌溉之广狭,必按粮数之轻重以分水,此吾邑所以论水不论地也。”[52]即依据水源多少决定播种面积大小。而灌溉面积多少,必须根据交纳税粮轻重,来分配水资源。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限制,而人类又必须依据自然条件来安排生产活动。这虽是对镇番县计粮均水的解释,但此论可推及实行计粮均水的其他各县。计亩均水,则是在水资源相对宽裕条件下,能较为充分满足纳粮农田的灌溉的平均分水方案,多实行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如山丹、张掖、抚彝、高台等县。
流域内分水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均平水利,受水利一方人民深为感激:“回忆均水未定时,正值用水,而上流遏闭,十岁九荒,居民凋敝,苦难笔罄。今则水有定规,万家资济,胥赖存活。”人民“期于均水长流,为吾民莫大之利”。[53]一县内各渠坝的分水,在水源较为充足时,在水利通判水利老人制度和县府的行政干预下,一般能够保证一县之内纳粮各渠坝的正常灌溉。镇番县“共计一岁自清明次日起,至小雪次日止,除春秋水不在分牌例外,上下各坝流轮四周。……遇山水充足,可照牌数轮浇。”[54]古浪县由于有分水制度:“次第浇灌,或时加修浚,士民无不均田效力,水利老人实董成焉,现有奉宪碑文可据。……渠坝水利碑文:古浪处在山谷,土瘠风高,其平原之地,赖水滋灌,各坝称利。”[55]这说明在有些县,分水制度能得到正常执行。
但因为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等状况,分水制度有时无能为力,限制了已有耕地发挥更大的生产能力。清人感叹:镇番县“章程虽有一定,河水大小不等”,“不能照牌得水之地,所在多有”,“不足之日多,有余之时少,故蹉(蕞)尔一隅,草泽视粪田独广,沙碱较沃壤颇宽。皆以额粮正水且虑不敷,故不能多方灌溉,尽食地德”,“皆水利之未尽也”[56]。永昌县“倘冬雪不盛,夏水不渤,常苦涸竭,泉虽常流,而按牌分沟,一牌之水不能尽灌一牌之地,炎夏非时雨补救,未见沾足也”[57]。这都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不足与土地灌溉需要矛盾的忧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