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分水制度的内容很复杂,既有分水的制度原则,又有分水的技术方法。河西走廊的分水,要依时间确立使水的日期或定额。传统记时方法是干支记时,把一昼夜的时间分为十二时辰,以子丑寅卯等地支表示,每个时辰分八刻。民间计时方法之一是点香为度,以一炷或几炷香燃烧的时间长度来记时,即记为一个时辰的单位。
由于水源珍贵,分水不仅计算到时辰,而且计算到刻(文献中记为“个”)、分。假定渠道的长、宽、深不变,水的流速不变,水的流量为常数,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使水的日期或定额。分水的技术方法之一是确立水期、水额。水期,是使水的期间。水额,是使水的定额,又叫额水。武威、高台、永昌等县,通行水期。乾隆《武威县志》:“武威四乡,分为六渠:金渠、大渠、永渠、杂渠、怀渠、黄渠。每渠分为十坝。六渠各坝共计一万一千一百六十八庄。本城五所四关厢,共计九千一百八家”[16]。武威县的灌溉水按6渠、60坝(子渠)、20276庄(家)逐级分配。在农村,水分到各庄后,还要按田畦分配。黄渠,即黄羊渠,从水峡口起,渠道东边,分头、二、三、四、五、六坝,共计六坝,每坝地亩大小不同,或分上、中、下三畦,或分上、下两畦。西边分缠山、黄小七坝、黄大七坝、外有黄双塔下五坝,共计五坝,“水则:俱由上至下;各沟浇水,自下而上”[17]。即各坝一齐开沟,自上而下;各沟浇水,自下而上。“轮日接浇,各有定期。”[18]黄羊渠东边从黄头坝、黄二坝、黄三坝、黄四坝、黄六坝,水日分别是三十四日、三十二昼夜、三十九昼夜、四十日、二十日、三十六日;西边黄缠山沟、黄小七坝、黄大七坝、黄双塔下五坝,水日分别是十五昼夜、二十二昼夜、二十一昼夜、三十九昼夜。各坝分水后,再按庄(家)分水。[19]金渠即县南金塔渠,出川后,“坝以左右名,分水续浇,迎轮上左有七、六、五、四、三、二、一,凡七坝,轮日二十九,夏四五月全河水,轮日三;六月,轮日二”[20]。羊下坝,夏四五月全河水,轮日3;六月,轮日2。怀渠即县西怀安渠,怀渠和永渠,分水浇灌,各日29。又有双塔下5坝,轮水日29。[21]高台县的灌溉水源较多,有黑河,还有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源的摆浪河、水关河、石灰关河。其中引摆浪河各渠都有水期,暖泉渠“每月均水二十五昼夜,与番族毗连,番族均水五昼夜。汉番两族食水利者七十户”。新坝渠“每月初一日开口,受水九昼夜”。暖泉旧沟渠“水期:每月初十日寅时开,十三日午时闭。食水利者八十户”。暖泉新沟渠“水期:每月十三日午时开,十五日寅时闭。食水利者六十户”。其他各坝都有水期。许三湾渠,“水期各照旧章。食水利者一十五户”,顺德中坝、下坝三渠,“水期:二、三、八、九月,十六日酉时开,二十一日寅时闭;四、七月,二十日酉时开,二十五日寅时闭;五、六月,十八日酉时开,二十五日寅时闭。食水利者一百户”。顺德黑、元山黑四坝二渠,“水期:二、三、八、九月,十五日寅时开,十六日酉时闭;四、七月,十九日寅时开;五、六月,十七日寅时开。食水利者六十户”。从仁上坝、小坝二渠水期:二、三、八、九月,二十三日寅时开,(次月)初一日寅时闭;四、七月,二十五日寅时开,(次月)初一日寅时闭;五、六月,二十三日寅时开,(次月)初一日寅时闭。食水利者三百户,红沙梁渠“定例十七日为一轮”。[22]
水额,是使水的定额。计粮均水,因此有水额。古浪、镇番等县通行水额。各渠坝都有水额。镇番县引石羊大河各渠坝,浇灌各有牌期[23]。由于水利资源的变化,乾隆十四年(1749)、五十七年(1792),道光五年(1825)《县志》所载镇番县水的牌期不一,说明水资源丰枯不一。乾隆十四年(1749)《镇番县志·水例》所载水的牌期为:头牌水(又叫出河水、小倒坝)27昼夜、二牌水(大倒坝)35昼夜零、三牌水35昼夜、四牌水25昼夜[24]。春水、秋水不在分牌之例,总计四牌水122昼夜。乾隆五十七年(1792),镇番县把灌溉水分为春水、小红牌夏水、大红牌夏水、第四牌、秋水、冬水六牌。惊蛰以前为冬水,惊蛰以后为春水。或者说水至清明次日归川,名春水,亦名出河水。自立夏前四日迄小满第八日为小红牌,自小满第八日迄立秋第四日为大红牌。夏水两牌节次轮灌。自立秋第四日迄白露前一日为秋水。其中大红牌夏水又分为大红牌、夏水。春水“自清明次一日子时,至立夏前四日卯时止,共水二十六昼夜”。小红牌夏水“自立夏前四日辰时起,至小满第八日卯时止,共水二十七昼夜”。大红牌、夏水二牌“自小满第八日辰时起,至立秋前四日丑时止,每牌三十五昼夜五时”,共70昼夜10时。第四牌“自立秋第四日寅时起,至白露前一日午时止,共水二十六昼夜五时”。秋水“自白露前一日未时起,至寒露九日丑时止,三十九昼夜三时”。冬水“自寒露后九日巳时,至立冬后五日亥时止,二十六昼夜七时”;“立冬后六日子时起,至小雪日亥时止,六坝湖应分冬水十昼夜”:冬水共36昼夜7时。总计一年各牌期水226昼夜[25]。道光五年(1825)《镇番县志》中,镇番水牌中已无春水一牌。方志所载水的牌期滞后于客观实际,说明随着气候变干和水源短缺,镇番县已无春水可分。古浪县,乾隆《古浪县志》中,古浪县“渠坝水利碑文”载各坝水额,如头坝“额水四百余时”,三坝“额水七百一十四个时”等[26]。(www.xing528.com)
牌期已定,再分配各渠用水定额。镇番各渠用水都有定额。历史上和文献中,有两种表述水额的方法。一种是以牌期为纲,以各渠坝为目,把一牌之水分给各渠坝。例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新定水利章程中,第四牌水的分配方案如下:“首四坝应分水三昼夜十时,润河水二昼夜四时四刻,藉田水二时,共水六昼夜四时四刻。次四坝应分水三昼夜三时,润河水十时,共水四(三)昼夜一(十一)时。小二坝应分水四昼夜十一时。更名坝应分水一昼夜六时,润河水一时六刻,共水一昼夜七时六刻。大二坝应分水四昼夜七时,润河水一昼夜八时,共水六昼夜三时。宋寺沟应分水五时六刻,润河水一时,共水六时六刻。河东新沟应分水二时。大路坝应分水一昼夜三时二刻,前加润河水九时四刻,今又拨小二坝润河水一时二刻,红沙梁拨出秋水三时,共水二(一)昼夜五(三)时(十刻)。”[27]其他五牌水,也都按一定的原则分配给各渠坝。另一是以各渠坝为纲,牌期为目,把各牌期水分配给各渠坝。例如,道光五年(1825),镇番县首四坝、次四坝、小二坝各坝的水额如下:“(首)四坝额:小红牌五昼夜五刻,大红牌每牌八昼夜,秋水四昼夜四时四刻,冬水六昼夜一时。润河、籍田水时在内。次四坝额:小红牌四昼夜四时,大红牌每牌五昼夜六时五刻。秋水四昼夜一时,冬水三昼夜八时。润河在内。小二坝额:小红牌六昼夜七时,大红牌每牌七昼夜一时六刻,秋水四昼夜十一时,冬水五昼夜一时。”[28]其他各坝,也都有相应的水额,只是道光五年(1825)各坝均无春水一牌。这说明随着气候的变化,镇番县春季水源枯竭,无春水可分。要之,牌期是根据河水、季节、农作物生长等情况对一年中各时期灌溉水的分配方案。镇番县、古浪县的水额(或额水),武威、高台的水期,都是以时间确定水量,都是关于分水的不同的技术方法。至于各渠坝为什么分到的水额、水期不一,则是由分水的制度原则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